任霞
曙光采油廠擁有7000多名員工,年生產原油占遼河油田年總產量的五分之一。為什么該廠能夠成為油田里的佼佼者?為什么能夠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它們具有特色技術、良好的制度、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另一方面,它們還有一個制勝的法寶——民主管理。
該廠把民主管理工作與生產經營全過程有機融合,不斷創新項目載體,亮出了四張漂亮的“名片”,增強了廣大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有效激發了參與民主管理、為企業建言獻策的積極性。
第一張“名片”:推廣“分崗式”民主懇談,增強基層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民主懇談會”,起源于曙光采油廠,目前已在遼河油田公司推廣實施,并且形成了工作制度。在初期探索階段,該廠領導們發現:實行全員性、大面積的民主懇談,很多員工心有顧慮,即使參加了懇談會,也不愿意講真話、說實情。
為求實際效果,該廠迅速改變了工作方式:把參加各個崗位、各個層面的代表“合并同類項”,定期組織機關干部、中心站干部、自然站長、白班和夜班等四個層面的崗位員工,分別召開民主懇談會,分別聽取意見,答疑解惑。改進后,參加懇談會的人員來自不同層面,提出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問題的內容更加全面,提問題時減少了顧慮,反映的問題更加客觀、更有針對性。
員工通過懇談會上面對面地和領導對話,從源頭上反映了各級隊伍的思想“脈搏”,會上得到客觀、明確的回復,使員工和領導之間得到了有效溝通,增進了感情和互信。
第二張“名片”:實施“季詢即答”意見建議征集反饋,實現基層民主效應最大化。
為了保障職工群眾的話語權和參與權,讓他們更直接、更順暢地講出意見,提出建議,廠工會實施了“季詢即答”員工意見建議征集反饋工作,開啟了員工與領導溝通的“直通車”。
每個季度,由廠工會提前十五天,通知基層召開意見建議征集會的時間,明確參加本季度會議的人員類別和具體人數。基層單位確定參會人員之后,由他們廣泛收集身邊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由廠工會組織召開意見建議征集會議,參會員工采取匿名的方式反映意見和建議。工會負責把意見建議匯總分類,不做人為選擇性篩選,所有意見建議一律進行匯總反饋。對于征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采取分類分級辦理的原則,先反饋到機關業務科室,讓他們先充分論證、拿出初步解決方案。三天之后,由工會組織相關科室召開協調會議,明確問題歸屬,當場確定解決方案。并在十天之內,由科室向廠工會遞交書面答復,再由廠工會把這些答復送給基層單位,轉到建議人手中。與此同時,對于科室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工會負責記錄,再由工會主席提交廠班子會進行討論,做出決策。
第三張“名片”:落實“月征集、月辦理”制度,實現提案、合理化建議辦理常態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職代會提案、合理化建議的質量和辦理效率,廠工會認真實施了職工代表提案和員工合理化建議“月征集、月辦理”制度。具體抓住四個環節:
一是征集:每月10號,由基層單位統一填寫《職工代表月度提案表》和《員工合理化建議意見征集表》,審定蓋章后上交廠工會,同時上傳電子版表單。二是初核:每月10到15號,由廠工會將提案以及合理化建議匯總之后,按類別分發到相關科室,由科室負責人對建議的可研性進行確認,并給予初步回復意見。三是論證:每月15號到25號,廠工會將各科室給予的回復意見匯總后,提交到廠領導班子會議進行研究論證,明確主辦和牽頭部門,對科室部門給出的初步意見進行討論確認。四是回復:每月25號到月底,由廠工會將廠領導班子會議研究后的意見回復,再轉發給各相關科室,蓋章認證后,分發到各基層單位,送達建議人,確保件件有回復。
第四張“名片”:“廠長熱線”—讓員工把話講出來。
為保障員工群眾的話語權和參與權,使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最快捷的解決,該廠自2008年開始創建了“廠長熱線”網上專欄,實現廠情信息公開化、問題解決公示化。
“熱線”由信息中心設立,負責日常信息技術操作和監管工作;廠長辦公室每天對欄目內容進行瀏覽,對問題沒有進行答復的科室進行督促,協調相關部門對涉及內容給予答復。廠各科室(部門)負責問題的落實反饋,針對網上反映的問題,對分管負責的內容進行解答。
通過“廠長熱線”,員工可以對工作、生活中涉及自身利益的小事、瑣事,尋求幫助和解決,只要是員工心里想說的話,現實存在的問題,廣大員工都喜歡到廠長熱線上“曬一曬”。“熱線”的設立,在該廠形成了高效互動的民主辦事機制,化解了矛盾、理順了情緒、凝聚了民心,拉近了干部員工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廣大員工議廠情、獻良策的熱情。同時,增強了領導干部的服務意識,搭起了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連心橋”,凝聚了領導干部“親民務實”的正能量。
四張特色“名片”,正如一朵朵豐富多彩的民主管理之花,結出了企業和諧之果。如今的曙光采油廠,干群團結,上下一心,滿懷豪情,充滿活力。他們正在以更高的熱情、更新的姿態、更大的干勁,向著新的目標奮力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