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琛 翟國濤
蓮湖打造千億級都市核心區
◎文/陳 琛 翟國濤
不僅要做區域經濟領跑者,還要在“大西安”建設中唱主角。近年來 蓮湖以建設實力蓮湖、品質蓮湖、幸福蓮湖為目標 以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為主線創新方式方法 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區域經濟實力穩步攀升 連續十年被評為“陜西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五強區”。
蓮湖處于大西安陸路、鐵路、航空等交通網格的中心地帶 商貿繁榮 金融、服務、旅游等行業發展較好 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聚集 有25000個商業網點 20余家科研院所、研發中心 49家法人金融機構總部 300余處金融網點和大量證券、保險公司 星級酒店占全市的30%。
立足區位優勢 蓮湖區持續推進經濟轉型步伐 充分發揮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聚集效應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產業結構由二、三產并重向做優二產、做大三產轉變。
該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項目為先”理念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推動85個區級重點在建項目加快進度。轄區銷售額上億元的企業總部有11家 投入運營的商務樓宇73棟 建成月光一條街等特色街區23個。在全市區縣中最早設立了高新技術開發區——桃園開發區 以洪泰、頤高、京東為代表的“雙創”企業先后入駐運營。

“中國著名商業街”西安市西大街
扶持非公經濟做大做強 榮民、宏府等民營企業進入陜西百強企業行列。南馬道巷古典商業街等10個特色街區初具規模。文化旅游業快速發展 承辦了“一帶一路”口岸經濟合作與文化發展論壇等國際交流活動 大唐西市獲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累計接待游客1.1億人次 全區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19.8億元。
“十二五”期間 蓮湖區總量突破500億元大關 年均增速保持在10.6%以上。今年,區上提出打造經濟總量“千億級西安核心城區”的目標 上半年增長9.7% 位列西安城六區之首。
今年來 蓮湖區在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城市建設、文化交流等領域 借助科創優勢、區位優勢、歷史優勢、文化優勢等優勢資源稟賦 積極接軌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 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來蓮湖投資興業。
西安市精心打造的十大城市片區中兩個在蓮湖 分別是17平方公里的大興新區和14.97平方公里的土門地區 享有10項市級審批事權。
目前 蓮湖在這兩個片區的投入累計達到150多億元 建設項目150個、900萬平方米 成功引進萬科、龍湖、富力、鑫苑、金輝等一批知名企業入駐 先后實施了鑫苑大都匯、太奧廣場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大項目。
大興新區17平方公里,是西安二環內唯一可成片開發的板塊,被確定為省級低碳示范區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聚集區。綜合改造啟動以來,累計投入710億元,開工109個項目、838萬平方米,竣工60個項目、395萬平方米。共計35萬平方米的老城根Gpark、太奧廣場、龍湖星悅薈、鑫苑大都匯等四大綜合體陸續開業。經過近10年的建設,大興新區已從城西北倉儲區轉型為商貿核心區。
土門地區14.97平方公里 處在西咸一體化的銜接地帶 被列為首批市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聚集區。綜改啟動以來 累計投入415億元 開工51個項目、255.66萬平方米 竣工35個項目、176萬平方米。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西安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區建設 通過政府主導、規劃引領、產業升級、項目帶動 土門地區將建設成為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業聚集區、工業文明和都市文化創意體驗區、綠色居住和社會管理創新活力區。
招商引資 既關涉調結構、穩增長、補短板的重點任務 又與激發城市活力、發展民營經濟的現實需求息息相關。只有抓好招商引資 給城市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才能促進大西安大發展。蓮湖區始終牢固樹立責任意識 以更積極的狀態 更靈活高效、務實管用的方法 優化力量、強化隊伍 系統推進。
為全面增強發展保障能力,蓮湖區進一步深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不斷增強保障發展能力。先后建成政務服務中心、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融資服務中心和公安蓮湖出入境接待大廳“5中心1平臺”等專業服務機構,現在還是全省設立行政審批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區 投資建設的1.9萬平方米的西安最大的市民中心即將開放運行。
在全市率先公布了582項“最多跑一次”辦事清單 完善“四張清單一張網”,探索推行“一枚圖章管審批”模式,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序,在不久前由新華社牽頭調研編制的《西安市行政效能及投資服務環境第三方調查評估報告》中 蓮湖的行政效能、投資服務環境兩項指標綜合排名均為城六區第一。
先后為2000多家企業推薦人才3萬多名,建成創業孵化基地(園區)15個,累計創業者2000余人,創業企業存活率達91%以上,創業環境滿意率達99%以上。
設立12345市民熱線 建設區級市民中心 成立了包括旅游、文化、科技、金融等在內的14個專業招商分局當好企業和群眾的“五星級服務員”和“店小二” 營造了安商親商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