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華+?オ?

初中化學,利用白磷燃燒探究燃燒條件實驗中,由于該實驗需要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即有害物質五氧化二磷,從而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特別是教室的空間比較小,對學生和教師的健康都不利,該實驗沒有做到實驗設計的“綠色化”。其次,該實驗操作復雜,現象也不是很明顯,導致實驗觀察效果不好。第三,學生在分組探究時因為使用加熱玻璃棒對準沙土上的白磷,操作容易出現失誤,導致實際操作時間過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探究實驗意義,現將該實驗設計改造如下。
一、實驗試劑
白磷、氧氣、氫氧化鈉溶液。
二、實驗儀器
100 mL注射器、500mL燒杯、20mm×200mm具支試管、酒精燈,鐵架臺、漏斗。
三、實驗步驟
1.取1支干燥、潔凈的20 mm×200 mm具支試管,用帶直角玻璃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用乳膠管與100 mL注射器(在注射器內事先沖入50 mL氧氣))連接起來,并關閉止水夾子。在具支試管的支管處連接倒立的漏斗,防止右側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吸,從而使整個裝置形成—個密閉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2.取綠豆粒大小的一塊白磷,用濾紙吸干其表面的水分,投入具直試管內,立即塞好單孔橡膠塞,此時并未觀察到白磷與試管內氧氣發生的燃燒現象。
3.用80℃以上的熱水浴加熱試管,可以觀察到白磷燃燒,發出黃光,產生白煙。待試管內氧氣完全反應后,燃燒停止。
4.打開乳膠管上的止水夾,用手緩緩推動注射器的活塞,由于補充了氧氣,又會看到白磷燃燒,產生白煙。當停止推動活塞時,燃燒停止,再次推動活塞提供氧氣,白磷又復燃,使白磷的燃燒與熄滅可以控制。如此反復操作,白磷時而燃燒時而熄滅,現象十分奇特。直至白磷完全燃燒殆盡。再次供氧后不在燃燒,是因為白磷完全轉化為了五氧化二磷。
四、注意事項
1.白磷表面的水必須用濾紙吸干后再放入試管中。
2.注射器應收集50mL氧氣,不宜使用空氣。
3.推動注射器的活塞時要緩慢。
4.實驗完畢后,要認真處理多余的白磷和儀器。多余的白磷可通氧氣使其完全燃燒,使用過的鑷子、小刀等儀器,可能會因沾有少量白磷而自燃,所以應把鑷子、小刀等儀器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下。
五、實驗分析
1.本實驗設計體現了綠色化的特點。由于白磷燃燒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并設計了尾氣防倒吸裝置,防止了五氧化二磷煙氣對空氣的污染。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實驗設計要考慮污染物的綠色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
2.注射器中充入氧氣要比充入空氣好。如果使用空氣,由于
空氣中有大量的氮氣不溶于水,當推動注射器活塞時,右側防倒吸裝置中的漏斗會被吹起,使大量白煙排入空氣中。
(收稿日期:2017-0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