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里下河文學流派及其“域內”作家創作風格概述

2017-10-16 22:04:23溫潘亞
雨花·下半月 2017年7期
關鍵詞:小說文化

我從1980年代即開始閱讀汪曾祺的小說和散文,但將他與里下河文學流派聯系起來并加以關注和研究,則是2011年江蘇省委組織部將我從鹽城師范學院調到泰州學院工作并擔任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和泰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之后。通過調研和參與這里的文藝活動,我感到里下河區域文風鼎盛、人文薈萃、崇文重教、歷代名家名賢輩出,文學繁榮,詩花燦爛。據不完全統計,僅興化一市,現在從事小說創作的就不少于300人,里下河區域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很多,是他們構成了里下河文學流派的基礎和主體。從2013年開始,由《文藝報》、江蘇省作家協會、泰州市文聯、泰州學院聯合召開了四屆里下河文學流派研討會,并由泰州市文聯編選《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叢書》①。賞讀之余,我嘗試著對里下河文學流派的形成與風格進行界說,并對入選《叢書》的部分作家的創作特色進行簡單評述。

一、里下河文學流派及其藝術特征

里下河是江蘇中部地區里河與下河之間10000多平方公里平原地帶的簡稱。其地理范圍:北起蘇北灌概總渠,西接里運河,東牽串場河,南到老通揚運河。里下河是長江和淮河下游最低洼的地區,地勢特點是四周高,中間低;域內河湖眾多、水網密布、土地肥沃,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里下河涉及的行政區主要有4個,即揚州、泰州、鹽城、南通。具體有揚州的高郵、寶應,泰州的興化、姜堰,鹽城的鹽都、東臺、阜寧、建湖和南通的海安等地。

里下河文學流派是指上個世紀80年代繼汪曾祺的小說《大淖記事》《受戒》等發表以后,以里下河地區為地理坐標,一批卓有成就的小說家、評論家、散文家和詩人形成的創作群體。其中以里下河文化核心區為標志的代表性作家和評論家有汪曾祺、胡石言、畢飛宇、夏堅勇、曹文軒、費振鐘、王干、王堯、汪政、劉仁前、朱輝、顧堅、羅望子、小海、吳義勤、龐余亮、賈夢瑋、魯敏、劉春龍、溫潘亞等,里下河文化輻射區的作家和評論家主要有沙白、陸文夫、葉櫓、黃毓璜、丁帆、朱曉進、黃蓓佳、唐曉渡、張小波、劉劍波、吳晨駿等。汪曾祺是他們文學創作的旗手和標桿。

里下河乃江淮等河道流入大海,沖積形成的低洼之地,域內河道密布,生民自然匯集,順勢而居、就勢而為;里下河雨水充沛、草木繁盛,乃魚米之鄉;歷史上,里下河每年雨季,洪水泛濫,萬物生靈猶如火鳥鳳凰,浴火重生。相對封閉的地域風貌,形成獨特的文化傳統,造就了里下河人在苦難面前堅韌的意志品格和獨特的文化追求,塑造了樸實、堅強、頑強與剛毅的個性。

在文化上,里下河區域文化得益于自然生成與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吸納消化,形成了一種接近天然的和合文化。首先,里下河文化發源于水生與農耕的初民意識。由于相對于中原文化的“滯后性”及生存主體的移民特性,形成了里下河文化的三大特點:初民意識、具原創性與雜糅品質,它使里下河文化具有較為淡化意識形態的“清麗”品質,后起文明的勃勃生機與“本真”,對先進文化擇優而取的融合與和諧;其次,對中原文化積極吸納與創新。宋代胡瑗把傳統儒學的天道合一、萬物一體思想改造為天與人德行一致,教導人們順應自然。同時,胡瑗大力推進平民教育,改進教學方法,移風易俗,為推進泰州包括里下河文化繁榮與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明代王艮繼承、發展了胡瑗儒學思想,結合陽明心學,創立泰州學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學術思想。王艮認為凡是關注百姓日用生活的思想感情,重視百姓生命與生活,體現百姓生活內容的都是“道”,“圣人之道,無異于百姓日用。凡有異者,皆謂之異端。”②一切來源于生活,一切回歸生活。王艮還從“天地萬物一體”論出發,得出自然萬物與人的欲望都是自然賦予的稟性,具有天然合理性,認為滿足人的自然生存需要的欲望應當受到肯定,但他又堅決反對“私欲”。泰州學派的進步思想經過幾百年的文化傳承,已經融入蘇中地區人們的思想、生活、風俗、習慣,乃至文化血脈,成為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們藝術創作的文化基礎和心理積淀。

在古代,里下河地區遠離王朝政治中心,移民就地而居,少于政事。里下河人自然純樸,勤勞而少意識形態雄心與紛爭,情感清麗,天性本真。他們為了生存,別無他求,用“赤子之心”追求和諧生活,求索生命、生存之大道。這就使里下河文明具備了遠離意識形態的轄制,少有中原文明的專制與僵化。

里下河區域特有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是里下河文學流派及其文學作品的現實基礎與獨特標識,它既是文學描寫的基本內容,又是人物賴以生存、發展和創造的土壤,其特定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心理制約著人物的性格特征與人物形象的獨特面貌。里下河地域文化與生活方式所熏染的作者,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和內涵的文學表達方式,呈現出具有獨特地域色彩的藝術風格與審美傾向,構成了歷史、人文、自然等諸因素的精神集合體,也成為讀者體認與藝術聯想的載體。

里下河文學的認識論基礎是帶有原始色彩的反映論與認識論。“中國文化以直觀內省為基礎(主導)思維方式,但是由于缺乏深厚的總體性,這種直觀往往局限于對模糊表象的感悟。”③主導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釋都企圖用“道”來統攝世界表象,按照德國宗教學家格魯特的觀點:中國宗教的源頭是“宇宙教”,儒道釋源于“宇宙教”,并繼承了其確立的“天道”。與西方理性主義哲學相比,作為物質與精神的二元實體過于感性、模糊,缺少清晰的認識論界定。所以,中華民族認知主體的直覺思維始終沒有邏輯化的總體性支撐。把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理性主義主導的形而上學加以比較,就很容易看清中國傳統的現實主義文學,當然包括里下河文學與西方現實主義文學,尤其是啟蒙運動以來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根本差異。

里下河文學流派中多數作家的創作思維是傳統的形象思維,正像嚴羽對唐詩創作思維的推崇:“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雹芘兴卧姡骸耙晕淖譃樵?,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⑤雖然標志性作家汪曾祺的藝術思維達到了“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即主體對社會生活的理性認識與其外在形象性完美統一,做到了“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雹薜蠖鄶道锵潞游膶W流派的作家仍然依靠藝術直覺,把現實生活如實地表述出來,做到真實地反映生活,很難做到站在一定的哲學高度,理性運用某種創作體系對現實生活進行選擇和虛構,并融主客觀于一體塑造藝術形象。endprint

由此也就形成了里下河文學流派極為明顯的藝術特征與不足。

在內容上,擅長全息式記述里下河乃至蘇中地區的生活圖景,真實再現水鄉人的歷史、人生、風情。用平實、感人的文學故事反映里下河人的生存樣態與人生追求。里下河文學崇尚由“水”孕育的“柔”的文化品格,注重細膩、節制與沖淡,雖然溫柔細膩又不乏剛強,卻缺少激烈而深刻的社會矛盾、人性沖突,以及在這種情境中人生大的波瀾、人性的激烈沖撞、人格的撕裂與毀滅,也缺少宏大敘事。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成長敘事最終要體現歷史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的前進與發展、人性的演化與沖突。而汪曾祺及其后的里下河文學中的成長敘事,講述的就是里下河人的自然成長歷程,以及他們的饑餓與窘迫、苦難與歡樂,這一切的背后卻沒有歷史本質與意識形態的統攝,作品中滿溢著里下河人的自然質樸,呈現出里下河人對生活的理解、依戀與深情,充滿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堅守。所以,里下河文學人物性格穩定,人生的經驗積累和人性的自然發展決定了人物性格的構成與走向。但決定人物性格與命運的因素復雜多樣,尤其是那些迫使人類在社會變革的漩渦中掙扎、求索的歷史因素,以及具體人物在這種社會歷史大環境大格局中所表現出的人生歷程與人性追求,在里下河文學中表現不夠,更少反映人類整體訴求的作品。事實上,在歷史上,里下河地區不乏戰爭、災難,以及政治運動。里下河文學很少揭示尖銳復雜的社會矛盾,刻畫體現歷史取向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而是有意無意的追求沖淡平和的散文化詩性品質,呈現自己和美、自然、從容的姿態。這是里下河文學的獨特之處,也是其不足之所在。里下河文學總體上缺少歷史的激蕩,甚至由毀滅而產生的美感,所以,里下河文學的“自然清麗”不是籠統的“和諧”,因為和諧之美要與自然相契合,也有通過對立因素的斗爭與轉化形成的整體和美。

里下河文學流派創作的開始和標志作家是汪曾祺,他的作品繼承與發展了我國傳統文化中“中和之美”,具有中正平和的審美特質。總體而言,如今活躍在文壇的里下河文學創作作家群繼承并豐富了汪曾祺的創作風格,在內容上也是追求“本真”自然,在美學上體現“清麗”風格。

二、里下河“域內”作家風格評述

本文所評述的里下河“域內”作家,主要是出生于里下河地區,成長于里下河地區,又以里下河地區社會生活為表現對象,且已入選《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叢書》的作家。他們長期浸潤在里下河文化的敘事傳統中,具有很多相似的審美屬性,均以汪曾祺為創作的旗手和標桿,同時又呈現出各自的文學風格特征,形成了多元化的創作特質。歷史與現實、社會與個體、傳統與現代、疏淡與冷峻、寫實與荒誕等等,都可以在這一流派的作家群體中找到明確的代表。

畢飛宇的小說風格既現實,又超然,既沉重,又飄逸,有一種神性。小說《平原》描繪的壯麗而輝煌的蘇北大地,是以一種帶有沖擊力的美震撼讀者:“麥子熟了的蘇北大平原金光燦爛,盛夏季節的蘇北大地浩瀚綠色無邊,大雪覆蓋下村莊浮腫可愛,北風呼嘯中光禿禿、瘦而尖銳的樹枝帶著惹是生非的模樣?!弊髡哂眉毮伒墓P調描寫了里下河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和生存的種種艱辛,形象的展示讓讀者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苦難以及人們飽受折磨的心靈。在里下河文學創作群體中,可以說畢飛宇的小說創作是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響力的。

龐余亮的中短篇小說引起我特別關注的是其中的兩篇:《趴在澡堂頂上的人》和《吸鐵石》,其突出特征是冷峻、幽默的敘事風格。小說以冷靜的目光,用略帶戲謔、有點冷酷然而又蘊含深情的諷刺語調,將里下河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人性弱點、民間習俗以及文化傳統中的落后、丑陋,甚至齷齪骯臟的一面充分地展示出來,并將它徹底的展開、撕碎,在夏天的烈日下暴曬,在冬季凜冽的寒風中吹干,再用批判的手術刀,把這些爛肉、毒瘤毫不留情地從有機體中切除,用諷刺的碘酒清洗消毒,從而讓生命機體充滿活力,在人生的征途上奮力前行。

劉仁前在其長篇小說《香河》《浮城》《殘月》以及《謊媒——劉仁前中短篇小說選》中體現出清麗而悲憫的品質。中國出版集團辦主任、國家一級藝術監督曹劍,對其獨特的寫作視角和表現方式作出了精辟評說:“《香河三部曲》沒有刻意追求前衛或者仿古,而是用半輩子的積累自然形成。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生活的自然宣泄,是思想的深刻感悟,也是意念的高度集聚?!雹咚煌谕粼鞯陌酌瑁煌诋咃w宇年輕且充滿活力的觀察視角,也不同于胡石言的寫實風格?!岸亲约旱莫毺匾暯菍戯L土人情,獨立的思想感悟人生,寫風土并不土,寫人情卻非常有情。”⑧《文藝報》副總編輯徐可則認為:“劉仁前是一個寫人的高手。在描寫人物時,總是懷著悲憫情懷,帶著深深的感情??梢哉f他對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傾注了很深的感情。”⑨劉仁前對表現女性形象比較擅長和“偏愛”。在他的筆下女人如水一樣柔,如水一樣清,如水一樣美。“他筆下的女人都很美,一個比一個美,不說是閉花羞月,也是如花似玉,個個走出來都是水靈靈的,嫩滴滴的,讓人眼前一亮?!雹馑齻冞€有一個共同的性格特點,那就是心地善良。即便是她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毛病和不足,但作家為她們襯的底色都是善良的。甚至連吳夢月這樣工于心計的女人,雖然可恨,但也可憐,有時候還有一點可愛,且人物命運發展到最后,作家讓她良心發現,改邪歸正,也就是讓善良的一面占了上風??墒蔷褪沁@群美麗、善良的女人,她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結局,那就是幾乎無例外的都難逃悲劇的命運,誰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蛘呤艿阶约盒膼鄣哪腥吮撑雅c傷害,或者被父母阻撓而不能愛情如愿,或者因外界因素阻撓而被迫放棄追求,有的雖然與自己的愛人走到了一起,卻意外地又受到別人的傷害,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傷痕和隱痛。她們的命運令人唏噓,令人心痛。

沙黑的創作風格是蘊藉而雋永?!渡澈诙唐≌f選集·街民》里的小說都很短,有的不到兩千字,長的也不超過兩萬。語言平實流暢,擅用短句和押韻。或以人物為主線,簡單描述人物的生命歷程,或截取生活的片段,用工筆為生命描上底色,在貌似不經意的草根大眾命運的講述中,展示某一時代客觀而略帶凄清的生命結構與生存底色,以及附著其上的生命形態。有一些作品講述了里下河人對生存結構與底色的認同與堅守,他們認真甚至刻板地履行命運安排的每一個細節,平實而圓滿地走完人生歷程,令人尊敬;另一些篇章則描述了人物試圖抗爭這種客觀法則,卻遭遇挫折與打擊,最終調整和修正了自己的個性與主觀愿望,達到主觀理性原則與這種生命底色的一致,并努力把對這種“真理”的認知告誡下一代:只有順應生存結構的主觀努力,堅守生命原則,才能平安體面地實現人生價值與尊嚴。他們雖然命運坎坷,遭受挫折,其真誠與堅韌卻也贏得人們理解與同情。小說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一群里下河人的生命形態,在強烈的生存質感里,展示人生道理,彰顯生存智慧。endprint

戴中明的語言特色是清新、亮麗。打開《戴中明中短篇小說選集·云聚云散的日子》,猶如進入了百花谷,百花綻放,群鳥和鳴,萬紫千紅,清香拂面,篇篇別致,句句典雅?!杜⒌那僖簟肪拖褚恢觌[藏在百花叢中的幽蘭,她纖細而亭亭玉立,清香而別致矜持。小說描述里下河這位十歲喪母,擅長古琴,文靜且具有獨立品格的美貌少女初中三年的生活經歷。少女的可愛與美好,如同小說的精美與淡雅,讓人贊美,讓人感嘆,以至于不忍心對其進行剖析,就像觀賞一件稀世珍品,不敢用手觸摸,以免褻瀆神圣,有損佳品。但如同少年必須經歷社會、人生風雨的洗禮方能塑性一樣,戴忠明的小說能夠經得起不同時代的解讀,不同人群的言說,能夠接納歷史賦予的無限豐富的內涵,成為永久的經典。

徐曉思敘事特色是悲憫而執著。小說展示個體存在的渺小與脆弱,命運被一種難以明說的力量操縱,展現人類在命運面前的無助與被動。作者通過人物在苦難面前的隱忍與抗爭,探索命運的謎底。主宰里下河人命運的神秘力量往往具體化為戰爭、天災、人禍、政治運動、社會變革力量,人在這些力量面前就像被寒風裹挾的一片枯葉,對自己命運沒有絲毫選擇的自由,只能在恐懼中接受,呈現出一種無奈的悲涼。人物在孤獨中默默抗爭,孤獨與痛苦反復循環并充斥她們的生命旅程。作者的悲憫情懷突出表現在盡管這種抗爭孤獨且毫無結果,但仍然堅持,這是對虛無的超越?!袄畲髽虻呐恕迸c“外公”在意識到人世悲苦無望之后,在理解了人生的哀痛之后,立足現實,在生活與生命的細節上尋求生命的立足點與生存意義。他們清醒的認識到欲望與現實沖突與對立是永恒的,但仍執著于生存意義的尋找,無奈而下意識地追求一種模糊的形而上的超拔與解脫,這使小說產生了一種對人生進行終極追向的品格。小說忠實而真誠地記述里下河人在苦難中掙扎的同時,思考如何在無法避免的苦難命運與孤獨抗爭中獲得救贖。生命的超越、情感的慰藉、靈魂的依托,則是作家試圖解救筆下人物苦難而孤獨命運的探索之路。

劉春龍的長篇小說《垛上》體現出博大而雄強的敘事特征。小說情節沿著一明一暗兩條線交錯演進,主線是林詩陽的人生經歷,暗線是林詩陽母親馮秀娟、沈俊杰、外婆、與妹妹沈涵的生命歷程。林詩陽人生奮斗的原動力是守望與救贖。1970年代末是一個時代大變革的“黎明”期,作為高中畢業生的俊朗后生無奈回歸鄉土,尋找身份與立足支點,內心充滿無奈、期盼、不安與騷動。書中并沒有刻意暗示這種馬后炮似的時代氛圍,從而賦予林詩陽一顆天然且不馴服的心,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前途無量。仔細品味,我們發現,林詩陽的選擇與磨難仍然契合了時代、民族以及生產方式變革的需要,這就使人物的行為與選擇具有了歷史合理性與必然性,人物的雄心與奮斗不再是一個孤立的故事,而是社會和人類賦予的歷史使命。只要對比一下理性主義主導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個人行為被賦予歷史必然性的方式,讀者就會明白作家處理人物命運的不同與匠心。

曹學林的創作風格是蒼涼而空蒙。他的《柳葉青青》非常典型地體現了里下河文學悲劇主題的敘事特征。他善于把握那些富有標志性的要素并進行偏斜化的處理,同時適度扭曲其特征,使之產生一種戲謔性效果,加上他平白樸實的敘述短句,將小說處理得生氣勃勃,始終富有張力。小說雖然講述了里下河普通婦女柳葉十年左右的生活經歷,但小說的主題究竟是什么卻難以明確歸納,就一家四口人死的死,殘的殘,母女反目的結局來看,主題隱含悲劇性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其意象是蒼涼中透著茫然。

王大進的小說則在寫實中透著荒誕?!恫焕系囊虌尅藩毺刂幵谟谧屵@些奇特、夢幻般的事件形成一種動蕩不寧、令人無限遐想的夢幻效果?,F實主義小說如果只具備一定的現實生活基礎,而不與社會、人生、人性或自然災害產生內在的聯系,那就會給人一目了然之感,成了現實生活的流水賬。而現實主義小說若在現實生活之上,創造一種不確定的、令人驚心、引起無限聯想的效果,并且發人深思、無限感慨,那無疑是一種創新和創造。小說的名字《不老的姨媽》就讓人猜測與思考,小說的視角是十多年前一個三歲夭折的小男孩,是他的照片目睹了這一切。當姨媽康復后,對我的照片感興趣,與媽媽發生爭執才明了這一切。這種非常態的視角,與姨媽非常態的經歷十分契合,共同營造了非常態的氛圍。姨媽數十年癱瘓、昏迷是奇特的,姨媽的蘇醒是離奇的,蘇醒過程中超常的迷人風貌更奇特,周圍的人,包括姨媽本人對待這件事的迥異態度更讓人迷惑不解,只有“我”是冷靜的、客觀的、無動于衷的。這些奇幻的因素與社會飛速發展,與人的物欲、情欲無限膨脹融合在一起,無邊的聯想如同長江大河,奔騰不息。小說讓讀者相信,現實主義文學的生命力與藝術魅力將無限延續。

羅望子則在疏淡中顯示本真。《我們這些蘇北人》從兒時寫起,每一個事件都是“我”成長的標志或人生節點,直到人生經驗積累到能夠適應社會,成為社會常態中的一員。如果與傳統現實主義成長小說仔細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其區別十分明顯,比如《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甚至《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小常寶,《紅燈記》中的李鐵梅等人物,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是十分理性、符合某種邏輯的。這些傳統成長小說,圍繞某種理念,選擇、加工生活事件,構成矛盾沖突,引起人物思想斗爭,最終正義戰勝邪惡,真理得到彰顯,人物性格不斷發展,成為某種歷史方向的帶路人,完成了某種歷史任務,人物完成了成長歷程?!段覀冞@些蘇北人》的創作理念受泰州學派的平民思想,尤其是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規約十分清晰。也許這種規約是不自覺的,文化思想一旦進入現實生活的血脈,就會自發地發揮作用。小說與其說是人物成長敘事,不如說就是如實描述里下河人的日常生活本身。小說講述里下河人做飯、睡覺、斗氣、長相丑俊、睡女人、上學、干活……一日三餐,居家過日子就是里下河人的一切,而一代代里下河人就是在這居家過日子中成長起來的。

夏堅勇的文化散文渾厚宏闊、平實質樸而又冷峻激蕩。在長篇文化大散文《曠世風華——大運河傳》中,夏堅勇把他的激情、才思通過敘事對象加以體系化,把2400多年來中華民族的戰爭與和平、夢想與現實、幸福與苦難、陰謀與愛情、宮闈秘事與大野風云、政治家的鐵腕與底層人的卑微,努力透過大運河的洶涌波濤激蕩凸現出來。4000里長河上下,從地理物候到人文風情,從水木清華到光風霽月,古老大運河沿岸的色彩、氣息、風俗、民情、生活情調等在作家筆下都有精細入微的描寫。作家將宏闊與精微美妙結合,努力以思想的力量去穿透、批評傳統文化,提倡科學、民主、自由、創造的精神??梢哉f《曠世風華——大運河傳》以大氣象、大格局、大精神在當代文化散文中鶴立雞群。

入選《叢書》的作家還有很多,他們大多具有自己的獨特追求或形成了自己的創作特色,有些作家學術界已經研究得比較充分,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展開。

注釋:

①劉仁前主編:《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叢書》(共10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②陳祝生主編:《王心齋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0頁。

③陳曉明著:《審美的激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第3頁。

④⑤⑥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第26頁。

⑦⑧⑨⑩朱曉陶、周衛彬整理:《文化的懷鄉與詩意的解構——劉仁前“香河三部曲”研討會發言紀要》,《太湖》,2015年第6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說文化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誰遠誰近?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日本www色视频| 亚洲精品你懂的|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97国产在线视频|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一区二区影院|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熟妇丰满人妻|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天堂区|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中文字幕第4页| 国产素人在线|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黄色爱视频| 亚洲大尺度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动漫精品| 99在线免费播放|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国产黄在线观看|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成年A级毛片| 免费看美女毛片|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a天堂视频| 伊人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欧美日本激情| 欧美a在线|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天天躁狠狠躁|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尤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人妖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毛片卡一卡二|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 男女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久久成人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