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娛
1只存在16天的“超市”
在紐約時髦的Meatpacking街區,一間100多平米的街角小店,堆滿了各種“曼哈頓雜貨店的標配商品”:RITZ餅干、各種口味的樂事薯片,健怡可樂、喜力啤酒,邦迪創可貼、萬寶路……這些商品都是“Lucy Sparrow style”。這是年輕的英國女藝術家Lucy Sparrow打造的一間“雜貨店”,所有商品都用毛氈手工制作,并且,這間店鋪只存在16天。
“超市”在整個8月對外出售商品,售價從3鎊(約合人民幣31.33元)到840鎊(約合人民幣8773.76元)不等。Lucy Sparrow的作品都帶著濃濃的孩子氣。從設計、縫制、上色描圖、包裝……她花了9個月時間,完成9000多件毛氈作品。不管是情趣小店還是街角的小雜貨店,都是一種在緊急情況下最需要的、鄰居般的、飽含回憶的存在。而這些“老鄰居”卻正在被大型超市、精致的咖啡館或是在線購物替代,漸漸消失。她用自己特有的、有些夸張古怪的方式,把這些舊時光“縫”起來,用一份鏡子般的“毛氈標本”,來探討我們的消費、我們的現代生活……
設計師圖解:今年30歲的Lucy Sparrow戴著一副無法不被注意到的貓眼眼鏡,穿著和店內背景很相稱的飽和色polo衫。她在十幾歲的時候曾患過嚴重的精神疾病,還在夜店做過脫衣舞娘。
“超市”里最便宜的是氈制香煙打火機,最貴的是店內的氈制收銀機。
“倫敦的Soho的脫衣舞俱樂部、紅燈區正在被各種精致的咖啡館取代,即將不復存在。”
2游擊編織 炫彩街頭
彩色羊毛針織的街燈,燈柱,燈箱,雕塑和汽車等公共藝術,告訴了我們傳統和現代交織的故事。美國針織藝術家Magda Sayeg利用彩色毛線進行編織,還創建了街頭針織結構Knitta Please,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們把針織藝術在街道上傳揚開來。
“當我用柔軟的手工制作的材料覆蓋一個無生命的物體時,這些物體仿佛便有了生命,成為了雕塑,甚至重新定義或重新詮釋了一個空間。對環境變化的探索激勵著我:讓世界變得更有挑戰性、更非傳統、更有趣。”
Magda Sayeg被認為是游擊編織的創始人,她的工作已經進化到世界各地的大型設施,包括與一些公司的合作:Des侍者,CR Fashionbook,絕對伏特加,Mini Cooper等等。
“我喜歡把手工制作的材料,放在看似毫無關系的環境中,發現它們也可以和諧共存。”
3彩珠串起一間房
那滾滾流出的自來水,沒有打理的廚房,未吃完的焗飯,如果不是剛剛結束一場聚會,就是宅在家至少一周!紐約視覺藝術家Liza Lou花費五年時間,用細小的串珠模擬日常生活環境,打造出一件件精巧絢爛的模型。
早在2005年,Liza Lou就在傳統串珠工藝蓬勃發展的南非成立工作室,并且時常和當地世代與串珠工藝打交道的祖魯藝術家合作。出自她手的小模型和大裝置如開封了的Lay's薯片、新鮮出爐的Pie、滿桌美食、水槽中的大堆碗碟、割草車、汰漬洗衣粉與清潔劑等每一個物件都精致真實,完全看不出是由數以萬計的手黏彩珠制成。
“希望利用玻璃珠作為一種密集勞動的索引,使它投入物質性的社會意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