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那叢薔薇。
與我的住處隔了三四十米遠,在人家的院墻上,趴著。我把它當作大自然贈予我們的花,每每在陽臺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飽覽它了。這個時節,花開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兩朵,躲在綠葉間,素素妝,淡淡笑。眼尖的我發現了,歡喜地叫起來,呀,薔薇開花了。我欣賞著它的點點滴滴,日子便成了薔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頭地朝前過著。
……
一日,我帶了相機去拍薔薇花。老人的糖擔兒,剛好晃晃悠悠地過來了,我要求道:“和這些花兒合個影吧?!崩先艘汇叮次?,說:“長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還真沒拍過照片呢。”他就那么挑著糖擔子,站著,他的身后,滿墻的花骨朵兒在歡笑。我拍好照,給他看相機屏幕上的他和薔薇花。他看一眼,笑,復舉起手上的棒槌,當當,當當當,這樣敲著,慢慢走遠了。我和一墻頭的薔薇花,目送著他。我想起南朝柳惲的《詠薔薇》來:“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詩里的薔薇花,我自輕盈我自香,隨性自然,不奢望,不強求。人生最好的狀態,也當如此罷。
寫法點撥
“他的身后,滿墻的花骨朵兒在歡笑”“我和一墻頭的薔薇花,目送著他?!鼻?,這薔薇花是多么善解人意啊,“歡笑”“目送”本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寫花,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與賣糖人合照,目送他離去,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美好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