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劼
在汽車“四化”的強大推力下,零部件供應商若固步自封則可能被吸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黑洞。博世、德爾福等巨頭已向綠色、智能化轉型,佛吉亞亦不甘落后,步步緊跟。
7月20日,佛吉亞在上海技術中心暨總部舉行了“佛吉亞中國–中國汽車創新孵化器聯盟”簽約儀式。佛吉亞中國區首席技術官王瓊與中國汽車創新孵化器聯盟理事長、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徐健現場簽約,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約定將共同致力于推進中國汽車創新技術的落地。
據了解,通過加入中國汽車創新孵化器聯盟,佛吉亞將與更多的汽車新創公司合作,這些初創企業將根據佛吉亞發展的戰略方向分成若干個項目小組,并配備一名對接工程師全程跟蹤指導,助力佛吉亞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雙方實現共贏,綠動智行板塊將是雙方的重點發展內容。
加快開放式創新轉型
汽車“四化”——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已然明朗,無論是汽車制造商還是零部件供應商,都必須迅速轉型、加快創新節奏,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超過了200家,其中不只有上汽、北汽、奇瑞等傳統車企,也有百度、谷歌等汽車領域的新進入者。除了布局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也是他們看好的領域之一。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零部件供應商們如果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將無法再滿足全新的市場需求。為了應對終端需求、搶占市場高地,博世、德爾福、大陸等知名國際零部件供應巨頭開始向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佛吉亞作為全球第八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自然不甘落后。
事實上,佛吉亞對自身的優勢與短板有著極其清晰的認知:其優勢在于傳統的座椅和內飾、汽車安全、交付質量、工業造型等,而機電一體化、軟件、大數據服務則是有待繼續加強的。
除了加入中國汽車創新孵化器聯盟,今年7月以來,佛吉亞在開放式創新合作方面還有許多其他新的舉措,覆蓋佛吉亞“創贏綠動未來”和“智享車上生活”這兩個主要的業務板塊——7月4日,佛吉亞與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建立合資公司共同開拓綠動智行業務,合資公司旨在為東風旗下乘用車和商用車品牌提供先進的綠動智行系統解決方案;7月中旬,佛吉亞又以14.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中國車載娛樂和技術公司江西好幫手科技的多數股權,勾畫佛吉亞未來駕艙藍圖,該交易預計于2017年底完成。
“Tier1供應商連接著汽車行業的現在和未來,我們必須知道主機廠需要什么、未來的消費痛點是什么。”王瓊表示,“在電氣化、智能化的發展大勢下,僅有傳統技術這一硬件指標還不夠,佛吉亞將加快開放式創新轉型,整合新的企業、新的技術進入供應鏈內部,集眾家之所長,全力投入創贏綠動未來和智享車上生活兩個戰略重點。”
中國市場投資不設限
佛吉亞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佛吉亞實現增值銷售額86億歐元。其中綠動智行系統增值銷售額達到22.87億歐元,占集團銷售額27%,實現6.6%的內生性增長;營業收入達到2.316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占增值銷售額的10.1%,比往年提高了70個基準點,增幅明顯,在座椅、內飾、綠動智行系統三大業務板塊中占據高位。預計未來15年內,佛吉亞綠動智行系統將實現超過7%的復合年增長率,并于2030年實現超過100億歐元的增值銷售額與15%的營業利潤率。
從地域來看,歐洲地區以42.95億歐元占集團總額的50%,北美地區增值銷售額為24.01億歐元,占集團銷售額的28%,亞洲地區的增值銷售額達到13.78億歐元,占集團銷售額的16%,其中中國市場占集團銷售額比例達到12%,在中國整車廠商和SUV市場的助推下,中國區銷售業績也保持了較高盈利水平。
其中中國地區的內生性增值銷售額增速達到了21.6%,增勢表現優于該地區汽車產量增速(+4.9%),同時集團對中國整車廠商的增值銷售額增長幅度幾乎翻倍(+96%)。2017年上半年中國地區的增值銷售額總計10.591億歐元(2016年上半年為8.886億歐元),其中中國整車廠商占1.555億歐元(2016年上半年為8090萬歐元)。營業收入于2017年上半年達到1.598億歐元(2016年上半年為1.395億歐元),占增值銷售額的11.6%。預計至2022年,佛吉亞將于中國地區實現50億歐元增值銷售額,其中35%來自中國整車廠商。
早在2016年的巴黎車展上,佛吉亞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瑞達(Patrick Koller)就曾公開宣稱:“中國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我們必須在某個關鍵領域成為行業‘領頭羊。基于此,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不設限。”
“中國在電氣化、智能化方面的發展速度世界領先。過去,企業往往將其全球市場的創新帶入中國應用,如今則發展為在中國的技術創新必須領先于全球市場。因此,在中國市場的創新轉型是非常迫切的。”王瓊也表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