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小時候聽大人說:“要去做小事,會做小事的人才能成大事?!弊x大學時,看到古人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對其中蘊含的道理越來越明白了。其實,人生幾十年,能做大事的時間并不多,往往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做小事。如果一個人不怕做小事,積極做小事,善于做小事,而且在做每件小事的過程中都能細致周到、認真負責、肯下功夫,日積月累,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記得上小學時,每當寒暑假期間,父親就給我們姐弟幾個安排撿糞的任務,要求一天要撿五筐。一開始,我姐和大妹完不成,我也完不成。這樣過了幾天,我發現由于撿糞的孩子多,村莊附近的糞都被別人撿去了,即使轉半天也沒有成果。于是,我便提上糞筐到遠一點的地方去撿,這樣保證每天能完成任務。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生產隊北面有個樹園,離村莊較遠,而且附近有大片農田,集體和農戶的牲畜去那里放養得多,我便經常去那里撿糞,每天都能撿七八筐,為此受到了父親的表揚。這件事告訴我一個道理:小事雖小,但做好卻不容易,你必須了解事情本身的特點,找到做事的方法,然后再一步一步去做,才能做好,否則將事倍功半。
參加工作后,我先后在公社干過通訊員、廣播員、團委副書記等工作。當通訊員時,主要任務是看電話,做好一個幾十門總機的接線員工作,同時還要打掃領導的辦公室、會議室,開大會時給參會人員端茶倒水。當廣播員時,主要任務是每天早、中、晚放三次廣播,把中央和上級精神及時傳播到千家萬戶,并利用白天間歇時間去檢查通往各大隊、生產隊的傳輸線路,及時解決廣播不通的問題;去基層采寫新聞稿件,及時反映基層干部和群眾戰天斗地的先進事跡。當團委副書記時,主要任務是全面掌握團員、青年的思想和工作情況,結合實際對全公社團的工作作出部署,主持召開公社團委會,及時聽取各大隊團支部的工作匯報,按程序審批新團員。在這期間,我掌握了如何接打電話、放廣播、爬電桿、刻蠟板、打印文件等技能,還學會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服務基層、如何主持會議、如何寫新聞稿件、如何宣傳群眾等一些本領。
大學畢業后,我先后在黨政機關從事了七八年文字工作,開始只讓我搞一些小材料,如起草個通知、寫一個階段性的工作總結等等。待積累了一定經驗后,才讓我參與到一些大材料的起草工作中。其實,這個階段也主要是做文件起草的執筆人,人家說,我寫,偶爾可以湊幾句;做調查研究的參與者,跟隨領導或有經驗的同志到基層了解改革發展情況,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聽取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意見;做理論政策的研究員,認真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及時了解中央和省上的最新精神,注意掌握有關歷史文化知識。這樣過了幾年,我的理論功底逐步夯實,政策水平不斷提高,知識面進一步拓寬,文字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這時候才可以主持寫工作報告、領導講話、重要文件這些大材料了。
這些年做地方領導工作,遇到的事情千差萬別,碰到的矛盾紛繁復雜,接觸的人物形形色色。要履行好肩負的責任,做好一個地方的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維護好老百姓的利益,除了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外,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經驗、較強的工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些都是在過去幾十年做一件一件小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因為,做小事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認識事物、了解社會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積累經驗、增長見識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刻苦磨練意志、不斷提高自身本領的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