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奔馳、寶馬、奧迪、阿迪達斯、西門子等這些經常聽到的品牌產地都是德國?!暗聡圃臁痹谥圃鞓I的各個領域,比如汽車、電器、運動、服裝、文具等都占有領先地位。但是“德國制造”這個“金字招牌”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在一百多年前,它曾是歐洲其他國家眼里的“劣質產品”。
1871年普法戰爭后,德國實現了統一。社會初步穩定,百業待興。要想讓國家強大,必須大力發展工業。德國苦于沒有資金和市場,就開始模仿當時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英國的產品,用低劣的材料模仿制造,再偽造制造廠商標志,低價銷售到各個國家。
久而久之,不僅影響英國的產品銷售,也影響了其質量的口碑。英國議會發怒了,四處宣揚德國的劣跡,說德國產品是偷窺設計,偽造廠商標志。德國產品被扣上了“劣質產品”這頂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英國議會通過新的帶有羞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要求所有進口商品必須標明原產地,規定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注明“德國制造”。從此“德國制造”和“英國制造”就用來區分優質產品和劣質產品了。
英國人對德國產品的抵制和鄙視對德國人的打擊很大,引起了德國人的徹底反省。德國人也認識到要想國家長期穩定發展是不能只靠商品的廉價,只有產品質量過硬才能走得更久更遠。德國企業開始對自己的產品質量嚴格把關,設計上勇于創新。
工業家阿爾弗雷德·克虜伯首先在自己的工廠里停止了對英國產品的復制,他找到廠內的科研人員,認真研究如何能讓產品質量提升。德國工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嚴謹的性格,讓克虜伯相信這次的創新改革一定會成功??颂敳啻蔚接鴮W習考察,回國后不但把在英國學習的技術運用到生產中,還把在英國學到的企業管理方法也運用到工廠里。他覺得提高產品質量首先要提高工人的素質。工廠里一萬多的工人每天至少在高爐前工作十個小時,工作環境惡劣,高溫和灰塵對工人的健康也有嚴重的影響??颂敳紫忍岣吒@?,保證工人工資、面包和住房有保障,同時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考勤系統,工人的行為被嚴格監督,遲到也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樣既能保證工人安心工作,產品質量也得到保障,工廠效益不斷增長。幾年后,他公司的產品得到了一致認可,公司名字也成為了成功質量的標志。
19世紀末,英國人也逐漸認可了德國產品。勞動力價格低廉使德國產品物美價廉,鉛筆、玩具、藥物、鐘表、啤酒、鋼琴、家具等已經出口英國及其他國家。德國的鋼鐵、化工、機械等制造業也占據了領先地位。
20世紀初,德國制造的商品每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英國,“德國制造”終于摘掉了“劣質產品”這頂不光彩的帽子,變成“金字招牌”。如果德國一直復制別的國家的產品而不在自己的產品質量和設計上下功夫提高和創新的話,就沒有現在的領先地位,德國人有時也會開玩笑說“德國制造”是被逼出來的!
(編輯 之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