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爽
【摘 要】本文對通河縣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組成,電網調度運行現狀進行了設想,并分析了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下調度、監控工作流程及該模式的特點和優勢。通過調控一體化改造,實現調度與監控中心相結合,通過信息共享、設備共享,既能節約投資,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電網運行安全和經濟效益,滿足了縣級供電公司集約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通河縣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設想
一、縣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組成
縣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總體設計為三級分布監控與管理結構。三級管理就是對生產管理級、運行管理級、廠站終端級三個層次進行管理,主站系統一般采用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分布式體系結構,各功能節點通過網絡相連,實現數據之間的通訊及信息共享;主站系統采用雙網配置,前置機、歷史數據服務器、維護機、調度工作站、監控工作站等主要節點都為主備式。變電站的實時模擬量、狀態量,經過微機遠動終端處理;處理后的數據通過光纜通信數據傳輸通道,上送到主站系統再次處理;最后將數據送到顯示設備。
以通河縣供電公司的調度自動化系統為例,為了滿足電網調度需要,提供 MIS 網絡聯接接口,實現數據信息共享,赤壁電網采用了東方電子 DF8003E 調度自動化系統,是一個面向調度員、自動化維護人員用戶的調度集控一體化系統,為用戶提供各自需要的事項和信號,實現信息的分層、分流。系統的集成保護信息系統功能提供了面向調度值班人員的數據、事件等的查看功能。系統的前置采集功能實現了對主備通道進行監視、檢測,任一通道發生異常,系統都會立即報警,并自動統計各通道的運行情況,包括誤碼率、停運時間等。該系統突破了變電站站內五防的局限,在整個電網之上進行了全網綜合防誤檢查,確保遙控操作的安全性。同時還簡化了自動化人員的維護工作量。DF8003E 調度自動化系統,主要特點是一體化的支撐平臺設計,綜合的數據采集系統,各應用模塊具有一體化設計的圖形、數據庫,面向電力系統對象的數據庫設計,實現數據的一致性;與 Excel 2007 緊密結合的無縫報表系統,強大的歷史數據及信息查詢功能,實現了各種數據的統計功能,應用簡單方便,便于操作,可擴展性強。操作系統采用 Linux 操作系統,雙網絡結構,網絡速率 100 Mb/s,硬件配置主要包括32 路(數字、模擬各 16 路)雙通道數據采集柜 1 臺、前置機2 臺、數據服務器 2 臺、PAS 服務器 1 臺、調度員工作站 2 臺、監控工作站 2 臺、維護工作站 1 臺、Web 服務器 1 臺、網絡交換機 2 臺、網絡隔離裝置 1 臺、GPS 時鐘 1 臺。Web 服務器采用雙網卡方式實現調度自動化系統與信息系統的網絡互聯,通過網絡隔離裝置與調度自動化系統聯網,完全實現了信息共享。
二、通河級電網調度運行現狀
電網是整個供電網的末端,其主要特點是電壓等級低、容量相對小、供電范圍大、配電線路長、設備相對落后。農電系統雖說通過多年農網改造,設備水平有了較大改善,但總體水平還處于較低水平狀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變電所設備更新后,因廠家雜亂,不少廠家早已歸屬淘汰之列,服務及更新跟不上,對設備的運行造成隱患,但由于資金原因,有些仍在運行,要實現可靠的自動化控制,必須予以改造,工作量很大。
(二)由于地(市)局是獨立核算企業,必須以效益為中心,調度自動化的實現直接效益并不明顯,往往被忽視。
(三)由于縣域范圍大,負荷稀,變電所分散,配網通信通道問題較為突出。針對農電系統的特殊性,投入縣級調度自動化系統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步驟和方式:要加大設備更新改造力度,將實現自動化更為可靠的運行。大力強化人員的培訓,全面提高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保證正常的管理和維護。
三、調度監控一體化管理
(一)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下調度、監控工作流程
(1)調控中心的主要工作內容
調控中心主要負責35KV及以下輸變電設備及集中監控業務,除承擔原調度機構包含的日前停電計劃審批管理、新設備啟動調度管理、繼電保護定值整定及標準操作程序、調度自動化系統、設備檢修及設備缺陷及故障處理等工作之外,同時承擔電網的監視和遙控操作職能,負責對設備運行狀態信息及需實時處理的告警和異常信息的監視,以及對限定條件下電氣設備的遠控操作。
(2)調控中心允許的操作內容
第一、35 千伏及以下輸變電設備操作。包括電網運行、操作及事故處理等流程,監視電網有功、無功、電壓、電流、開關刀閘位置、保護動作、設備異常、告警信號等,為滿足電能質量進行的無功電壓調整,包括電容器投退、主變檔位及無功補償裝置調整,重合閘壓板遠方投退。
第二、根據調控中心的實際需要,制定信號采集原則,并對各類信號按必要性進行歸類和分類上傳,明確監控人員的監管范圍和職責。大概信號分類為:SOE 信號、報警信號、綜合類信號、母線信號、開關信號、所內系統信號、保護及自動裝置信號以及遙視圖像及安防信號。
第三、事故情況下為確保電網、人身、設備的安全,防止事故擴大,對調度管轄范圍內的設備進行緊急遙控開關分合的操作,以及具備遠方操作的二次回路軟壓板的投退,事故情況下滿足地區中性點接地個數要求而進行的主變中性點調整;對調度管轄范圍內設備進行遙控開關的分合操作;
(二)通河縣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設想的特點及優勢
把調度運行方式管理制度化,從制度上規范電網運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合理安排運行方式。根據負荷變化情況和實際運行方式,盡量減少方式倒換的時間和需要倒換的負荷,對于申報的檢修項目和檢修時間做好審批工作,嚴格控制臨時檢修,在檢修期間要做好監督工作,對于采用的不經濟運行方式做到心中有數,督促檢修單位嚴格按審批時間工作,不得隨意延長,調度員應時刻關心檢修進度,詢問現場,掌握完工時間。
四、結語
通過對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縣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已成為集測量、控制、保護、經濟運行、指標考核等多方面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管理系統。此外,通過調控一體化改造,實現調度與集控中心相結合,通過信息共享、設備共享,既能節約投資,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電網運行安全和經濟效益,滿足了通河縣供電公司集約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德鑫.一體化全網控制智能防誤操作票系統電網部分的研究: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碩士論文,2000.
2.錢振華.電氣設備倒閘操作技術問答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