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恒平+馮冬全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首先要對污染源進行實時跟蹤、監測,了解污染動態。因此,遙感技術應運而生,很好的解決了實時對污染源進行跟蹤、監測的難題。本文基于對遙感技術的介紹,淺談其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關鍵詞】環境監測;遙感技術;技術應用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注重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當今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環境污染會對地球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脅,致使一些生物滅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關注環境問題離不開環境監測,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遙感監控技術在環境監測方面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對遙感技術的不斷深入研究環保領域有深遠意義。
一、環境監測中可見光、反射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
(一)可見光、反射紅外遙感技術在水環境中的應用
由于可見光反射在不同的物體上的反射率不一樣,所以可以利用這種差異對清潔水和污水的反射光譜特征與差別來進行檢測,在實際的監測實施過程中,遙感影像顯示水體表現為暗色色調,可以明顯的在紅外頻譜段上表現出來。故可全貌觀察到水體受污染之后所擴散的污染源、擴散方向以及波及影響的范圍,進而有利于相關人員的調查與分析,找出水質污染的原因和規律特點,促使水樣監測技術變得更加準確、科學和規范,同時也為其他類型的水質監測提供了有利參考與幫助。
(二)可見光、反射紅外遙感技術在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紅外線的反射可以用在大氣污染的監測中,因為大氣受到污染主要是含有超標的有害氣體。由于有害氣體會對地表生物造成傷害,人們可以根據生物受有害氣體傷害的程度來間接判斷大氣中污染嚴重的地方以及污染氣體的濃度。案例顯示植物比較便于研究,所以植物是一種常用的研究對象。植物受到污染后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有所下降,與正常的植物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種不同對大氣的污染作出一定的判斷。大氣的污染不僅僅是指有害氣體的污染還包括漂浮在空氣中顆粒氣溶膠。它們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農作物以及垃圾的非法燃燒處理和工廠不達標廢氣大量的排放等。這種漂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會在人們呼吸時進入呼吸道造成感染,所以對這種大氣污染應該及時地進行時時監控并對污染嚴重的地區實施相應的措施。
二、環境監測中熱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
熱紅外遙感技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技術,它利用的是物理原理中物體可以輻射出自身的溫度和相對應的電磁波的原理。通過物體反射的溫度以及電磁波來搜集物體的信息,這也是遙感監測的原理。城市的經濟比較發達,但是污染也比較嚴重,尤其是近年來“熱島效應”被人們提及的次數越來越多,不得不引起重視。所謂的“熱島效應”是指由于城市的人流量大人口密集,交通工具非常多導致城市內部溫度比郊區溫度高的現象[2]。而針對此現象應用熱紅外遙感技術對城市進行監控。由于不同體積和高度的建筑對紅外線的反射程度不一樣,因此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判斷城市的擴建以及發展情況。
三、環境監測中微波和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
在遙感技術中利用微波穿透性好、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使遙感監測得到的信息更加的準確。微波的應用也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美國率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海洋衛星Sea sat,這是第一個利用微波遙感監測海洋的衛星,是海洋監測的一個里程碑[3]。后來海洋衛星監測逐漸增多,海洋的監測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現在我們對海洋的監測依據有很多,包括海洋的水體顏色、海洋的表面溫度、表面粗糙度等。對海洋的遙感監測不僅可以對天氣進行預測,也可以得到有關海洋的大量有用的信息。這一切都得益于遙感監測技術是一種全時性的監測,這就意味著時時刻刻都在監測,時時刻刻都有數據的產生。
高光譜遙感技術是遙感領域的新技術,具有利用價值,我國對這項技術的應用方面暫時還不夠成熟。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高光譜的可利用面非常廣,具有非常大的實用價值。高光譜的特點是可以利用高頻電磁波來取讀信息。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在紫外線、可見光、中外線、熱外線等以外的區域截獲短波長且光譜連續的圖像數據[4]。高光譜的利用逐漸普遍,在技術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人們已經可以將高光譜遙感技術應用于大氣環境中污染氣體、溫室氣體的監測,水環境中重點水污染源水華、水質、應用水源地安全監測,生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植被類型監測、土壤污染等方面。而且在以往的研究經驗中證明可以利用高光頻譜分辨率數據處理法來計算荒漠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衡量森林的健康狀況。
四、結束語
人類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因而可持續發展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而對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和預測問題,能夠輔助及時解決和預防問題。遙感監測技術作為環境監測的核心技術之一,我國有必要去不斷發展和完善遙感監測技術。
【參考文獻】
[1]劉紅,張清海,林紹霞,趙璐玥,林昌虎.遙感技術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01):187-191.
[2]齊歡,黃小賢,楊偉光.探究遙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08):169-171.
[3]柏顏.遙感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5,22(02):55-57.
[4]魯智鵬.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7(17):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