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會寫調查研究報告嗎?想不想知道寫調查研究報告的詳細步驟呢?今天,亞云姐姐給大家請到了一位小老師,他來自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四(3)班。咱們趕緊去“聽課”吧!
大家好,我是本期的小“講師”朱宸睿。這次講課,我可是主動請纓的呢!
前段時間,我們班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話題是“小早餐大學問”。正所謂有實踐才有發言權,所以,今天我就結合我們班的實際活動,給大家詳細講解一番。
調查研究是我們的新型活動課程,它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交際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執行力,還能讓大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想要完成一個調查研究活動可不簡單,我們得先確定一個活動主題,并搞清楚為什么要研究這個主題。
就拿我們班這次的主題來說吧。早餐,有的人每天都要吃,有的人卻覺得它無關緊要,可吃可不吃。這個話題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實早餐關聯著很多東西,比如健康、精力,甚至家庭成員的關系……而這些就是我們的研究重點。
現在,我們可以根據研究主題和研究重點,來制定活動方案了。方案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地點、記錄人、分工、活動內容等等。這個方案就是活動的“方向標”,指引著我們后續的工作。
采訪
組員們全體出動,對全校同學進行了隨機抽樣采訪,問題是:你每天吃早餐嗎?跟誰一起吃早餐呢?早餐一般都有些什么呢?你最喜歡的家庭成員是誰?……
數據直觀化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采訪,做出表格以及柱狀圖,直觀量化了采集來的信息。比如吃早飯與不吃早飯的比例、跟不同家庭成員吃早飯的比例……
小提示:我們這次的調查范圍有限,采訪人數也有限,所以得出的統計數據準確性有待論證,只能作為參考。如果你們要做類似的數據統計分析,一定要擴大范圍,采集更多有效數據,這樣進行分析,才能得出更加準確的結論!
大腦地圖
光有數據還不行,我們還必須有科學依據。于是,組員們便到網上、書上搜集了資料,并把它們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畫了出來。五花八門、形狀各異的思維導圖,讓早餐的作用變得一目了然。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經過綜合分析,原來早餐的作用這么大——
不吃早餐的壞處真多啊,不僅影響我們的健康,導致胃病,還會造成大腦供氧不足,讓人變得遲鈍、注意力不集中;還會讓人午餐吃得更多,變成“大胖子”……
在調查結果的“刺激”下,我們紛紛決定以后要好好吃早餐。不僅如此,大家還特地制訂了屬于自己的營養早餐計劃。
我們還將自己的早餐理論和早餐表帶回了家,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上了一堂“營養學”課。現在我們的早餐變得可豐富了,而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會跟我們一起吃飯。大家有說有笑地享受美味的早餐,那感覺太溫馨了!
花黃晨:我以前是賴床大王,所以上學時早餐都在路上草草解決。現在,我改掉了賴床的毛病,時間充裕了,媽媽也配合著做起早餐來。媽媽的廚藝真不錯。以前,要跟爸爸媽媽說件事得等到晚上,現在,早餐時間也成了我們的交流時間,我們一家人的關系變得更融洽了。
已經升級為“大廚”的同學,周末還會大展廚藝,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一頓大餐。沒下過廚的同學,現在似乎也走上了“取經”之路。
來看看我們的廚藝吧!
小小的早餐,不僅讓我們提升了廚藝,還讓我們跟家人的關系更加親密了呢!如今,爸爸媽媽們已經成了我們的“忠實粉絲”,時不時便會在班級群里來次寶貝廚藝大比拼,或者廚藝秀。
哈哈,這么多的后續內容,我們只能在調查“附件”里呈現啦!掃描二維碼,可以看到更多的精彩內容喲!
好啦,我的課講到這里就結束啦!你們知道怎么寫調查研究報告了嗎?如果你們發現了新的主題,也歡迎告訴我,我們可以一起研究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