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友
父親已經離開我們20多年了,他是因胰腺癌去世的。在他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癥后,立即向上級黨組織提出了辭去村黨支部書記職務的申請。他說:“我的時間不多了,請盡快確定新的人選,別因為我耽誤村里的工作。”
彌留之際,他還反復叮囑家人:“我在村里干了大半輩子,沒有過一點兒私心雜念。我去世后,你們也決不可以跟組織提任何要求。”
父親18歲便擔任生產隊會計,然后是大隊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整整干了35年。他一生始終堅守的做人處事原則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家的生活非常困難,一家八口擠在兩間四處透風的茅草房里。在我14歲那年,父親決定把兩間草房推到,在原址上新建一棟大一點兒的房子。當時,村里有一個磚廠,磚廠廠長得知我家要蓋房子,就主動找到父親說:“現在蓋房子都用紅磚了,要多少我給您送去,記個賬就行。”對方的“一番好意”卻被父親拒絕了。
父親帶著我們兄妹幾個和泥脫坯,靠自己的力量建房子。母親埋怨父親:“既然蓋一回新房,就蓋個磚的唄,咱去磚廠買,該多少錢就給多少錢。”
父親說:“我是村干部,絕大多數村民還沒住上磚房,咱就先住上了,讓別人怎么看?再說,咱家沒錢,買磚就得賒賬,別人又該怎么想?”
那時候,我們兄妹雖然年紀小,但還是理解了父親,都覺得他說得在理,做得正確。我們跟著父親一起流汗,起早貪晚終于把三大間土坯房壘了起來。
到了給房頂苫草的環節,需用大量人手。那天早上天剛放亮,村里的老少爺們兒呼啦啦來了幾十號人。當時正值水稻薅草時節,父親說:“我是生產隊長,不帶大家參加勞動已經說不過去了,怎么還能讓大伙兒為我個人的事兒耽誤生產呢?”最終,社員們全被父親“攆”回水田薅草去了。
2000年,我家在土坯房原址上新建了四間紅磚房。可那時,父親已經去世7年了。父親曾對我們說:“等全村人都住上紅磚房,咱再蓋一個大磚房,讓孩子們住得舒坦些。”然而,為了堅守他心中的那份原則,他終究沒能等到這一天。
后來,我的兄長也在村“兩委”擔任了職務,我也在單位的重要崗位任職,我們都時刻牢記父親教給我們的做人做事原則,決不動用手中權力去占公家便宜。如今,在城里的兄弟姐妹都買了樓房,在村里的親屬也都住上了大磚房,這些都是通過辛勤勞動、合法收入換來的。
今年清明節,我們把父親的墓地又做了一番修繕,在水泥和紅磚構建的墓室周圍,砌上了一圈矮矮的“院墻”,并栽種了幾棵青松。我想,父親終于住上了他向往已久的“磚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