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心
自中央八項規定、全面從嚴治黨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后,身邊時常有人抱怨“現在做官真沒意思”,而且還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鳴。對于這種心態,筆者不知如何相勸,一日,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干事就有意思……”頓覺豁然開朗。
認為現在做官“沒意思”,那么,過去做官“有意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雁過拔毛、勒拿卡要、威風八面、前呼后擁的“權力感“?稱兄道弟、相互逢迎、美女相擁、聲色犬馬的“幸福感”?上面來人一天陪洗幾次澡、一夜陪喝五六個場子,呼嘯而來、簇擁而去的“自豪感”?像某些實權人物那樣——每當工程招標、干部提拔就有大筆進項的“成就感”?
在近年來關于腐敗官員的公開報道以及腐敗官員案發后所做的懺悔錄中經常可以看到類似情形——一些有相當級別的官員吃了一頓私企老板的豪宴,就因為“一道菜相當于自己一個月工資”,所以覺得自己這官當的真“沒意思”,于是動了邪念,無視黨紀國法,大肆斂財,樂此不疲,在“有意思”的陶醉中一步步走向深淵。十幾年前,時任江蘇省南京市市長的季建業在目睹了某個老板的豪宅,尤其是坐了一回老板的私人飛機和游艇后,就覺得做官真寒磣、“沒意思”,從此加劇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傾斜。結果,2015年季建業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從為政的基本要求來說,做官就應該“沒意思”——“千里做官只為財”,那是封建社會的通則,到了現代民主政治之下,魚與熊掌便不能兼得,要當官就別想發財。你要發財,那就掛印而去、另謀高就,決不能權錢兩兼!
從為政的國情現實來說,做官就應該“沒意思”——在中國共產黨廉潔從政的基本要求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圣使命要求下,任何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潔身自好,決不能什么酒都去喝,什么地方都敢去。因為人情社會的文化土壤依然存在,作為官員,要自覺與“江湖”、與“社會”保持距離,保持一種“光榮的孤獨”,以防成為“圍獵”的對象。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做官也是可以“有意思”的——“干事就有意思”。為了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是最大的“意思”。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生前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常常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為什么如此?因為他覺得擔當、拼搏“有意思”!
可以“有意思”的方面又不止于此。回歸生活就“有意思”——你看,有多少官員因為遠離了酒桌,重新拾回了與家人相處的欣喜?你看,越發純凈的政治生態,讓多少人憑借自身的能力獲得了干事創業的平臺,不必再為如何給上級搞“意思意思”而傷腦筋?
所以說,比起那種上不了臺面的“有意思”,官員在事業上的使命感和成功感,才是真正的“有意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