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
【摘要】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老衙門作風”現象少了,但是在一些地方,“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事照舊不辦”的“新衙門作風”開始滋生。臉熱心冷、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其本質上就是庸政懶政怠政,是一種新的腐敗,具有隱蔽性、欺騙性和腐蝕性,其危害不容小覷。
【關鍵詞】“笑面腐敗” 軟釘子 “新衙門作風”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新衙門作風”是面熱心冷,只微笑不干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并非一日之功。要根治作風上的詬病并非一蹴即就,這不僅僅因為作風詬病之深,還因作風問題往往花樣翻新。與面冷心冷的“老衙門作風”不同,改頭換面、換上新馬甲的“新衙門作風”是面熱心冷,以嶄新花樣、微笑面孔、軟拖手段表現出來,只微笑不干事。
一是“打太極”。一些部門、一些單位和干部,借口作風上、紀律上管得嚴了、抓得緊了、查得細了,工作上框框多了、條條細了、規則緊了、工作難辦了,就說為官不易了。這種情緒轉移到工作上,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為官哲學,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沒有了,面對來辦事、解決問題的普通百姓面帶微笑,態度友好熱情,接待和藹可親,笑臉相迎相送,看起來什么話都好說,貌似從諫如流,但一到具體辦正事、要干貨的業務工作時,要么像端坐在廟堂之上的“彌勒佛木偶”,嘴上只說“好好好”,多方搪塞,只微笑不干事;要么就東拉西扯地“打太極”,互相推諉,以各種借口“玩推手”,能推就推,能拖則拖,能躲就躲,把辦事的人“踢來踢去”;要么就說得玄玄乎乎、天花亂墜,答應得干脆利落,想方設法先把辦事人打發走,過后承諾了的事既不去落實也不去干。老百姓對這種表面和藹、只微笑不干事的“太極”手法,嘴上說不出,手上使不了勁,眼中找不到辦事的方向,反感氣憤但又無可奈何,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二是“軟釘子”。一些部門和單位,明目張膽、頂風而上的“四風”不敢了,門好進、臉好看、話也好聽了,“提升服務質量”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服務承諾、工作程序、行為規范等整整齊齊、恭恭敬敬地“寫在紙上,掛在墻上,顯示在電子屏幕上”。但一到老百姓來辦事了,一顆一顆的“軟釘子”橫亙在老百姓面前。有的手續繁雜,雖然笑臉相迎,但卻以材料不全、領導不在、沒有慣例等理由故意拖延,“軟法”讓辦事的群眾和企業來回折騰、處處為難;個別地區的“跪式窗口”“蹲式窗口”、高兩米的意見箱、“限號窗口”,都是一些部門無視人民群眾設置的“軟釘子”般的懶政不作為,是“事難辦”到“事不辦”的“新衙門作風”。總之,一些單位和干部,任何事情都留一手,不一次性告知,變著法兒名正言順地給辦事的老百姓設置一顆又一顆的“軟釘子”,很有“技巧”地造成辦事過程的“中梗阻”?!澳樅每?、門好進、話好聽”給人造成假象,成為了一些干部不作為的“遮羞布”,一顆顆事難辦的“軟釘子”,從本質上來說依然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只是更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讓為民服務的工作在“最后一公里”卡了殼,成了服務上的“爛尾”,拔掉這些“軟釘子”的難度更大。
三是“撂挑子”。一些人借故高壓反腐、嚴厲懲處違紀違法,奉行“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的為官哲學,以“不貪不占也不干”“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占著位置不干事,拿著工資不出力”“只要不出事”的消極態度,畏懼“失事”而選擇懶政怠政,為保住官位像“僵尸”和“公堂木偶”一樣無所事事,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狀態,不想事、不謀事、不干事,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負責任,實際上就是變相地“撂挑子”。他們宗旨意識淡薄、擔當意識不強,迷茫不敢為,前景一潭死水,怕工作失誤、冒風險,怕承擔責任,把“不出事”奉為最高原則,畏首畏尾、縮手縮腳,熱衷于做表面文章、轟動效應,搞形象工程,浮在上面,不愿意下基層,好大喜功,搞花架子,報喜不報憂,欺上瞞下,甚至弄虛作假,既不“吃、拿、卡、要”踩“紅線”,也不給群眾指引正確的辦事途徑,相反卻在一門心思忙于經營自己的前途,謀劃自己的得失,安排自己的安逸。正如李克強總理指出的,一些官員“身在崗亭不作為,拿著俸祿不做事,庸政懶政怠政,也是一種糜爛”。
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是一種新的腐敗
臉熱心冷、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其本質上就是庸政懶政怠政,是一種新的腐敗,具有隱蔽性、欺騙性和腐蝕性,其危害不容小覷。
第一,嚴重干擾“反四風”和“八項規定”的落實。眾所周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反四風”和“八項規定”作為切入點,以霹靂手段“打虎”“拍蠅”,反腐倡廉,目的就是“徙木立信”,把規矩和尺度立起來了,全面從嚴治黨,厚植執政基礎。但是,抓作風建設、糾正“四風”、落實“八項規定”是個細工慢活,必須以繩鋸可斷木、滴水可穿石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功夫,持之以恒、馳而不息地抓下去,才會取得成效。如果任憑這種微笑不辦事、服務不到位、進取不積極、工作不落實、擔當不主動的新衙門作風泛濫,勢必干擾“反四風”和“八項規定”的落實,損害作風建設的效果,甚至有可能讓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效得而復失、前功盡棄。
第二,疏離了黨和群眾的關系,從根本上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只微笑不辦事表面上是作風問題,但透過作風看政風、黨風,它就是一種懶政怠政、不作為、慢作為,看起來是小問題,實際對黨群干群關系的影響很大。群眾和干部在辦理各種事項時產生交集,一線工作人員態度好不好、辦事效率高不高是群眾最直觀的感受。一旦遇到這種“只微笑不辦事”的“木偶”,不僅影響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也讓黨員干部的形象大打折扣。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但同時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腐蝕性,它傷了老百姓的心,損害了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感情,一旦蔓延,黨和政府就會失去民心,失去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從而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已威脅到黨的肌體健康。endprint
第三,阻滯了辦事效率的提高?!八膫€全面”戰略布局的實現,“五大發展理念”的貫徹執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迫切需要黨政職能部門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雷厲風行,提高效率,才能化解矛盾,消除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然而個別機關、個別公職人員,“只要我方便”和“你得求我辦事”的老衙門作風依然根深蒂固,人在窗口心卻還在“衙門”,對于老百姓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著急,拖拖拉拉,加大了整個社會運行成本,無端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成了深化改革的絆腳石和經濟發展的“延時器”。
多管齊下根治“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北鶅鋈叻且蝗罩频簟按蛱珮O”,拔掉“軟釘子”,根治“撂挑子”的新衙門作風,必須下“硬功夫”,出“殺手锏”“動刀子”“出重拳”,多管齊下根治“只微笑不辦事”,解決“事難辦”甚至“事不辦”的新腐敗。
首先,加強干部隊伍的自身修養。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和公仆,為官當存公仆之志,執政宜秉為民之心?!盀楣俦苁缕缴鷲u”,在其位謀其政是一種擔當,簡單地說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和角色中全力履行好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這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一種境界,一種修養。因此,要根治這種“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首先需要這些人“吾日三省吾身”,要他們好好反省頂著人民授予的官帽、拿著人民提供的俸祿卻不好好為人民服務的做法是否妥當,從而為這種只微笑不干事的為官不為、懶政怠政感到羞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這樣才能對得起養育你的人民、培養你的黨。
其次,加強監督。一是黨內監督,特別是對負有責任的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學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領導干部如果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好人主義盛行,就很難把這種甚囂塵上的“新衙門作風”打下去。二是群眾監督,對只微笑不辦事這種“笑面腐敗”歪風,群眾看得清、恨得深,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對涉及面廣、危害性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一個一個地進行專門整治,抓緊解決那些不符合人民群眾意愿和要求的突出問題,就能夠將這種“笑面腐敗”壓下去。三是輿論監督,只微笑不辦事的“笑面腐敗”最怕公開曝光,要形成必要的聲勢,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種媒體,宣傳堅持講真話、聽真話、講實效、辦實事的好典型,形成正確的示范和導向,同時對那些只微笑不辦事的壞典型進行公開曝光,讓這種“笑面腐敗”“見光死”。
再次,建立問責機制。嚴厲整肅只微笑不辦事的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在監督上發力,依法監督不可少,但把權力關在制度籠子里,建立依法問責機制、強化問責尤為必要。沒有問責,責任難以落實下去,問題就得不到根治。因此,對存在只微笑不辦事的“庸懶怠”行為的干部作出嚴肅處置,這無疑是打造高效服務干部隊伍的“靈丹妙藥”。問責機制的建立和實施,一把手是關鍵。一把手是根治只微笑不辦事這種“新衙門作風”的第一責任人,一把手要有擔當,敢于鐵腕治軍。很多地方之所以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盛行,是因為一把手不敢大刀闊斧治理不作為現象。2016年,江蘇省泰州市直接對準懶政、庸政和怠政征象設立了“蝸牛獎”,明晰將給那些推進重點項目不得力、推行行政職能不到位、辦理群眾關懷題目不實時的責任人發放“蝸牛獎”。這就表明,泰州市的領導不僅有勇氣,而且有正氣和硬氣。如此這般,何愁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不能根治?
總之,評議機制、問責機制、激勵機制、免責機制聯動運用,把“官帽”用于激勵干部為黨和人民干事創業上,對損害發展軟環境的行為零容忍,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勵機制,激發干部既微笑又愿辦事、肯辦事、辦好事的積極性,對辦事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或者對群眾反映的存在的問題改進不及時,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一律追責問責,狠剎臉熱心冷的“新衙門作風”,堅決糾正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之垢”,根除所有“衙門習氣”,為民辦成事、辦好事,把為民擔當變為內心深處的價值追求,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以扎實的工作作風贏得群眾的擁護和信賴。這是診治“新衙門作風”的良藥。
最后,進一步深化改革。根治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還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快改革、簡政放權,推進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審批事項少、審批流程簡、審批時限短、審批服務優的高效目標,優化審批制度,擠壓產生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的人為操作空間。政府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同時,還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發揮“互聯網+”在為民服務和行政審批上的作用,讓微信、短信等通信手段在為民服務中鮮活起來,大力倡導“馬上就辦”精神,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化解矛盾問題,為民謀利造福,減少老百姓辦事跑斷腿、磨破嘴的煩惱,也讓只微笑不辦事的“新衙門作風”失去市場。
“一處弛則百處懈”,治理整肅只微笑不辦事的“庸懶怠”是長期的、系統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要不斷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新舉措。治理要著眼于長遠,著眼于連續,更要著重于制度預防,著重于進一步完善責任機制、考核機制、問責機制,逐步建立推動整肅只微笑不辦事的“庸懶怠”行為的長效機制。只要堅持不懈,持續不斷,完善制度,就可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
(作者為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責編/潘麗莉 美編/于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