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良紅
摘要:隨著“中國同性戀婚姻維權第一案”在長沙開庭,同性戀者們的婚姻訴求再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筆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本文將從同性戀與同性婚姻的現狀、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必要性、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可行性三個方面進行同性婚姻合法化探討。
關鍵詞:同性戀 同性婚姻 合法化
2015年6月23日,長沙市民、同性戀者孫文林和男友到長沙市芙蓉區民政局登記結婚遭拒,12月16日,他和代理律師石伏龍向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提交了起訴材料。2016年1月5日,他收到了莢蓉區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書,該案件被媒體宣傳為“中國同性婚姻維權第一案”。
一、同性戀與同性婚姻的現狀
同性戀,又稱同性愛,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之為同性戀者。同性婚姻則是指同性之間的婚姻關系。
(一)目前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對同性戀行為的態度
目前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對同性戀行為的態度有三種:罪行化、病理化、正常化。
(1)同性戀罪行化是指將同性戀行為作為犯罪行為對待。筆者觸動最大的莫過于圖靈自殺事件:圖靈被稱為計算機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因“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而定罪。當時他面臨兩個選擇,坐牢或荷爾蒙療法。為了人類的科研事業,圖靈選擇了荷爾蒙療法,但是維持一年的荷爾蒙療法使其乳房不斷發育、造成了身體畸形,使圖靈倍感屈辱,最終在家咬了一口含有氰化物的毒蘋果自殺身亡。天才的悲劇是最令人心痛的,但目前世界上仍然存在同性戀罪行化的國家,例如非洲的喀麥隆、烏干達、亞洲的卡塔爾、伊朗等國家。今年4月份出現了“法航的同性戀員工因伊朗視同性戀為犯罪,且最高刑罰為死刑而拒絕執飛德黑蘭的航班”的事件,再次引發了許多人對同性戀罪行化的譴責與抗議。
(2)同性戀病理化是指將同性戀行為定義為病理行為。將同性戀行為定義為病理行為實際上是將同性戀行為與性別認同障礙、異裝癖等疾病相混淆的結果。性別認同障礙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于另一種性別。異裝癖則是指通過穿異性服裝,做異性打扮來獲得心理的平衡和滿足。醫學界普遍認為異裝癖者幾乎都是異性戀,而調查統計也顯示90%的異裝癖者是異性戀。同性戀行為與這兩種病理行為都有所區別:第一,同性戀者們不存在性別認同障礙,恰恰相反,同性戀者們喜歡同性特征明顯的人。例如,男同性戀者一般會選擇比自己更加優秀的男性。第二,與異裝癖者相反,同性戀者們厭惡異性化。而且事實證明,異裝癖者基本上都是異性戀者。第三,性別認同障礙與異裝癖絕大多數是由于后天形成的心理問題所導致,而同性戀則是先天性的無法通過治療而改變的。
(3)同性戀正常化是指將同性戀劃分為人類正常的性取向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同性戀從公認的精神病名單中去掉,《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也已經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聯合國也多次呼吁保護同性戀的權利。
(二)目前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對同性婚姻的態度
目前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對同性婚姻的態度可以分為:以法律手段懲治同性婚姻、不提供任何同性關系的注冊登記、承認婚姻關系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同性伴侶關系、承認并登記同性婚姻關系。
(1)有些國家和地區將同性戀罪行化或者將同性戀規定為違法行為。例如,伊朗可以對同性戀行為人判處死刑,有的國家對同性戀進行輕度處罰或者限制同性戀的言論及結社自由。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不可能出現同性婚姻。
(2)有些國家和地區不提供任何同性關系的注冊登記。例如,我國的同性婚姻不受法律調整,既不將同性關系規定為違法行為,也不提供任何同性關系的注冊登記。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可能出現事實上的同性婚姻。
(3)有些國家和地區承認婚姻關系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同性伴侶關系。例如,2001年10月,芬蘭國會通過了允許同性戀者以伴侶身份登記的法案。根據這一法律,同性戀者在登記注冊確定伴侶關系后可獲得部分同合法異性夫妻同等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登記的同性戀者在對方去世后可以繼承其遺產,有權領取家庭養老金。但該法不允許同性戀者收養子女,包括互相收養對方子女。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承認有條件的同性婚姻。
(4)有些國家和地區承認并登記同性婚姻關系。美洲和歐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承認并登記同性婚姻關系,例如,2005年4月25日,西班牙國會眾議院通過了社會黨政府的同性戀婚姻法案,這一法案不僅允許同性之間結婚、組建家庭,而且還可以領養小孩。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完全承認同性婚姻。
二、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必要性
筆者支持同性戀正常化,認為同性戀是人類正常的性取向之一。在此基礎上,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必要性:
(1)尊重自然規律。當今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無法通過后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有人都是異性戀的所謂“正常”在有文字記載的任何時期的任何民族都沒有出現過。例如,西漢的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邊的董賢卻壓住了他的一個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賢,于是割斷了被董賢壓住的袖子,這就是“斷袖”的典故。前文所述,科學家圖靈因為被發現是同性戀被迫接受治療,最終導致其自殺身亡。2014年10月30日,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發表文章承認自己同性戀的身份,并表示作為一名同性戀感到自豪。同性戀在自然界也存在,科學家觀測到一定比例的靈長類動物會在青春期時候偏向同性,有些物種的這種偏好的比例則會相當的高。這些現象都表明同性戀是一種自然現象,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正是尊重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
(2)保護基本人權。基本人權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平等權、安全權、受教育權、社會保障權等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然平等,同性戀、異性戀就應該擁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在現實生活中,同性戀沒有結婚的權利,延伸出同性戀在社會上備受歧視。僅這一項就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筆者遺憾的發現,即便是犯罪分子也享有結婚的權利,而同性戀者的法律地位居然連罪犯都不如。借用一句網絡語言:“曾經由男人來決定女人該不該受教育,白人決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來我們都認為這是荒誕的,如今我們卻又讓異性戀來決定同性戀能不能相愛”。基本人權是作為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不應該由哪部分人來決定。同性婚姻合法化是給予同性戀自由權、平等權、社會保障權,是對基本人權的保護。endprint
(3)構建和諧家庭。同性戀在不被社會與法律接受時,常常把自己隱藏起來,選擇與異性結婚是他們最好的隱藏方式。同性戀者與異性結婚容易引發許多不和諧:首先,夫妻關系不和諧。因為同性戀者對異性缺乏興趣,性生活不和諧,日常生活也缺乏關愛。其次,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同性戀者在結婚生子之后仍然無法改變自己的性取向,有的干脆挑明自己的性取向與另一半鬧離婚,缺少愛的家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再次,同性戀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許多同性戀者一方面要用謊言來滿足家庭,另一方面又渴望正大光明的追求異性。筆者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可以避免許多“同妻悲劇”,讓兩個相愛的人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才是婚姻法的真諦,讓兩個在一起的人變得更加痛苦是婚姻法失敗的標志。
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可行性
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可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同性婚姻合法化不會造成社會危害性。首先,根據科學研究院2014年公布的平均統計,中國的同性戀人數可達7000萬,其中男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000萬以上,女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500萬左右。按這個人口比例,應該說并不會影響中華民族的繁衍工作。況且,目前單獨二孩政策很有可能將完全放開,中華民族的繁衍工作完全可以由想生育、有條件生育的人群完成。其次,同性家庭可以通過收養來完成傳宗接代的家庭任務,收養關系一直是合法的擬制血親關系,既然許多不孕不育家庭可以接受收養,那么同性戀家庭也可以接受收養。再次,同性婚姻合法化不會干擾異性婚姻的現有權益。同性婚姻與異性婚姻在法律層面上不存在一方侵犯另一方權益的情況。并且,同性婚姻合法化可以使異性婚姻變得更加純粹,從這個意義上講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有利于異性婚姻健康發展的。最后,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于同性戀者發揮其才能、為社會進步做貢獻。縱觀古今,天才里面有許多的同性戀者為性取向所困而走向死亡。例如,俄國作家果戈里受同性戀所困將自己餓死;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柴可夫斯基因為被發現是同性戀最后服毒自殺。假如當時的社會和法律能對同性戀者多一些寬容與幫助,這些天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2)同性婚姻合法化具有社會基礎。社會對同性戀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寬容。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同性戀與其他同性行為的區別,接受了同性戀屬于性取向之一的這個事實。例如,張國榮、蔡康永等娛樂明星的出柜的帶動了許多粉絲對同性戀的正確認識與尊重。長沙出現的“同性婚姻維權第一案”從跟帖回復中可以看出許多網民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持贊同態度的,而那些反對的聲音主要是源于對同性戀行為的認識不足,將同性戀行為與戀童癖、異裝癖等現象等同。我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還有一個社會基礎就是不存在宗教阻礙,中國人絕大多數都缺乏宗教信仰,這一點倒正好有利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實現。
(3)同性婚姻合法化具有立法基礎。首先,同性婚姻合法化具有憲法基礎。憲法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著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法律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我國憲法規定中國公民不分性別、年齡、種族、宗教信仰等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不受任何歧視。同性婚姻合法化恰恰是對憲法條文的實踐。這些規定都為同性婚姻合法化奠定了憲法基礎。其次,國外有許多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立法實踐,可以被我國的立法所借鑒。最后,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立法模式進行了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