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筱賢
【摘 要】本文通過第三方對廣東清蓄電站水道灌漿質量檢測施工,詳盡地介紹了第三方檢測施工的全過程、關鍵施工技術要點及檢測成果分析。檢測表明,第三方檢測可以獨立地檢測原灌漿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發現問題及時彌補解決,對水道灌漿項目有保駕護航的作用,灌漿項目的第三方檢測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第三方檢測;電站;灌漿
1、概述
1.1工程概況
清遠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廣東省清遠市清新縣太平鎮境內的秦皇河上游段,站址距清遠市約25km,距廣州市約75km。電站總裝機容量1280MW。
水道系統建筑物包括:上、下庫進出水口;上、下庫閘門井;輸水隧洞;尾水調壓井等。
1.2檢測范圍
檢測范圍:引水豎井、中平洞、斜井、下平洞、尾水岔管、尾水支管、尾水洞、尾水調壓井等部位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第三方檢測。
1.3完成工程量
固結灌漿壓水檢查共638試段;帷幕灌漿壓水檢查共35試段。
2、 施工組織
2.1 施工方案設計
第三方壓水試驗檢測的檢查孔,孔位、孔深、段長、壓力等參數由設計確定;造孔與封孔由原灌漿施工單位完成;我公司負責對檢查孔孔段進行壓水試驗檢測。
2.2 施工依據
(1) 合同文件、會議紀要、協調例會備忘錄;
(2) 技術工作聯系單及設計修改通知單;
(3)《廣東清遠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施工支洞堵頭混凝土、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4)《廣東清遠抽水蓄能電站工程輸水系統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12。
2.3 施工部署
2.3.1 人員組織
管理人員共2人,技術人員4,普工及其它人員2人。
2.3.2 施工機械
原施工單位提供鉆機與壓水管路,我公司提供灌漿自動記錄儀。
2.3.3 施工布置
施工用水:從原施工單位就近的水路系統引接。
施工用電:從原施工單位就近的電源接線點引接。
施工道路:利用現場已修建好的場內道路。
施工排水、排污布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漿,利用原施工單位灌漿施工時設置的排水、排污系統進行沉淀、抽排、除渣。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總程序
第三方檢測施工總程序見圖3.1-1。
3.2壓水試驗施工
3.2.1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鉆孔放樣→鉆機機臺搭設→鉆機安裝固定→第一段鉆進及取芯(要求取芯時)→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第二段及以下各段的鉆進、取芯及壓水試驗→終孔。
3.2.2鉆孔和取芯
所有鉆孔和取芯工作由原灌漿施工單位負責。
3.2.3壓水試驗
壓水試驗在相應孔段鉆孔完畢、鉆孔沖洗后進行,對于所有檢測范圍固結灌漿與帷幕灌漿均采用單點法壓水檢查。
3.2.3.1 施工準備
壓水試驗前,根據鉆孔孔深和段長,計算好卡塞深度,計算好試驗器下管長度、配好試驗管,調試好壓水泵、校驗壓力表、流量計等工作。
3.2.3.2 下管卡塞
壓水試驗用的阻塞器,采用頂壓式栓塞,其卡塞的位置如下:
(1)在隧洞頂拱120度范圍內,阻塞器卡塞在砼內,先檢查砼與基巖接觸面的灌漿效果(壓力為1.0MPa),再將阻塞器卡塞在基巖內,再檢查基巖的透水率(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
(2)其它部位由于灌漿壓力較大,為避免壓水時對砼抬動,阻塞器卡塞在基巖,一般在試驗段頂以上50cm處,在地層破碎、不易卡塞處,阻塞器適當上移,并做好相應記錄。
3.2.3.3 壓水試驗
(1) 試驗壓力
在隧洞頂拱120度范圍內,分兩段進行壓水檢測檢查孔:第一段壓水試驗壓力為1.0MPa;第二段壓水試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其它部位的檢查孔壓水試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
(2) 試驗段長
壓水試驗采取從孔口至孔底分段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分段長度按設計提供的參數確定。
(3) 試驗記錄
壓水試驗記錄:采用自動記錄儀和手工記錄同步記錄。當兩者出現較大差異時,立即停止壓水試驗,查明原因并校驗正常后,再繼續進行。自動記錄儀器采用中南工大LJ-Ⅴ型灌漿自動記錄儀。手工記錄采用人工即時記錄。
(4)壓水試驗結束標準:在該孔段規定壓水壓力下每3min~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當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時,本階段試驗結束,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值。
(5) 合格標準
1)固結灌漿的檢驗
①固結灌漿質量檢查孔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
②固結灌漿檢查孔合格標準為:85%以上試驗段的透水率不大于設計規定值,水泥灌漿的透水率小于2Lu,化學灌漿的透水率小于1Lu;其余孔段的透水率:水泥灌漿的透水率小于3Lu,化學灌漿的透水率小于1.5Lu,且分布不集中。
2)帷幕灌漿的檢驗
①帷幕灌漿質量檢查孔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
②帷幕灌漿檢查孔合格標準為:90%以上試驗段的透水率不大于設計規定值:水泥灌漿的透水率小于1Lu,化學灌漿的透水率小于0.5Lu。不合格試驗段的透水率小于設計規定20%,且不合格段的分布不集中。
(6) 不合格孔段處理
當壓水試驗存在不合格孔段時,及時將壓水試驗成果匯總整編后上報監理及業主,由業主及監理確定處理意見。
3.2.4封孔
封孔工作由原灌漿施工單位負責。
3.3主要壓水試驗成果資料分析
3.3.1尾水支管
尾水支管總共布置了33個固結灌漿檢查孔,共43段壓水,平均透水率為0.05Lu,最大值為0.18 Lu,最小值為0 Lu,檢查孔壓水試段透水率都滿足設計要求。
尾水支管總共布置了24帷幕檢查孔,共27段壓水,平均透水率為0.31Lu,最大值為5.85 Lu,最小值為0 Lu,其中q<1Lu的共26段,占96.3﹪,只有1#尾支0+50.5,孔位300°處的檢查孔,阻塞器卡塞在砼內,檢查砼與基巖接觸面的灌漿效果時,檢查孔附近砼表面滲水,透水率達到5.85Lu,不滿足設計要求(此部位為化灌區,q<0.5Lu),其它部位的檢查孔壓水試段透水率都滿足設計要求。
3.3.2中平洞8~15單元
中平洞8~15單元共布置78個檢查孔,共119段壓水,平均透水率為0.49Lu,最大值為7.43 Lu,最小值為0.03 Lu,q<2Lu的孔段占97.48﹪,其中引水中平洞Y0+707.582的檢查孔21#在檢測基巖與砼的接觸面時,壓水透水率達7.43 Lu,不滿足設計要求;引水中平洞Y0+794.582的49#檢查孔的基巖與砼的接觸面壓水透水率為3.30 Lu,不滿足設計要求,其它部位固結灌漿檢查孔壓水試段透水率滿足設計要求。
3.3.3下平洞1~6單元
引水下平洞1~6單元總共布置了86個固結灌漿檢查孔,共129段壓水,平均透水率為0.07Lu,最大值為6.88 Lu,最小值為0.00 Lu,其中q<1Lu的孔段占99﹪,其中下平洞第5單元Y1+532.430的23#檢查孔,在檢查基巖與砼的接觸面灌漿的效果時,試段透水率為6.88Lu,不滿足設計要求,其它部位試段透水率滿足設計要求。
4 、結論及建議
通過檢查孔壓水試驗的成果分析,結論與建議如下:
(1) 壓水透水率不滿足設計要求的檢查孔段,經監理、設計、業主商議后,再進行了水泥補強灌漿處理或化學灌漿處理。
(2) 灌漿項目引入第三方檢測,能有效地檢查原施工單位的灌漿質量與效果,如能發現施工質量問題,可以加大檢查力度,擴大檢查范圍。通過對第三方檢測資料分析,采取合適的補強措施,對有質量問題的孔段進行補強處理,不留質量死角,為整個灌漿項目的施工質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