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路
【摘要】本文詳細分析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為今后水利項目的順利開發提供理論性幫助。
【關鍵詞】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技術;問題與措施
水利工程項目屬于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工程中的技術管理任務非常多,再加上水利工程周期比較長、資金投入較大,如果在施工階段存在任何的技術管理問題,均有可能導致后續的工程遭受嚴重性影響。近些年,伴隨著工程項目的開發數量不斷增多,對于工程項目的技術管理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此,探討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具備顯著意義。
1、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1.1施工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
水利工程項目順利竣工必然是依賴于在水利工程之前的施工計劃與管理計劃,在施工水利工程過程中,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等均是保障水利工程項目順利竣工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問題非常普遍,這也是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所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果資源配置不合理,必然會存在額外的資源浪費以及一些不必要的花銷,不僅對于項目施工有一定的阻礙性作用,同時還會導致額外的經濟損失。
1.2缺乏合理的監督制度,施工質量無法保障
雖然國家對于水利開放項目提出了相應的技術管理標準與體系,但是在實際的水利工程過程中,管理監督體系的實施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如果沒有科學的技術管理約束制度,那么開發企業的運行就會一片混亂,談不上任何的發展了。水利工程項目開發企業項目部一般處于比較偏僻的地方,而施工水利工程管理日常中一些違法的,違背了開發企業管理制度規章的現象很多,但是得不到外部管理,這些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只會更加惡化。水利工程項目水利工程人員和管理人員不檢討,沒有工作計劃,管理薄弱。目前很多水利工程開發企業為了壓低水利工程成本,對水利工程材料的采購和使用上縮水,比如購置一些廉價的劣質材料,達不到國家水利工程質量標準,或者在施工時偷工減料。
1.3管理者管理意識薄弱,施工管理效果不理想
水利工程項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掌握和學習新的技術管理模式,依然執行老套的辦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沒有改進的意識[3]。甚至是對項目工程管理不熟練,所以工作中常常出現失誤,造成損失。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開發企業目的是盈利,所以開發企業運行過程中除了項目質量之外,更應該關注的是經濟效益。管理人員對項目重視不夠,實現的財務預算、成本計算等沒有做到位,具體實施時造成不必要消耗,人工消耗,增加了成本。
2、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的問題的解決措施
2.1優化資源配置,保障施工效率與質量
盲目安排組織,不注重統籌安排,浪費了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這對開發企業的盈利是及其不利的。因此,水利工程項目水利工程施工開發企業應當制定明確合理的財務預算制度,相關的施工計劃和制度,進行合理的安排。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能,提供管理人員學習機會,讓員工學習了解更加先進、科學合理的開發企業管理知識,并且要營運到本開發企業的財務管理當中去,以具體的工作效果為準。開發企業也要強化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管理,制定相應的使用計劃,促進管理水平和質量。所以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資金方面,資金的支出使用要匹配,保證收支平衡,資金的使用要有嚴格的詳細記錄,各種明細都要反應,如使用數額時間,經辦人等,杜絕弄虛作假,同時要求做好核算。第二點,在人力資源和材料商,需要管理人員有很強的技術管理能力,根據用人的特點,在相應的崗位進行人員分配,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2.2制定有效的監督制度,提高施工質量
管理制度是管理實施的核心內容,處于開發企業工程項目管理的關鍵地位,相應的健全的制度能讓管理有序進行,項目工程也會有條不紊的進行。如果出現什么問題,或者難以判斷的事情,就可以依據項目管理制度條例,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對此,開發企業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制定全面的技術管理制度和科學合理的體系,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后使是管理逐漸趨向完善。在管理中還可以實施責任制度,出現問題就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出問題的環節,這樣做的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強了人員的技術管理意識,對自己工作不懈怠,積極認真對待。
2.3提高管理意識和安全施工意識,優化施工管理效果
安全對于施工開發企業而言應當是第一前提,任何的經濟效益都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對此,開展安全管理是現場施工管理的必然措施。管理是投資、進度、質量和安全全過程的技術管理,最終要通過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來實現,那么水利工程一支嚴謹、高效的施工項目團隊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要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管理意識,嚴格有效進行管理,對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加強施工安全的技術管理,一方面需要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安全意識,另一方面,從開發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角度來講,管理層要做好對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提升對安全生產的責任監管。強化安全意識對于有違規違章的工程行為必須及時糾正和制止。
3、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要點
下面以壩基固結灌漿環節為例,探討施工技術中質量控制的要點和重點。
首先,施工工藝參數的控制。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孔位與孔距,一般不能超過設計標準的5cm以上,成孔的傾斜度需要控制在3°以內,鉆孔過程中需要及時并真實的記錄鉆孔內部的裂縫位置,以便于施工技術人員可以及時掌握并調整施工參數。在配置漿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規范與施工圖紙所指出的標號水泥進行,必要情況下可以上的摻入水玻璃和粉煤灰,從而提升漿液的粘稠度與和易性。在配置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使用的原材料,嚴格看通知稱量誤差,誤差不能多于5%,最終漿液的濃度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定。應用普通的攪拌機時,需要嚴格控制拌合的時間,最低不能低于3分鐘,采用高速攪拌機時最低不能低于30秒,漿液從開始配置到用完的時間間隔不能超過4小時,如果環境低于10℃可以適當的延長間隔時間,但是一般情況下不能超過5小時,相反,如果溫度較高,則需要適當的減少間隔時間;其次,灌注施工質量控制。首先,需要嚴格控制灌注的順序。在壩基灌漿施工過程中,一般而言是根據下游、上游、邊排孔到內部排孔的順序進行灌注,同時每一排需要根據兩個次序加密的原則實行,應用循環的方法進行灌注。灌注之后,便需要保障凝集效果。如果孔口位置沒有出現涌水的情況,便可以在完成灌漿施工之后不需要待凝,如果發生反漿或涌水的問題,便需要待凝,實際的待凝時間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灌注過程中,需要實行嚴格的壓力控制,因為某一些部位的吸漿量比較大,同時容易出現胎動的情況時,便需要采用分級加壓的方式進行處理,如果胎動問題較為嚴重則可以適當的調整灌漿的施工參數;再次,質量檢驗。一般情況下,固結灌漿的質量檢測是在灌漿完成之后的28天,在施工場地采取測量經彈性模量的方式進行檢驗,同時也有在灌漿14天之后對巖體波速進行測量的方式,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單點壓水試驗的方式進行檢測,這一種檢測方式需要在灌注完成之后的3到7天內進行,檢測的孔洞數量必須達到總數量的5%以上,檢測完成之后需要對檢測孔進行封孔處理,封孔之后實行數據整理。在對數據分析時,需要保障固結灌漿壓水試驗的整體合格率必須達到80%,對于未通過檢測的孔洞數量超過規定的50%同時孔洞過于集中時,便可以判定為不合格需要重新進行灌漿施工;最后,串漿孔的預防。在灌漿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串漿的問題,在串漿發生之后可以立刻使用塞的方式進行堵塞,對串漿孔做好灌漿之前的準備工作,在灌漿完成之后需要立刻將串漿孔進行灌漿,因為灌漿孔在灌漿完成之后孔內的漿液并沒有完全凝結,所以在這一時候對其進行掃孔或沖洗,很容易導致孔內壓力完全消失或反彈。對此,需要在未完全凝結時杜絕掃孔或沖洗的施工。
4、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的技術管理非常重要,對于施工質量有著相當顯著的影響,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與此同時,需要從實際施工項目著手,高度重視施工組織的設計審核,構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對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問題,及時采用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從而保障水利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有效性,穩定提高施工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艷紅.岳城水庫供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水利經濟,2016,34(2):60-63.
[2]宋四新,趙云勝.大型水電工程監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水利水電技術,2016,31(s2):16-18.
[3]劉達,黃本勝,邱靜,等.深厚覆蓋層上施工圍堰防護措施的試驗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6,23(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