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原縣自2014年12月成功爭創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省級試點縣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水務局、財政局、發改局等9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按照《關于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管護的指導意見》精神要求,結合我縣實際,重點對現代農業和高效節水示范縣工程,從建管機制、產權改革、管護體制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小農水工程“建、管、用”相結合的長效機制,為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提供了可靠保障。
【關鍵詞】農田水利;產權改革;完善管理;水利工程
一、主要做法
1、健全縣鄉村三級組織體系,完善管護機制
(1)縣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負責將建成的小農水工程產權移交給鄉鎮;加強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對鄉鎮用水申請進行審批,對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及協會運行管理進行監督;協調調度水源;培訓灌溉技術人員;制定科學有效的灌溉制度和灌區管理設施維護保養規程。
(2)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作為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架構內的專管組織接收小農水工程產權,并與縣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簽訂協議,領取產權證;負責按照協會的章程,以泵站灌區為單位,通過選舉等合法程序組建用水戶協會;負責管理轄區內用水戶協會,與協會簽訂工程管護責任書,頒發使用權證,并定期召開協會會議;負責督促協會對泵站、機井及管網等全部設施的維修、看護和保養;建立維修養護資金賬戶,落實相關費用;建立健全資金管理辦法,實行專帳核算,規范資金使用及支付程序和手續;提前制定用水計劃,組織有序灌溉,落實灌溉制度;負責用水信息、人員檔案的收集、管理,并報送縣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備案。
(3)灌區農民用水戶協會。服從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的監督管理,灌溉工程應優先保證農業灌溉用水;建立協會章程;負責泵站機手、灌溉管理員、泵站管網看管員的招聘、使用和管理,招聘人員名單報鄉鎮及縣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備案。實施安全管理制度,負責小農水工程灌溉維修基金的征收,做好泵站管網等全部小農水設施的維修、看護及保養。
2、規范移交,進一步明晰工程產權和使用權
按照上級工作要求,縣政府授權水務局為權屬登記申請核準、發證工作機關,縣水務局出臺了《平原縣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確權登記辦法》,首先對小農水設施嚴格實行登記、初審、復核、核準等制度,摸清家底。在此基礎上,縣水務局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代表水務局,嚴格按照程序,向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頒發《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證》,將產權移交給各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進一步明確產權。然后再由鄉鎮農村灌溉技術服務中心與灌區農民用水戶協會簽訂工程管護責任書,為協會頒發《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權證》,進一步明確使用權。
3、落實管護資金,實現長期高效運行
一是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對小型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給予的支持。二是項目鄉鎮和用水戶協會從灌溉水費中提取不低于1元/畝次的費用作為維修基金,鄉鎮服務中心負責管理統籌使用。三是每年縣財政視情況拿出一定的比例資金用于獎勵。我們將管理經費的使用和考核獎懲相結合,出臺了《小型農田工程設施管護考核獎懲辦法》,對考評不合格的進行問責,對先進鄉鎮、部門、協會進行表彰獎勵。
二、存在的問題
1、全縣現狀田間溝渠淤積嚴重,存在著許多農溝被人為填埋或截斷,失去功能的溝渠高達40%以上,盡管多數農民習慣采用“小白龍”灌溉,但因溝渠排水潛在隱患,極易造成澇災。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損毀嚴重,許多橋成為危橋,水閘不能啟閉。全縣建成的機井,三分之一為七、八十年代建成,由于多年失修等原因,40%以上已基本失去功能。近十年來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農水項目抗旱應急等新打的機井,由于管理措施難以落實,也有近30%已損壞。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工作僅局限于近幾年水利部門實施的農田水利工程,早期建設和其他部門建設的農田水利工程仍存在管理混亂現象,工程產權不明晰、管護機制不健全。
3、基層管護人員短缺,結構不合理。由于基層條件艱苦,待遇低,基層管理單位留不住人。懂技術會管理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造成人才斷檔,青黃不接。
三、相關建議
1、建議加大中央及省市各級政府資金投入,通過財政資金的導向來吸引社會資金投向農田水利建設,從而形成一種“水利為社會、社會辦水利”的良好氛圍。
2、建議今后無論哪個部門實施的農田水利工程,都要按照建一處移交一處的原則,明晰工程產權和使用權、健全管護機制,切實做好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維護工作。對于早期建設的農田水利工程,應分年度、有計劃的進行改革,通過工程維修改造、產權移交,明確管護主體及其管護責任,逐步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維護工作。
3、建議上級從改善生產條件、確保糧食安全角度,提高糧食直補標準,為糧產區水費征收造成生產成本增加的糧農給予適當補償。對欠發達地區的引黃水費提高留成比例用于農田水利的建設管理維護,這樣通過取予結合的辦法,以水費征收解決水利投入無源的問題,實現以水養水。
4、建議出臺鼓勵水利院校大學生到基層的政策,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經費,提高水利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水利院校面向基層開展水利學歷教育,提升人員學歷層次和專業能力。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農田水利工程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能夠保障廣農民們的切身利益,還能夠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發展,所以,必須要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張銳.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管理的強化建議[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05)
[2]劉冰.農田水利工程中的運行及維護[J]. 農業與技術,2016,36(16)
作者簡介:李唐友(1974—)、男、本科、漢族、山東省平原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