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岫學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改善民生,讓居民安居樂業一直是我黨和政府尤為關切的事情,水利水電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一直都是我國大力提倡和扶持的,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本文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為協調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提出相關建議,從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保護對策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為積極和消極兩部分,在保護對策上也應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以下內容是筆者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情況總結的,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一、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
(1)優化生態結構,節能保水:對于生態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尤其是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地區,水利水電工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生態環境補充水資源,從而優化生態結構,同時,電力是居民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以水發電的清潔型能源生產方式對居民生活環境并不會造成如火力發電一般的嚴重污染,從這一點上來說也可算是一種積極影響。
(2)防洪、供水發電、航道改善,改善自然環境:從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目的來看,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是積極的。首先,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隔水大壩可以起到防洪作用,涵養水源的同時為周圍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安全環境;其次,為居民供水發電,極大的改善了居民生活,確保了水、電等重要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然后,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還承擔著航道的作用,減緩了土地壓力。
(二)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
(1)工程量大,工期長,對生態環境的改變較為明顯:水利水電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長等特點,基于這兩個特點,其無論在工程規劃、工程建設還是工程維護階段,對生態環境的改變都非常明顯,大批量的植物被移除,大面積的土地被占用,許多山丘被改造成盆地……這些都會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
(2)產生的工程廢料、廢水會污染環境:上述中提到,水利水電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長等特點,因此工程量大、工期長的水利水電工程必然會產生許多的工程廢料和廢水,這些污染物如果長期積累,必然會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尤其是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對水資源的保護尤為重要,工程廢料和廢水中含有大量對人和其他動植物有害的化學物質,任其殘留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和其他動植物的正常生長。
(3)選址不合理會破壞原有生態結構:水利水電工程的選址工作非常重要,一旦破土動工就無法再另起爐灶,因此在選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地區原有生態結構始終處在一種動態平衡中,而如果選址不合理,就會很容易破壞原有的生態結構,造成生態環境失衡,加之后期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工程之后的生態環境將很難再恢復原狀。
(4)上游流速減緩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我們都知道,水體富營養化是一種水質污染現象,會造成某單一物種生長,破壞原有生物鏈,繼而破壞整個生態環境的平衡與穩定。上游水流速減緩,物質和能量的流動也相應減緩,水中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衡而形成水體富營養化,這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對水利水電工程這類節水保水工程來說,影響更是深遠。
二、水利水電工程中保護生態環境的相關對策
(一)選址與建設:水利水電工程選址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合理性原則,即選址要符合當地的實際生態環境狀況,不能盲目選址;第二,科學性原則,即選址要結合當地居民的實際居住情況,居民用水用電要便利,同時又不能建在離居民區和工業區較近的地方。同樣,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環保性原則,即要倡導綠色施工,將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第二,高效性原則,即要提升施工技術,縮短工期,避免因長工期而累積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第三,全方位原則,即水利水電工程不僅要不破壞生態環境,還能進一步優化地區生態環境結構,促進該地區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二)涵養水源,保護水土:水利水電工程中對水源的保護尤為重要,在上游水源地區,要采取生物技術預防水體富營養化,維持上游環境的平衡,確保上游水資源的清潔,同時要保護水土,為周圍動植物營造優良的生活環境,維持該地區食物鏈的平衡,在水利水電工程邊區可以適當的植樹造林……以上這些措施都是涵養水源,保護水土的環保好方法。
(三)二次利用,減少廢料、廢水:對于產生的工業廢料和廢水,要采用高科技技術加以回收和過濾,對于能夠二次利用的廢料、廢水要集中收集,集中利用,避免資源浪費。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少排放”,爭取做到“零排放”。
(四)注重垃圾清理,保護施工現場:水利水電工程必然會產生非常多的工程垃圾,其中含有許多有害物質,因此,工程施工單位要設立專門的部門,對這些工程垃圾做分類處理,而且在處理過程中盡量不要使用就地掩埋的方法,這樣會污染地下水源,破壞地區生態環境。
(五)設立環保標語,宣傳環保:正所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生態環境不僅僅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單位一方的事情,更需要民眾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單位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設置環保警示牌、環保廣告牌、發傳單、組織環保宣講活動等方式積極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六)責任到人,注重實際行動:首先,每位工程建設人員都要具備高度的環保意識,在自我工作中做到不污染環境,同時,工程施工單位要盡其所能降低環境負擔,重視發揮工程的航運、灌溉、發電、養殖、防洪等綜合性功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將直接決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好是壞,綜合我國目前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現狀,生態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水利水電工程要在結合當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施工技術,在建設理念上更應加入生態環保理念,只有這樣,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對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并抑制消極影響,從而實現水利水電工程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漢進.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 商品與質量, 2015(13):246-246.
[2]胡宏林.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 中國科技博覽, 2015(36):38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