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多吉
【摘要】阿里地區改則縣地處西藏西北部,屬于藏北牧區的核心位置,常年氣候干旱,牧業生產條件較為惡劣。加上改則縣牧業灌溉方式和灌溉技術落后,水的利用率極低,造成了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嚴重地阻礙了藏北牧區的牧業的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對阿里地區改則縣的地理環境及草場的現狀進行分析,從牧區草場灌溉的重要性出發,探討草場灌溉對經濟、生態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
1、
改則縣地處藏北高原腹地,由于特殊的地貌、居民分散的原因,使得水資源利用率極低。加上水利控制性骨干工程缺乏,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同時,西藏水旱災害多發,防汛抗旱減災能力較差。十三五規劃期間,西藏水利廳將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因地制宜實施“五小水利”工程,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灌區生產能力。此外,各地市將采用引水渠道、低壓管道輸水等灌溉方式,加快牧區人工飼草料基地建設,保障草場、林地灌溉和植樹造林用水。
2、改則縣地理環境與草場現狀
改則縣隸屬西藏自治區,地處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區的東部、藏北高原腹地。改則縣屬高原亞寒干旱高原季風型氣候。干旱,多大風,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以隆仁為界,南北朝氣候差異較大。常年伴有冰雹、積雪、干旱、風沙等災害性天氣。改則縣地處南羌塘高湖盆區,均為高山河谷地帶,無平原。山勢平緩,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改則縣境內分布有大量冰川,河流(均為內流河)、湖泊、溫泉和豐富的地下水。境內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侖山脈、夏崗堅、藏薩崗日、瓊布崗拉、昂龍崗日山脈等,總面積約7200萬平方米,水質良好,是境內河流、湖泊、泉水的重要補給源。改則縣境內草場面積1億畝,可利用草場面積7000萬畝,是阿里地區面積最大的一個純牧業縣,約占阿里地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3、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的必要性
3.1 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有效提高草原生產能力
改則縣地理位置極為特殊,氣候極為復雜,具有豐富的草場資源,為牧業經濟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但是,改則縣草場生態薄弱,牧業以放牧式為主,使得草場破壞嚴重,承載力小。草場灌溉通過技術支持,改善牧草生產環境,提升草場穩定性,使草場覆蓋率增加,提高草場產量,有效地保護草場,使草場更好地位牧業生產提供服務。草原生產力的提升使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工程實施顯得更加迫切。
3.2 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促進牧業經濟持續發展
牧業經濟是改則縣的支柱經濟。一直以來,改則縣牧業發展堅持傳統牧業發展。傳統牧業發展具有經濟效益落后、生產能力低下、經濟發展薄弱等缺點。特別是對于改則縣經濟基礎薄弱的區域,傳統牧業發展已經難以推動區域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草場灌溉是國家戰略性牧區水利工程建設,關系到改則縣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草場灌溉工程的不斷推進,是改則縣傳統牧業模式向現代牧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是改則縣牧業生產模式和生產技術的重要轉折。牧業生產模式的轉變使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工程實施顯得更加迫切。
3 改則縣牧區草場灌溉的重要意義
3.1 牧區草場灌溉與草原生態環境緊密相連
草原灌溉工程師黨和國家戰略性工程,是保護我國草原生態的重要決策。近年來,全國各地區草原生態破壞較為嚴重,沙漠化、鹽堿化等生態問題使草原生態系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草原生態系統的破壞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國家經濟的發展。改則縣地處藏北高原腹地,地理環境極為特殊,氣候也變化多端,草原生態系統極為脆弱,加上粗放式的牧業生產方式,使得改則縣草場面臨嚴峻的生態問題。牧區草場灌溉工程必須以保護草場生態系統為核心目標,繼而提升草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當地牧業經濟發展。牧區草場灌溉與草原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是國家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牧區草場灌溉能夠預防草場退化,將有效地控制草場沙化,改善草場的土壤結構,擴大草場可種植面積,降低地表水蒸發,很好地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3.2 牧區草場灌溉與牧業經濟發展緊密相連
改則縣由于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以純牧業為主,生產方式較為落后,以傳統的粗放式牧業經濟為主,這種牧業經濟基礎薄弱,發展不夠穩定,容易受到風雪等惡劣自然災害的影響。牧區草場灌溉能夠改變牧區牧民的生產觀念,使牧民改變靠天養畜的落后牧業經濟模式,使牧民接觸新的生產方式,感受技術帶來的生產效率及經濟效益。牧區草場灌溉將有效地改善改則縣草場的生產條件,改善牧區牧民的生活基礎條件。最為重要的是使牧區牧民能夠有效地利用草場資源及水資源,充分地發揮草場灌溉設施帶來的便利,提升草場的畜牧能力,增加牧民的畜牧生產力,最為直接的是提高牧區牧民的經濟收入,促進改則縣經濟持續發展。
4、結束語
改則縣地處藏北高原腹地,是阿里地區重要的純牧業地區,是阿里地區重要的經濟縣。改則縣經濟基礎薄弱,依靠粗放式的牧業經濟發展。近年來,改則縣牧區草場保護與建設工作進程緩慢,使粗放式傳統牧業經濟發展受到很大影響。黨和國家各級政府都極為重視牧區草場的保護與建設工作,重視牧區牧業與經濟發展。改則縣要在黨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領導下,積極引進草場灌溉工程,推動牧業經濟的穩定發展,保障牧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 查詠, 李紅, 劉偉. 風力提水灌溉人工草場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初步分析[J]. 內蒙古水利, 2006(2):19-20.
[2]陳青生, 張文賢, 楊永紅,等. 西藏藏北地區的人工草場灌溉分析[C]// 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 2000.
[3] 郭克貞, 陳英秀. 天然草場耗水量與牧區干旱分區研究[J]. 灌溉排水學報, 1996(4):21-27.
[4]仁增. 西藏高寒小麥耗水量與灌溉制度分析[J]. 數字化用戶,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