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思路
聚焦雄安,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破題
8月17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率團赴河北省雄安新區和保定市學習考察。兩地就經濟社會發展及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簽署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北京將從工作機制、公共服務、干部人才交流等八個領域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同期,京津冀三地還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健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疏解配套政策意見》和《關于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意見》。
在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構建“2+4+N”承接平臺體系,并提出四方面任務:一是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快承接地實現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高標準配置水電氣熱等設施和標準化廠房。二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跨區域雙向轉診和檢驗結果互認制度,推廣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模式,通過合作共建、技術支持、對口支援、遠程醫療等措施開展跨區域醫療合作。三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發揮京交會、京洽會等招商平臺的作用,加大對承接平臺的宣傳推介力度,提升吸引力和人氣。發揮跨區域產業聯盟、創新聯盟、行業協會、商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企業落戶承接平臺。四是強化人才資源支撐。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培育和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使用、激勵和服務保障機制。
而《進一步健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疏解配套政策意見》則在規劃、土地、財稅、社會保障等六方面提出了政策任務。

“2+4+N”承接平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