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蓮+游華玲
補氣方
人們常常認為,冠心病在冬季才會高發,事實上,在夏秋交替時由冠心病引發的心肌梗死并不少見。專家指出,“秋老虎”這種悶熱、高溫天氣,會使人體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發生血栓、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同時,高溫環境下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增加了冠心病的發作風險。因此,夏秋之交要特別注意一些身體危險信號,如半夜突然胸悶胸痛,莫名冷汗直流可能是心梗前兆,千萬不能忍到天亮。
有冠心病心絞痛或者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絕對不搬抬過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時必然彎腰屏氣,這對呼吸、循環系統的影響與用力屏氣大便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心梗的常見原因。其次,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對任何事情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再次,洗澡要特別注意。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間一般悶熱且不通風,在這樣環境中人的代謝水平較高,極易缺氧、疲勞,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較嚴重的病人洗澡時,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最后,氣候變化時要當心。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生痙攣并繼發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氣候急劇變化,氣壓低時,冠心病病人會感到明顯的不適。國內資料表明,持續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之一。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硝酸甘油類擴冠藥物進行保護。
不僅心臟本身,為心臟、大腦提供血液的心腦血管也是需要人們精心的呵護。它們看不見摸不著,卻擔負著最重要的使命,血管暢通是人體健康的基礎,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對血管健康造成巨大影響。要保護好血管,最好先了解生活中那些損傷血管的壞習慣。不良的習慣會極大地危害血管健康。
1.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濃油赤醬,高油、高鹽、高糖,葷多于素,都會導致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多余的脂質不僅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發血栓。建議吃飯最好吃七分飽,平時飲食中少吃燒烤、腌制的加工類食品和油炸食品,應葷素搭配比例應均衡,避免脂肪攝入過多。
2.長期吸煙會導致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香煙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環芳香烴及丁二烯等多種有害物質,它們通過肺泡與血液中的氣體進行交換,就能進入血管,干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破壞血管彈性,損害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3.缺乏運動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誘因。 長期不運動,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沒有辦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囤積在血液中,使血液變得濃稠,最終堵塞血管。
4.長期熬夜可能帶來心梗風險。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變得黏稠,血液里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長期熬夜者的血壓、心率調節會呈現為高負荷狀態,血管收縮和免疫調節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熬夜者可能會出現心臟一過性缺血,同時冠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不穩定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5.壓力大,心情差,精神壓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縮,加速血管老化,使血管變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