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
雖然科技不夠發達,工具不夠先進,可是我們的祖先一樣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了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發明。即使是今天,這些發明也不得不令我們豎起大拇指,但遺憾的是,這些精巧的工藝發明方法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香囊
最精致的取暖發明
在銅制容器里頭裝上火炭,放入被中使用,這就是古人冬天用來取暖的“香囊”,也稱“被中香爐”。你可能疑惑,放入被子中不會有危險嗎?這就是它的奇妙之處。不論怎么翻騰都不會漏出,因為它采用了現代物理學中所講的機械陀螺儀結構,這比西方達芬奇類似的發明早了1000年。被中香爐的最早記載見于西漢司馬相如所作《美人賦》。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銀質被中香爐球體外徑約50毫米,制作精細,鏤刻相當雅致。被中香爐是機構學的一項重要創造。
西漢雁魚銅燈
最環保的照明發明
西漢雁魚銅燈的設計堪稱“時髦”:兩燈罩可自由轉動,能調節燈光照射方向,還能防御來風。雁腹內盛有清水,燈煙進入雁腹會溶入水中,這樣就可以減少油煙污染,是古代最“環?!钡臒?。雁魚銅燈不僅造型生動、設計精巧,而且裝飾華麗。它將實用功能、優美的造型與科學的環保原理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體現了古人的智慧與高雅的生活情趣。西漢雁魚銅燈現藏于山西歷史博物館。
象牙席
最奢侈的貢品
據文獻記載,象牙席制作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是廣東地方官員進獻給朝廷的貢品,其制作方法已經失傳。據說,這種制品只能在南方制作,因為北方氣候比較干燥,象牙在劈削成片時容易斷裂。除此之外,當時還配制出了一種特殊的藥水,用來浸泡象牙,先使其軟化,然后再劈成薄片編織。總之工藝相當復雜,造價異常昂貴,所以一直以儉樸自居的雍正皇帝曾下旨禁止制作。因此,象牙席現世僅存三件,都藏于故宮博物院。
青銅卡尺
最接近現代的發明
青銅卡尺出現于漢代王莽時期,是一種相當精密的測量工具。使用時,左手握住魚形柄,右手牽動環形拉手,左右拉動,以測工件。用此量具既可測器物的直徑,又可測其深度以及長、寬、厚度,比直尺方便、精確。令人驚奇的是,它與今天人們使用的卡尺驚人地相似。因此有人戲稱其為“王莽穿越的證物”。青銅卡尺現收藏于揚州博物館。
銅車馬
巧奪天工的機關術
秦陵出土的銅車馬結構合理,比例準確,鑄造精致,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嵌鑄、鑲嵌等多種多樣機械連接工藝技術,凝聚了2000多年前金屬制造工藝方面的輝煌成就,被譽為世界“青銅之冠”。銅車馬的“逆天”之處在于傘柄:傘柄中空,暗藏利器。柄底多機關,通過推拉組合,可以靈活控制傘柄在十字底座上滑動,從而使得傘蓋可以根據太陽方向的不同而調整合適的傾斜方位。 不固定的連接使得銅傘打開機括后能取出,將其尖端插入土中,可為歇息于路邊的主人遮陽避雨;在有刺客的時候,傘蓋還可作盾,傘柄和內藏的利刃都能自衛反擊,真可謂神作!
象牙套球
最鬼斧神工的發明
象牙套球從外到里,是由大小數層空心球連續套成。雖然外觀看來只是一個球體,但里面層層疊疊套連相含。其中的每個球都能自由轉動,且具有同一圓心。所以,“象牙套球”又叫“鬼工球”,其結構之復雜、工藝之精美、構思之巧妙遠遠高于其他工藝品種,讓人從中可以看到技巧的奇特與玄妙。象牙球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曾侯乙尊盤
最難以復制的發明
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很多學者認為曾侯乙尊盤繁復細密到極致,是商周青銅文化的巔峰。其驚人之處在于多層透雕,表面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數不清的透空蟠虺紋飾,彎曲程度相當高,不管用何種工藝制模,都是十分困難的。曾侯乙尊盤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