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
從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智能與技術創新將是中國車企領先的機會。
你和別人現在的差距,是一年前的決策的結果。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的半報基本都出爐,可以說幾家歡樂幾家愁,一年前注重研發和技術創新的車企,現在都在偷著樂。而躺在過去的銷量功勞簿上,固步自封的車企,業績都出現了大幅的下滑。
可以說,今年汽車上市公司業績的分化,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首先是合資品牌銷量大幅下滑:除了日系車夏利汽車今年嚴重虧損外,德系、歐系、美系、韓系無一幸免,其中,北京現代上半年跌幅最高,下滑42.4%。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公布的業績顯示,其在中國市場的跌幅高達48.7%。
與合資品牌相反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自主品牌大多數繼續保持高于市場平均增速增長。
目前國產汽車企業的規模效應越來越明顯,一些小的國產汽車品牌,由于公司規模較小,產品單一,創新能力不足,而降低成本困難等原因,很多國產車上市公司出現了盈利的下滑。其中海馬汽車和長城汽車,最具國產品牌的代表性。
為何同樣是國產品牌,吉利汽車因為SUV新車吉利博越而業績大增,而之前專門生產SUV的長城汽車利潤大幅下滑?
根本原因在于汽車的智能化和汽車主動安全方面的差異。實際上,在網絡支付和電商等領域,中國的互聯網創新,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中國消費者對于智能汽車和新能源領域的需求,也是全世界要求最高。長城及其他合資品牌,普遍對于汽車主動安全和人工智能方面創新和投入不足,給了吉利汽車等國產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
實際上,從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電動車和車聯網,將是中國車企領先的機會。特別是純電動車,國內外車企的起點都一樣,國外壟斷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優勢不再,而中國對于智能汽車方面的創新還領先于全世界,所以我們看到沃爾沃愿意與吉利汽車合作,生產新的合資品牌——領克,準備面向在全球銷售貼著中國標簽的智能汽車。
從時間節點來看,假如歷史可以重現,那么,現在的電動智能汽車,就是10年前的蘋果智能手機。回想2007年喬布斯剛剛推出蘋果手機時,你會認為蘋果會做到全世界手機總利潤的80%嗎?要知道當時如日中天的是諾基亞,他打敗了美國的摩托羅拉手機,一點都看不起蘋果手機,認為蘋果手機特別蠢,但是如今,你還能看到誰在用諾基亞手機嗎?
所以,如果說十年前,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那么非常有可能,中國的車企將重新定義智能汽車。
隨著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未來人類必然進入車聯網時代,智能汽車注定將替代傳統的汽車,由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將采用電機驅動,不再依賴汽油發動機和變速器,過去的老牌汽油發動機車企的產品和技術優勢不再,所以這次智能汽車行業革命將給中國汽車企業一個替代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已經從2017年開始出現。
無人駕駛汽車將是智能汽車的一個終極目標,未來,智能汽車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