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良
淮北市在安徽省的北部,屬于黃淮海平原區,境內土壤較為肥沃,夏季有充足的日照條件、降水資源豐富,具備很好的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夏玉米生產,淮北市夏玉米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13萬hm2以上。玉米是淮北地區重要的糧食作物,總產排在第2位(小麥排在第1位),種植面積排在第3位(前2位分別為小麥、大豆)。安農591是安徽農業大學以CB25(齊319/鄭58二環系)、LX9801(9801變異株選系)為親本選育而來玉米雜交品種,編號為皖玉2014009,熟期適中,夏播。近幾年安農591玉米品種在淮北地區推廣,綜合表現佳,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現結合筆者實踐,對該品種的種植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安農591 的種植表現
1.1 農藝及經濟性狀
安農591的平均株高約255 cm,穗長、粗分別約為17、5 cm,穗位高103cm左右, 穗行數、行粒數分別為16行、34粒左右,出籽率較高,達到近90 %,籽粒千粒重平均340g。安農591玉米植株幼苗葉鞘的顏色為紫色,株型呈半緊湊狀,單株平均葉片數為20片左右,葉片呈不均勻分布,葉片的顏色濃綠。雄穗分枝能力適中,花藥、籽粒的顏色均為黃色,籽粒硬度大,穗軸顏色為白色。安農591在淮北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在102d左右。
1.2 抗性
安農591玉米品種分別在2011年、2012年經過抗性鑒定,抗性水平整體較好。2011年,對小斑病表現為中等抗性水平,鑒定的病級為5級,對南方銹病表現為高抗水平,鑒定病級為1級,對紋枯病表現為感,平均病指為68,對莖腐病表現為中等抗性水平,經過統計,發病率平均在25%左右。2012年,對小斑病表現的抗性水平中等,鑒定的病級為5級,對南方銹病表現為抗性水平,鑒定病級為3級,表現為感紋枯病,平均病指約52,對莖腐病的抗性表現為中等水平,平均發病率在15%左右。
1.3品質
2013年安農591經過品質測定,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的含量分別在10.14%、4.43%、69.49%。
1.4 產量表現
在栽培條件一般的情況下,安農591即可獲得較好的產量水平,2011年參加區域試驗時經過測產平均產量達到7759.5kg/hm2,較對照品種達到了極顯著的差異水平,2012年安農591參加區域試驗的產量平均在9157.5 kg/hm2,也較對照品種增產極顯著。2013年參加生產試驗,經過專家測產,平均產量為7378.5 kg/hm2。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做好整地及種子處理等前期準備工作
在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進行整地,抓好安農591夏玉米的播種工作。整地的深度宜淺,以防深耕可能會造成出苗時發生的倒伏、斷根等現象后,而且若土壤整地過深,則會在降雨時蓄積過多的雨水且難以及時將水排出,造成幼苗發生澇災。淮北地區安農591玉米的耕地深度宜為15cm左右,也可采取免耕直播的方式。
購買的種子一定要保證質量,要到證件齊全的正規店購買籽粒飽滿、光澤度好、無蟲蛀的種子,要求提供正規的購種發票,以免后期由于種子問題而造成的損失無法維權。選擇藥劑拌種,也可直接購買包衣的種子,對預防苗期病蟲等有很好的效果,且還可省去藥劑拌種等工序,節約更多的工時;拌種之前先將種子置于陽光下2~3d,可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再將種子浸泡在冷水(12~24h)或者溫水(6~8h)中,以確保出苗整齊;然后撈出種子晾干進行藥劑拌種,拌種的藥劑可選擇5%~6%的吡·戊懸浮劑、40%樂果乳油、硫酸銅粉末等,對苗期一些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2 早播
安農591為夏播玉米,盡量提早播種。玉米屬于溫度敏感型的作物,其在灌漿期要求日均溫約23℃,而淮北地區9月中旬之后溫度平均在20℃,對其灌漿有不利影響。安農591一般在4-6月間均可播種,但是淮北地區播種的時間過早,容易發生粗縮病,且抽穗揚花時正處于高溫階段,對授粉結實產生不利影響,而若過晚播種,則易造成玉米生育期不足而影響籽粒的灌漿,難以獲得高產,因此安農591在淮北地區適宜在6月上中旬播種,不僅可以錯開粗縮病高發的時期,還可避開高溫對授粉的不利影響,以實現高產。
2.3 提高播種的質量,合理密植
一是在合理范圍內適當提高種子播量,夏玉米獲得高產的基礎是增加播種量,具體用量結合目標產量、播種方式、種子發芽率、土壤情況等綜合考慮,如在密度相同的情況下,相對于點播的方式,條播的播種量要大;種子個體大或者發芽率不高的情況下要適當增加播種的量;在土壤地力條件差等不利環境條件下要適當增加播種量。淮北地區以前夏玉米低產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控制好種植密度,一直傾向于選擇棒子大的玉米品種,種植密度稀(在4.5萬株/hm2以內),主要采取套種的方式,此類玉米具有生育期長的特點,在抽穗楊花時易受到高溫干旱氣候的影響,造成減產。安農591屬于中棒型的玉米品種,相對而言花期短,抵抗高溫的能力較強,可實現高產、穩產,適宜的種植密度在6萬株/hm2左右。二是抗旱播種。玉米出苗后發生缺苗斷壟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播種時土壤墑情不夠或不均勻。對于有些表層土壤干旱而下層濕潤的土壤,可采取揭干就濕的方式播種:先將干土用鋤頭刮去,直接在濕土上播種,再覆蓋1層薄薄的土即可。如果播種時如果多風的干旱氣候條件,為避免土壤水分散失過快,將播種行深埋,形成壟狀,當種子萌發后再將壟上的干土扒開;若遇到嚴重的干旱條件時,直接播種不能保證出全苗,需要適當造墑。先開好溝,沿著溝的方向澆入足夠的水,確保澆透,然后播種(提前做好浸種處理),最后覆蓋1層充分腐熟的濕潤有機肥,再蓋淺土;也可在種子播種之后先覆1層土,然后澆透水。三是種子與肥料隔離。帶種肥播種時,一定要確保種肥隔離開,防止出現燒種現象,播種的深度要一致,具體可結合土壤實際確定,在土壤墑情較好的情況下,可適當淺播,若表層土較為干燥,可適當深播,若播種的土壤為砂壤土,則需要適當深播,最后均勻覆土。安農591為夏玉米,在播種時溫度相對較高,降水充足,播種深度約5 cm。endprint
2.4 科學施肥,適時澆水
氮肥的施用要合理,改變以前氮肥施用過多的情況,氮磷鉀肥科學配施。整個生育期施肥: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硫酸鋅分別600、750、225~375、15~30kg/hm2,全部肥料分幾次施入。苗期:施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硫酸鋅分別187.5、300、112.5、7.5 kg/hm2,拌合均勻后采取穴施或溝施的方式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尿素、過磷酸鈣、磷酸鉀、硫酸鋅分別487.5、450、225、15 kg/hm2;抽雄期:施尿素、硫酸鉀75、37.5 kg/hm2。若氣候較為干旱,在施肥的同時適時澆水,注意在大喇叭口期一定要澆水,之后進入抽雄吐絲期再澆水1次。具體的澆水可采取“四水法”,灌水方式為大水漫灌。一是出苗水。在夏玉米播種之后2d內一定要將出苗水灌下,以促使出齊苗、出壯苗。二是拔節水。定苗之后,玉米經過蹲苗,慢慢開始拔節,淮北地區在7月中旬左右,此時要灌水1次。三是抽雄水。玉米進入喇叭口期之后,玉米的生長開始進入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并進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做好抽雄水的灌溉工作,便于玉米獲得高產。四是灌漿水。當夏玉米進入灌漿期之后,保證充足的水分非常重要,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因此一定要及時澆灌漿水,為玉米的灌漿提供水分保障。
2.5 化控
玉米屬于高桿作物,易發生倒伏現象,因此需要適當控制其高度生長、提高莖稈的韌性。夏玉米中可采取化學控高的方式控制其生長過旺,從而實現養分集中供應花芽的分化、盡早進行生殖生長。
2.6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在玉米定苗之前提前對病蟲害進行預測預報,夏玉米中常見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等。玉米粗縮病屬于病毒性病害,由灰飛虱傳播,危害極大,可嚴重降低玉米的產量,防治上主要是提前做好預防,并適時做好藥劑拌種工作。大斑病、小斑病屬于真菌性病害,可在實施瑩葉甲防治的同時進行,效果比較好。青枯病屬于土傳性真菌病害,防治上可采取拌種、噴霧、灌根等方式。蟲害主要有黏蟲、灰飛虱、薊馬、地老虎等,可用氯氰菊酯+氧化樂果對水噴霧,可防治蚜蟲、灰飛虱、薊馬、黏蟲等。苗期重點做好地老虎的防治,大喇叭口期重點加強玉米螟的防治。化學除草方面,可在苗前噴覆蓋型的除草劑對水噴霧,當玉米出苗后長出3~5葉時,用煙嘧磺隆懸浮劑對水噴霧,進入6~9葉時,選百草枯水機對水噴霧,切記噴時要加上防護罩對準雜草進行定向噴霧。
2.7適時收獲
當玉米的籽粒變硬,具有光澤,苞葉松散且顏色轉黃、灌漿乳線逐漸消失時收獲可獲得高產。淮北地區可在出現苞葉顏色轉黃后延遲1周左右收獲。晚收的玉米中也會含有適量的水分,可在天晴的時候即使晾曬、脫粒。目前多數地區一般選擇機械化收獲的方式,不僅可將收獲中的各道工序一次性完成,還可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通過秸稈還田,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使農業實現可持續良性生產。
(作者單位:235100安徽省濉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