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
摘要:當前列車行駛安全問題已成為交通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隨著近年來頻繁發生列車安全事故,乘客更擔心列車的運營安全,這也是公司保證聲譽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需求?;诖?,對安全問題有效解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推動本行業健康發展的重點,這就需要乘務司機在操作中嚴格遵守標準化作業規定,徹底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基于乘務司機標準化作業,對其在安全管理中發揮的意義科學梳理,并指出乘務安全管理的風險點,從而提出安全管理建議。
關鍵詞:乘務司機;標準化作業;乘務安全管理
在列車實際運營過程中司機乘務的安全性是重要條件,運營過程安全與否,一定程度決定了社會與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司機乘務人員更加需要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對專業理論知識整體學習,不斷提升工作能力,認真服從命令,嚴格按照規范開展操作。
一、標準化作業的重要意義
人是列車運營服務的基本要素,也直接體現了為乘客服務的宗旨。司機的操作習慣與乘客人身安全密切相關,只有對列車進行熟練操作,才可以更好處理各種應急問題,保證運營的安全性。
(一)增強可操控性,保證行車安全
在人機交互操作系統中人是最可靠的部分,主要是人的思維、預見性以及處置異常事故的能力都是任何機器不能達到的。但在生產中,在自身與外部環境的共同影響下,人的操作難免會產生一部分失誤。實際證明,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推進標準操作是保證司機可操控性的關鍵條件,標準化作業對司機提出了操作標準,有效減少了司機對某些操作環節的簡化或疏漏問題,提升了安全水平[1]。
(二)控制不安全的環境
在乘務操作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安全風險,對這部分操作制定標準程序,監督司機嚴格根據標準化流程對外部環境的不安全運行狀態有效控制,可以防止行車出現安全故障。
二、乘務安全管理的風險點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在列車運行過程中,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也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
第一,人的僥幸與疏忽是各種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列車運行過程中,若司機為了省事,違反規定操作,極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第二,人的疏忽和大意心理也是引起一些事故的原因。比如一部分司機認為在運營過程中一般都是人工自動駕駛,不需要監控列車,因此產生疏忽大意的心理,造成行車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標準行為,為安全行車埋下隱患。
第三,司機工作能力與心理水平也會對安全運行造成影響。遭遇突發事件時,司機業務水平和心理素質的高低與安全運營發生關系,若發生故障,則無法及時處置或者由于心理素質偏低而產生操作失誤,都會導致短暫性的中斷運營,產生巨大的安全隱患[2]。
(二)設備狀態不佳
在運行系統中設備是最關鍵的內容,一定程度決定了運營安全與否。因此,有關人員需要對其安全認真關注。
第一,當前列車運營過程中最嚴重的問題是設備運營一段時間之后的陳舊與老化。根據統計,在火災事故中,大多數是老化的線路引起的。目前,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一部分陳舊的設備已經無法達到列車不斷發展的要求。
第二,在使用和操作設備中缺乏規范、標準的流程,造成相關人員任意妄為。缺少規范性的操作直接降低了設備的使用效率,進一步產生安全問題;甚至會引發設備故障,產生安全威脅。
第三,缺少健全的監督檢測體系。運營環境十分復雜,牽涉到大量設備,增加了管理難度,嚴格的檢測與監督可以提升設備的安全可靠性[3]。
三、安全管理建議
(一)改進規章制度,提升執行水平
在實際運營中,良好的執行能力一定程度推動了列車的發展,其安全與否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為了保證安全運行,我國陸續頒布一系列規章制度,嚴格要求乘務司機遵守相關規范。作為管理者,也要不斷完善新技術和新設備,認真修訂規章制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加強現場管理,對違章對象嚴厲打擊
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應科學安排司機崗位和相關人員,嚴格檢查乘務的安全性,對違章違紀現象給予嚴厲打擊,進一步對現場強化管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三)乘務之間構建科學制度
在司機乘務人員之間完成科學分工,在各個工作人員之間合理安排崗位,共同培養安全意識。公司也堅持采取按勞分配的原則,真正實現待遇平等的目標,對考核制度不斷完善。
第一,分工應保證合理性,達到逐級負責的目標。根據安全網絡三級體系,生產單位管理者著重負責應急安全,專業工程師則認真檢查與監督各項安全工作,班組長與各班組安全管理人員則對貫徹落實安全情況認真執行并監管。
第二,獎罰分明是動力,這也是不斷提高一線員工執行水平的最佳方法。結合工作情況,構建操作標準和工作責任制,推進績效工資機制,同時認真管理月度考核,堅持公平的基本原則,制定獎金分配考核方法,落實績效機制[4]。針對具有優異表現的員工應給與必要的精神物質激勵,使其更好開展自身工作。
(四)培養良好的行車安全習慣
第一,安全檢查。通過積極開展大規模檢查工作,司機崗位操作模塊嚴格規定的因素是最低檢查比重,對不良的操作行為及時發現并改正,避免出現違規操作的僥幸心理。
第二,檢查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可以采取站臺、錄音、測試等各種方法,主要是對司機作業的標準化水平整體檢查。
第三,評估操作。編制全面、精準的作業評估表,對員工行為高度統一,并且把評估標準化作業作為一項長久的工作內容,通過評估對操作人員不良習慣及時發現并有效改正。
(五)科學進行精細化管理
由于乘務工作繁重,相對滯后的分析,直接影響現場反饋安全管理信息嚴重不足,無法科學進行預警管理,另外,應通過科學手段積極提高分析作業信息的水平,認真找出安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合理的改正措施,嚴控危險因素。
四、結束語
綜合分析,乘務司機操作標準內容牽涉很多知識理論,積極制定有效的規章制度是對乘務司機操作有效改進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碧輝.司機標準化作業在地鐵運營安全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4):78-80.
[2]于和平.司機操縱可靠性初探[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6(3):77-79.
[3]李本剛.立足標準化作業提高職工培訓質量[J].中國職工教育,2015(10):45.
[4]劉科.淺析設備與人對地鐵安全運營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8):78-79.
(作者單位: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