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成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科學事業發展十分迅速,為加強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全國都在進行鐵路建設工作,各種先進施工機械在鐵路建設中得到使用。隨著機械設備數量的增加,完善相應的維護管理方法顯得十分重要。下面圍繞機械設備維修和管理展開討論,主要介紹基本的維修方式以及具體的管理方法,希望為相關施工企業的設備維護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鐵路施工;機械設備;維護管理
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時促進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和溝通,鐵路施工過程必須得到嚴格的把控,才能使其質量得到保證。施工機械性能和施工技術的不斷提升,極大地減少了施工人員的工作難度,施工效率也達到很大提高。目前我國鐵路機械的維修管理工作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但在具體的施工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不足急需解決。
一、對設備進行維修的三種主要方式
(一)保持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下
此種維修方式是對正在工作中的施工機械進行實時監控,通過計算機對工作狀態進行分析和診斷,這樣能夠在機械發生故障時及時進行維修,還可以對可能發生的故障進行準確預防。在具體監測過程中需要借助不同類型檢測技術和工作人員的敏銳感知力,還需要對機械設備進行日常的檢查和維護,實現設備的現場管理和數字化監控。兩者結合起來能夠反應機械工作時的狀態變化,將變化通過曲線圖反應出來,就能確定具體的故障部位,從而制定相應的維修方案。
此維修方式能夠保證設備一直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還能有效減少故障發生的頻率,將維修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該維修方式可以在精度較高、配件更換難度大的施工機械上使用。
(二)對設備故障采取預防措施
這種維修方式也被稱為故障維修,通常在施工機械工作一段時間后使用,需要對其進行停機操作。在機械設備靜止的狀態下,檢修人員對其各部分的性能、零件的完好程度進行檢查。在檢修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嚴禁出現錯檢、漏檢現象。同時參照施工現場制定的檢修表格,做好相應的維修和保養工作。該種維修方式通常適合在設備負荷穩定、施工環境良好的設備上使用。將可能發生的故障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極大地降低了機械設備的損壞頻率[1]。
(三)對設備定期保養和維修
周期性維修設備是目前鐵路施工單位經常使用的維修方法,有效促進了對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即對施工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和養護,為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很多企業都會制定相應的維修方案。將周期性維護工作落到實處,有效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有的施工單位直接將鐵路行業的相關條文規定放在維修制度當中,并未對施工現場的機械進行系統的了解,在方案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再加上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很容易造成對設備的錯誤維護。
二、對維護管理方法的具體介紹
(一)強化前期管理
在鐵路建設開始前,需要對相關的設備進行仔細考察,此時設備管理部門需要協助考察人員做好檢查工作。在對機械性能進行綜合評估時,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將設備的實用性能放在首位,盡可能選擇高性價比的設備,并且需要對維修和養護的方便程度進行考察;對之前使用過該類型設備的企業進行調查,通過企業使用滿意度對設備做出客觀評價;參照國家標準對設備進行檢查,看其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同時還要檢查配套設備是否與主要施工機械規格相匹配[2];最后看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程度。綜合評估完成之后,需要對相關設備安裝調試,并進行模擬試驗,試驗通過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提升管理意識
對施工機械具有較強的管理意識是維護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前提。很多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并未將設備維修管理工作重視起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零件之間的磨損現象越來越嚴重,從而使得施工機械故障頻發,使用壽命也大大縮減,因此對管理意識的提升迫在眉睫。首先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要及時轉變,同時加強員工的維修管理意識。可以通過企業內部定期的講座和培訓,對設備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宣傳,在施工過程中將監管機制落實到位,保證檢修人員按照標準進行維修工作。
(三)對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目前我國鐵路建設的管理制度還存在很多漏洞,也缺少外部政策的有利支持,企業對設備維護的很多工作開展起來有很大難度。鑒于此種的發展情況,對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幾項完善措施:將關鍵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派專人負責,檢修人員在上崗前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訓,通過考核后才能正式工作;剛采購回來的設備和維修后的設備需要對工作狀態進行測試,運轉正常才能投入使用;建立健全相應的獎罰制度,并將員工工資和管理工作掛鉤,增加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同時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3]。
(四)應用信息技術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鐵路施工企業若能對信息技術加以利用,將會對設備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以計算機信息平臺為載體,將企業內部的各項重要資料和資源上傳到云端數據庫,能夠方便相關人員查閱,從而對設備更好地進行管理。計算機技術通常和通訊技術聯合起來使用,在各項信息技術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對剛剛購置的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人員需要將同一批次的設備型號、規格等重要參數記錄下來,并傳輸到企業的內部數據庫中,以便后期維護過程中隨時查閱;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將設備維護工作的過程記錄下來,并建立專門的故障檢修數據庫,為以后的設備檢修工作提供參考。
(五)強化規范管理
要想實現對設備的規范化管理,就需要對相應的維修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劃,將材料的浪費降到最低。科學合理的管理能夠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科學管理是貫穿在整個施工過程當中的,在購買設備前需要綜合考慮外界因素對設備的影響,按照相關標準選出最合適的設備。使用設備的過程中要按步驟操作,防止操作失誤現象[4]。最后做好定期維護工作,將機械設備的階段性狀態數據上傳到數據庫保存起來以便后期參考。
三、結束語
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與四通的八達的鐵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對鐵路建設質量的提高。鐵路施工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先進的施工設備和技術,因此做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陳海波.鐵路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管理內容研究[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3,(2):170.
[2]張振剛.鐵路施工項目中機械設備管理技術研究[J].科技傳播,2013,(9):113-114.
[3]郟正忠.淺談鐵路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5):2507-2507.
[4]劉良.鐵路施工企業機械設備技術維護管理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6,(7).
(作者單位: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