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地趨于平穩狀態,建筑行業由原本大刀闊斧的發展態勢也轉向了走向業務細化創新發展的方向,而土木工程作為其中的一個部分,也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強烈關注。從施工質量、建筑性能以及美觀度來看,都需要進行不斷地發展與創新。本文將據此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行業相關人員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意見。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突破;發展前景
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與創新,或許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依舊很容易遇見各種各樣的難題,比如用工難題、環境條件限制或是技術管理上存在的局限性,但這些都阻擋不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進步。只要能夠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良好運用,就可以為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提供助力。
一、特點
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地點工作環境條件較為惡劣,施工人員往往需要克服風沙雨雪天氣來完成工作,所以土木工程就需要對天氣可能對人員、設備以及工程進度等造成的影響來做好預估。一般來說,自然因素會對工程施工造成影響的部分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工期,另外一個就是施工質量。施工單位應當安排專門人員對現場情況進行準確的預估,同時據此來制定相關的施工方案。其中也包括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緊急處理方案與防范措施,要保證對施工人員具備深入人心的安全教育,一切以施工人員的安全為先。
此外,因為土木工廠施工人員與設備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所以在管理措施上一定要加強,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如果不配合嚴格的管理措施,往往就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同時也要根據各地地理環境之間的差異來對工程細節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充分發揮出土木工程設計系統性與綜合性的特點。
二、施工創新
(一)預應力技術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有關預應力技術的創新。該項技術在實際施工過程當中一般是在預防力鋼防護措施之后進行的,主要采取環繞包裹的方式保證混凝土構件不受到外界的損害,運用先進的設備來進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技術人員應當在施工前對預應力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地考慮到極限狀態下的預應力表現,從而預估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據此來進行解決,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地防治混凝土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變形與裂縫,有效做好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二)灌注技術
有關土木工程當中的灌注技術創新,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思考。一個是鉆孔技術,另外一個就是在灌注泥漿的過程中注意要點。
首先,在進行鉆孔之前,要對鉆孔樁的周邊環境做好清理工作,保證施工表面的平整性,然后再對位置做好測量工作,確保測量數據的精確性。要想知道鉆孔作業能否實現流暢地運行,技術人員在施工前需要具備提前調試鉆孔機的意識,之后如果在施工過程中遇見任何卡鉆與坍塌的現象就要立刻停止鉆工程序,同時不能忘記對所發生的坍塌與卡鉆現象來做好分析,依據現象來探究本質上存在的問題考慮好如何在后期的工作中進行預防,從而綜合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水平。
其次,在鉆孔結束過后需要在孔內灌注泥漿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夠忽視的就是要確保泥漿的充分填充。
(三)深基坑支護技術
綜合我國的國情與人口基數大的特點,高層建筑在許多城市平地而起,那么這就要求土木工程在深基坑支護措施方面有所創新。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注重的兩個部分就是有關抗震設計以及地下擴展空間的要求,所以深基坑技術的重要性也就由此體現出來。技術人員在應用深基坑技術之前,需要針對現場的地質環境來進行充分了解,保證周邊地下管線與光纜的埋設合理,并且不能夠存在任何在安全方面的問題。此外,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做好對巖土與地下水分布參數的考察,從而有效排除可能會在深基坑技術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阻礙,為接下來的施工程序提前做好準備[1]。最后,對于支護結構設計與深基坑技術方案也要考慮到二者之間的適配性,尤其是連續墻一類的內外圍護支撐部分的內容是一定要做好的。
三、發展前景
(一)科技化含量
首先,在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上要注重科技化層面的實現,因為科技化對于施工流程的效率提升是十分有效的,同時也能夠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來為提升項目質量水平做準備。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互聯網思維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結合,如果能夠在前期施工過程中實現對工程款項與費用進行細致的核算,在現場工作環境當中使用先進的設備儀器來實時監測,這樣就能夠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工程施工的技術水平。在科技化發展的基礎之上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解放與合理控制工程周期。因為具有科學化體系指導的土木工程施工能夠及時在關鍵工序前提出故障設備,從而防止事故發生,有效保證施工現場人員的安全性[2]。
(二)生態化
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逐步惡化,現代人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建筑物的環保與節能性能。在資源與能源日益走向短缺的現狀之下,建筑行業也對節能減排性能在土木工程中的落實引起了興趣。為了能夠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在土木工程技術中進行生態方面的創新也是極其重要的。
(三)智能化
建筑智能化對于目前的人類來說還屬于一個尚未完全普及的概念,但是在眾多高級建筑當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實踐。在目前智能手機與網絡信息行業的發展態勢下建筑智能化理念的實現也已經指日可待,而且智能化除了可以在已建成建筑中得以實施以外,我們還應當考慮到智能化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3]。智能化可以幫助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對使用材料進行精確的計算,還可以實現聯動控制工程設備,從而實現建筑過程半自動化乃至自動化的理想藍圖,為未來的高度智能時代打下基礎[4]。
四、結束語
人們因為生活水平的提升,自然也就對自己的住宅以及工作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能夠逐步滿足民眾的生活需要,應當細致地對工程各個階段做好質量控制,并且在經驗總結當中盡可能地實現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從而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梁廣彪.關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34:131.
[2]曹亞哲.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分析[J].居業,2016,04:119+121.
[3]鄒美顏.關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6,05:159.
[4]付江.關于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5,01:79-80.
(作者單位: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