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宇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正逐漸被一線教師們認可,并在實踐中不斷嘗試與探索。本文結合我在二年級數學下學期利用《預習手冊》教學的具體案例,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大膽地進行了實踐,并進行了一點自我反思。
關鍵詞:翻轉課堂;預習手冊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轉課堂的課前預習與傳統教學的課前預習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有目的的預習,老師提前在網上給孩子們布置好任務,讓孩子們在網上完成一部分自學作業。讓孩子們的自學和預習更加有有目的、有方向。然后學生把完成的作業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進行答疑。第二天的課堂上,老師不是再按照教學程序進行按部就班地講解書本上的例題,而是針對孩子們在預習作業中的遇到的難點與困惑進行重點講解,直到把知識點講通,講透,讓孩子們都能夠夠豁然開朗,對新授知識點能夠理解透徹為止。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采用微課輔助教學,實現了數學課堂教學的翻轉,但是由于微課觀看需要家長電子設備的支持,有個別孩子由于家庭原因總是不能參與學習,從而導致班級整體學習水平不一致。因此在二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自己編寫了一套《預習手冊》,將知識文本化,孩子的學習水平達到了一致性。在使用《預習手冊》中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時,我體會到了很多需要分享和注意的事項。
一、《預習手冊》的介紹
預習手冊是我根據在一年級利用微課學習手冊學生反饋的情況自己編寫的一套學習資料,主內容要包括:1、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主要目標,這樣比自己翻書預習更有目的性。2、回顧舊知,將于本課內容相關聯的以往學過的知識拿出來幫助學生回顧,讓學生自己建立知識體系,通過已有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哦,培養學生學會使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即《新課標》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核心素養)。3、自學新知,這款內容就是第二天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自己看書的過程中,由于書上已經出現了一些解決方法和過程,學生缺少了自己動腦思考的過程。在《預習手冊》中我將解決問題的部分全部留出空白,讓學生自己思考,充分提高他們積極動腦的能力。
下面是《預習手冊》的內容和書上的教學內容對比。(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下冊五單元加與減小小圖書館)
比較之后發現《預習手冊》將三種解決三位數減法的方法留給學生自己思考,在孩子思考嘗試解決之后再對照書上和的方法,比直接讓孩子看書預習更有效果。而且很多孩子思想懶惰,所謂預習書本就是看一遍即可,有了《預習手冊》這樣的孩子就只有思考做題才能算是預習。
4、小試牛刀,每一次預習都會有簡單的小練習,將孩子預習的效果進行直接的反饋。例如《小小圖書館》預習之后的小試牛刀。
在學生預習用畫圖口算和列豎式計算之后,讓學生舉一反三練習。
二、利用《預習手冊》搭配微課實現翻轉課堂
在使用《預習手冊》時,我發現有些教學內容學生自己預習會出現很多困惑之處,但是由于家長的文化程度的限制不能幫助解答,因此部分教學內容我搭配了微課一起讓學生預習,先觀看微課再完成《預習手冊》。
在本學期的嘗試中我嘗試了很多節翻轉課堂,下面我就列舉一課北師大二年級下冊三單元生活中的大數《比一比》。
1、1.學生觀看微課。
在微課中我帶著學生一些看題,讀清楚四座山的海拔高度,黃山海拔約1865米,香山海拔約575米,泰山海拔約1533米,華山海拔約2155米。接著呈現問題“誰最高?誰最矮?”并提出要求大家思考自己的方法是什么,在課堂本上寫一寫。接著播放教學視頻,教大家怎樣比較海拔,怎樣比較萬以內的數。視頻中給學生展示了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楚知識。
2、2.完成《預習手冊》
第4課時比一比
【學習目標】
掌握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會在數線圖上找出一個數的大概位置。
【回顧舊知】
1、比較兩位數大小時,先比(),再比(),最后比()。
2、比一比:100 99 78 65 84 88
【自學新知】(自學①書P27-28)
1、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先比(),位數多的數比位數少的數大。
例如:10000>9999 999 1000
2、位數相同就比(),()上的數越大,這個數就大。
例如:9006>8977 598 602
3、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下一位,這樣依次一位一位比下去。
例如:4567>4521 2820 2822 5100 5010
4、在數線圖上標出一個數的位置,應先找規律再標數。
在右圖中用△標出2700的位置。
思考:每一格表示()。
【小試牛刀】
1、把1002,459,6219,6289,9010這5個數從大到小排列。
2、在數線圖上用☆標出4300的大致位置。
3、框里可以填哪些數?
(1) 46<673 框里可以填(),最大能填()。
(2)209 <2099 框里可以填(),最大能填()。
在自學新知中呈現了3點比較數的方法,學生在認真觀看微課后都可以填寫,同時每種方法都例舉了相應的例子,方便學生立刻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第4點在數線圖上標出一個數的位置,應先找規律再標數。這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數數之后還要能總結數數規律。在小試牛刀的3小題,學生很多都遺忘0,。下面呈現一些學生的完成情況。
3、3.翻轉課堂教學
(1)(1)自己回顧預習的收獲
,我留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自我回憶,想一想昨天在微課預習和完成《預習手冊》時自己收獲了什么。
(2)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在小組交流時,大家幾乎就可以將萬以內的數的比較方法總結出來。
(3)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時,我讓學生自由提問,質疑。在此教學板塊我們重點是解決學生的疑問,但是要求讓學生們自己來解決其他同學提出的疑問。
(4)歸納小結
在大家講疑問解答完之后,請大家總結方法。但是當學生在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清楚是,我稍加提示,幫助總結。最后我們一起得出結論:1、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先比位數,位數多的數比位數少的數大。
2、位數相同就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越大,這個數就大。
3、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下一位,這樣依次一位一位比下去。
(5)鞏固練習
學生先自己完成教材P28“試一試”,然后我們在一起講評。
(6)回顧反思
在回顧與反思中我利用了數線圖。
這樣簡單清晰地回復本課的知識要點。
三、使用《預習手冊》的一點反思
1、第一,在預習中缺少了教師解答的環節,學生在預習中的疑問我不能及時了解,第二天課堂請學生回憶是難免有所遺漏,相對微課而言,教師預設了學生很多疑惑,在錄制時都巧妙地呈現丙幫助學生解答。不能及時反饋孩子的學習情況是《預習手冊》的一大弊端。
2、第二,在使用《預習手冊》時我要求孩子先自己思考問題,嘗試自己解答,實在有困難或心中有疑惑在看書對照。但是難免會有部分孩子不去思考,直接看書上的解答過程并抄寫,不能起到良好的預習效果。
3、第三,《預習手冊》以文本形式出現,相對微課的動畫視頻沒有哪呢積極學習的熱情,因此在部分知識較枯燥的環節還要搭配使用微課,才能真正實現翻轉課堂。
4、第四,對于部分自學能力較弱的孩子,在使用《預習手冊》時。需要家長的輔導,但是由于家長的原因有些不能對孩子加以輔導,那學生也不能完成課前預習,不能達到我期望的預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淺議“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與“翻轉課堂”,陳軍民,《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年6月
【2】翻轉課堂——讓學生靈動智慧,讓學習走向深入,王書林,《語文建設》,2014年08期
【3】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何朝陽,歐玉芳,曹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02期
【4】“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幾點思考,黃陽,劉見陽,印培培,陳琳,《現代教育技術》,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