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云柯
摘 要:晨光美術和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活躍于近代上海的一個倡導西洋畫的藝術團體。它一度引領當時的社會藝術思潮,成為近代上海西畫社團改革先鋒的代表之一,影響了一批年輕有為的藝術家。本文就晨光美術會成立的文化背景、創立時間考證以及組織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析。
關鍵詞:晨光美術會;改革先鋒;成立與興起
中圖分類號:J120.9;K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7-0069-02
一、晨光美術會創立的時代及文化背景
作為最早受到西洋畫風影響的上海,“除了源于明清之際傳教士的文化滲透所致影響之外”,后又受“南方沿海商埠貿易繪畫的波及”①,從而奠定了它作為近代中國西洋畫發展的核心陣地的歷史地位。
二十世紀初的上海,是中外文化劇烈碰撞的時期,各種西方的哲學、美學、美術等各種文化思潮風起云涌,各種社團組織紛紛出現,文化保守派與革新派,折中派與西化派此起彼伏,代表著各自的不同思想立場。到了上世紀十年代初,這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畫運動,并持續影響了近代中國西洋畫發展隨后的二十年,“惟我國洋畫屆之開始洋畫運動,……必端于上海,而無形中山海一向成為洋畫運動的中心”②。因此,近代上海的這場洋畫運動,正式將油畫以完成的文化形態引進和滲透于中國文化生活之中,而在當時趨于國際化都市的上海,更使油畫的活動和影響具有正規的國際意義。③
晨光美術會就是這一時期在上海成立的一個以研習探討西畫為主,兼及中國畫,后來更雕塑、音樂、攝影、戲曲也納入進來的一個藝術團體。該團體倡導思想自由,以發揚和傳播西方藝術來提升民族藝術精神為己任,積極開展各種藝術活動,通過舉辦展覽、出版刊物、舉行講演、出國考察等學術活動,來推進中西美術交流,繁榮本土西畫創作,提升世人審美水平,拓展青年藝術視野,一度引領當時的社會藝術思潮,影響了一批年輕有為的藝術家。
二、成立時間之考證
關于晨光美術會成立的具體時間,一般的美術史著述都認為是1921年。如,《中國美術社團漫錄》載“晨光美術會,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于上海”④;《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鑒》謂“辰光美術會創立子民閩十年—月”⑤;《中國西畫五十年1898-1949》說“1920年,由畫家蕭公權、汪英賓、謝列、朱應鵬、陸景蘭等人發起,并于翌年1月正式成立”⑥。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準確,根據《申報》的記載,1920年8月16日的時候“晨光美術社”的發起人就舉行了談話會就發起了談話會,內容如下:
晨光美術會昨日下午三時,假報界聯合會開發起人談話會,公推朱應鵬主席、汪英賓記錄:
1.先由主席發表組織該會之宗旨、略謂今日中國美術界舊的抱秘密主義,新的抱信仰自然主義,兩者各趨極端,長此以往,中國美術前途實無希望,吾人有鑒于茲,故共同研究此會云云。
2.通過章程。
3.討論該會之志趣。甲,使美術家曉得發揮個性,乙,使中國人明白東西洋美術的精義,丙,鼓勵社會領會美的興趣。
4.選舉暫時職員,編譯部朱應鵬,干事部謝之光,美國通訊員蕭公權。聞該會系男女公開,發起人中,已有陸景蘭女士,擔任征求女同志,不久并有美術雜志出版,該會通訊處,暫設上海愛文義路一千五百六十二號云。⑦
從以上《申報》的當年報道可知,在這次會議上就推舉了晨光美術會的主席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闡發了該會宗旨,并通過了相關章程。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從1920年8月16日下午三時起,“晨光美術會”就已經誕生了。
此外,1921年2月18日的《申報》上也明確指出“晨光美術會”成立于“去年”(即1920年):
“晨光美術會自去年發起以來,研究圖畫、書法、雕刻、金石、攝影等,近來會員漸形發達。”⑧
所以,準確地說,晨光美術會應該可以認定為成立于1920年8月16日。但此時的晨光美術會尚沒有自己的會所,次年1月份方在西門方斜路崇慶里擇定會所。不久之后,晨光美術會召開第二次“學術談話會”,張聿光、楊光駿、朱品谷、謝之光、張眉孫、胡旭光、朱應鵬、汪英賓等到會參加。會上汪君英賓作了“我們中國人要學的是那一種西洋畫”的主題演講。演講指出研究西洋藝術需注意的幾個要點,簡要介紹了西洋繪畫史的發展脈絡以及幾個重要的現代藝術流派,提出“中國人學西洋畫,不可迷信主義,須從藝術根本研究,然后參以哲學心理學科學各種學理,始能發生一種新派也。”演講結束后,大家圍繞這一議題展開討論并達成共識。這次會談還進一步明確了該會的宗旨為:“抱犧牲精神,研究美術,鼓舞社會,主張藝術獨立。”⑨
三、組織周密與制度規范
晨光美術會是近代中國西洋畫壇一個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藝術團體。1921年1月,該會選擇上海西門方斜路崇慶里為會址。早期會員有蕭公權、汪英賓、朱應鵬、張幸光、謝之光、陳抱一、張光宇、胡亞光、胡伯翔等三十余人。同年6月在四川路懷恩堂舉辦了第一屆展覽會。后來由于會務的發展,將會址遷至上海靜安寺路福源里,并增設畫室以供會員到會作畫。10月,在會內開設研究所,作為會員研究、切磋西畫技藝的場所。到1922年,該會會員已達100余人,并于2月間開設雇傭女模特兒進行寫生。⑩同年6月,在上海半凇園舉辦第二屆展覽會后,會址又遷到上海鳳陽路。1923年5月舉辦第三屆畫展,畫家烏叔養、倪貽德、張眉孫、許敦谷等人紛紛入會。1925年會址再度遷至上海靜安寺路。1927年1月1日,晨光美術會改名“晨光藝術會”,下設繪畫、音樂、雕塑、戲劇四部。朱應鵬、陳南蓀、宋志欽、魯少飛、張眉孫、唐宗高、季小波、鄭青騎、翁元春等人擔任首屆“晨光藝術會”常務委員。
對比晨光美術會成立之初和后期改名為晨光藝術會的章程,可以看出,其組織結構、分工以及運作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明確。這也是該社團能夠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加力量和學術影響力的有力保障的根源所在。組織制度是指一個社團在成立之時以及具體運作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制度化的關系、結構方式、責權分配等。晨光美術會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了辦會的宗旨、制定了章程,并確定了人員的分工。1endprint
可以說晨光美術會是一個具有明確辦會宗旨,民主程度較高的,并具有現代進步意義的代表性西畫社團之一。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其一,制度規范,明確嚴格。
晨光美術會在組織章程中對基本會員的資格均作了嚴格的規定,要求“基本會員須經基本會員二人之介紹及全體之通過”,以審核其學術水平。基本會員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普通會員卻不在其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行使,采取推選與會員大會相結合的形式。基本會員對組織工作有批評和建議權,對某些重大決策擁有表決權。會員義務可分為通則型義務和特殊型義務。通則型義務是指一般性規定,如普通會員會費照研究各部章程交納。而特殊型義務指個別社團制定的僅限于基本會員的特殊規定,如“本會經費由基本會員年付二十四元”等等。該會章程中將整個社團運行過程中涉及到的會員進入、組織及分工、經費管理以及日常事務的執行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且這些規定的執行都必須嚴格遵守。如章程中明確規定:“會員五人以上提議,由委員會提交大會須經全體三分之二以上之通過,得修改之。”12
其二,機構嚴密,分工明確。
晨光藝術會內部擁有權力的機構主要有:常年會員大會、臨時會議、執行委員會(下分總務科、文書科、會計科、交際科、繪畫部、音樂部、雕塑部、戲劇部),權力范圍包括:審議權、選舉權、決策權、執行權、日常決策權。這些權利機構組織上非常嚴密:常年會員大會主要是每年一次的全體會員的集體討論;臨時會議則在有需要準備展覽、學術講座及其他臨時事件是召開,使得社團事務能夠得到有效及時的處理;執行委員會則具體負責日常的事務和學術研究等方面。特別是執行委員會的構成,十分細致,且每個部門人員固定,可以確保社團運行過程中的責任到人與任務明確。
其三,權責分明,高效運行。
晨光美術會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的責權主要體現在制定總體發展戰略、統一組織開展活動、建立基層組織網絡、審理分會的帳目、制定各分會統一遵循的制度、負責召開常年會員大會、臨時會議、執行委員會等。分會的責權主要體現在:落實布置下來的任務,協助組織開展工作,完成分會自身的各項任務,積極主動向協會反映會員的要求和情況,在總會指導下根據實際情況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總會與分會在責權分配上主要體現為面和點的關系,而非職能分工的不同,兩者在總體職能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體責權分配上存在一般與個別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此類社團組織內部的層級結構造成的,總會的責權主要體現在對分會的指導,而分會的責權則體現在對分會會員的直接組織與服務。分會制度使各層級組織的工作有章可循,確立了總會的領導地位,提高了分會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保證了基層組織活動的順利開展。雖然組織層級間的責權分配具有特殊性,但其與分會的總體關系及總體責權分配上,卻也體現了組織層級結構所具有的共性。
四、結語
總之,晨光美術會是順應了近代上海畫壇西風東漸以及中國美術界改革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從成立之初起就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特點、藝術主張。從組織機構、制度章程等方面都是近代上海西畫社團的代表和典范。這些都為之后近代海上西畫社團的興起和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注釋:
①李超.上海油畫史[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8.
②陳抱一.洋畫運動過程略記[J].上海藝術月刊,1942(5-12).
③李超.上海油畫史[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41.
④許志浩.中國美術社團漫錄[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44.
⑤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鑒[M].上海: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1948:15.
⑥朱伯雄,陳瑞林.中國西畫五十年(1898—1949)[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226-227.
⑦晨光美術會談話會紀[N].申報,1920-8-17.
⑧晨光美術會開會紀事[N].申報,1921-2-18.
⑨晨光美術會開會紀事[N].申報,1921-3-07.
⑩晨光美術會所雇的第一個模特兒是得到一位俄籍畫家樸特古斯基之助,聘用的一個俄國女人。創世之初受到許多不明是非的人的攻擊,不接也趨于平靜,并得到其他西畫社團的真想效仿。詳見朱伯雄、陳瑞林.中國西畫五十年(1898—1949),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227.
11上文摘錄的1920年8月16日該會成立的時候“晨光美術會”的發起人舉行的談話會內容中有詳細記述,詳見晨光美術會談話會紀[N].申報,1920-8-17.
12晨光藝術會章程,顧森,李樹聲.美術思潮與外來美術:1896-1949[M].深圳:海天出版,199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