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主角—乙醇汽 油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我國全國范圍將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如此高規格,如此突然的一條政令,令車主們有些迷惑,這“喝酒”的車真的可以嗎?
我們先提升一下思維維度,了解一政府出臺此政策的初衷: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調節糧食供求,有效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玉米、木薯),提高國家糧食安全水平,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添加燃料乙醇的汽油,可有效減少汽車尾氣中的碳排放、PM2.5等細顆粒物排放以及其他有毒物質的污染,從而改善空氣質量;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生物燃料乙醇和車用乙醇汽油。可以說,有“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這一轉型的需要,也有一定的原料保障(玉米庫存),同時也有產業基礎以及國際經驗,所以政策的推出也只是時間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乙醇汽油,簡單的理解就是,在汽油中添加10%的生物燃料乙醇,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酒精。至于對我們自己車輛的影響,有積極一面也有不利的因素。積極的方面這種有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發動機艙的積碳,令機艙更干凈;其次,PM2.5與氮氧化物的排放也會明顯降低,為藍天做出貢獻。不過,不利的因素也是有的,乙醇易對汽車的密封橡膠及其它合成非金屬材料產生輕微的腐蝕,溶漲,軟化。也就是說,在油路方面可能會增多檢查和維護的成本;其次,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的熱值有一定差異,即使添加了替代普通汽油助燃劑(MTBE),在實際使用時我們依舊感覺乙醇汽油不禁燒,油耗升高3-5%,間接增加加油成本。
在2020年大規模推廣時,在加油站依舊可以保留一定程度的常規汽油,保留讓消費者選擇的權利;應讓乙醇汽油具有價格優勢,做到引導消費讓消費者更迅速、更容易地接受,也能讓有關部門制定的推廣目標順利達成;車企也應該主動提升配件質量以應對乙醇汽油對車輛的影響(尤其是自主品牌)。
乙醇汽油對于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是如此的“友好”,曾經的替補,未來即將成為絕對主力,從能源安全層面看,這確實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