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蕾
(730070 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 蘭州)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分析研究
馬宇蕾
(730070 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 蘭州)
在經濟法的領域中,侵犯商業秘密屬于市場規制法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內容。侵犯商業秘密會對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產生破壞,為了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就要通過法律來規制市場主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從而使市場回復正常的自由競爭狀態。然而,什么是商業秘密?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是怎樣認定的?本文在分析和解讀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基礎上,力求為上述問題作出解答。
商業秘密;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外開放使企業的經濟活動逐漸與國際接軌。國內企業和團體參與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日益增多,國際公司、大集團在我國的投資力度日益加大,涉密人員的無序流動等等因素,使保密環境日趨復雜,泄密渠道明顯增多。一方面,我國企業保密技術還比較落后,高科技和信息網絡化的迅猛發展及電子政務的建設與應用,使保密防范難度加大,給做好保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我國企業融入世界大家庭時間不長,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意識不強,缺乏經濟科技情報斗爭的經驗,而經濟科技領域已成為情報斗爭的重要戰場。經濟科技情報地位空前提高,涉及內容越來越廣,具有實用價值的經濟科技情報,可以給國家或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日益受到重視。而商業秘密的領域也變得越來越寬。一是科技秘密,科技秘密的含金量最高,企業竊取到某項科技秘密,就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和代價,獲得最先進、最具經濟價值的實用技術,直接實現其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發展。二是經營秘密,經營秘密涉及整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如競爭對手的生產管理、產品營銷,發展規劃、實施戰略等有經濟價值的經濟情報。只有充分了解了對手,才能決定采取什么樣的相應對策。以便在與對手的較量中立于不敗之地。三是對外經濟貿易秘密,概括地說,包括對外經濟貿易關系、發展途徑和策略;具體來講,甚至包括某項經貿談判的意圖、底牌及談判人的風格、喜好等,掌握了這些情報資料,可取得談判的主導地位和主動權;取得有利于本企業經貿的談判結果,可采取先于他人的措施,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在現代企業中存在一個常見的問題,即對什么是商業秘密認識不清。現實中很多的企業是不知道自己的商業秘密在哪里,不是將已經處于公知領域的、事實上無秘密的信息當作自己的商業秘密加以保護,就是由于認識不清將真正的有價值的商業秘密在無意中公知于眾。沒有切實地將商業秘密給予保護,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充分認識商業秘密的四個基本要件。在此我認為有必要對商業秘密的四個基本要件加以解釋。所謂秘密性:即不為公眾所知悉,是指商業秘密只能在一定范圍內由特定人構思、掌握或少數人了解、掌握和知悉,它不能從公開的渠道獲得。商業秘密的秘密性是維系其商業價值和壟斷地位的前提條件之一,是認定商業秘密的基本要件和主要法律特征。所謂價值性:即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是認定商業秘密的主要要件,也是體現權利人保護商業秘密的內在原因。商業秘密權利人可據此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并獲得高額利潤。所謂實用性:即商業秘密區別于理論成果,具有現實的或潛在的使用價值,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就是說,商業秘密應該是一種用于生產實踐、經營管理、商業行為中,能夠產生較好經濟效益的具體的技術知識、經驗和方法的信息,它的內容可以相對脫離載體而獨立存在或由另一載體承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交易,完全體現其經濟價值。所謂可保密性:即采取了保密措施,這是認定商業秘密的重要要件。權利人對其所擁有的商業秘密應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使他人不采用非常手段難以得到。采取保密措施包括制定制度、簽訂協議等行政手段和技術的物理的以及經濟的手段加以保護和防范。我相信只要有效地對商業秘密的四個基本要件加以辨別,就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綜上所述,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以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5年發布的《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所謂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口頭或書面的保密協議,對商業秘密權利人的職工或與商業秘密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他人提出保密要求等合理措施。只要權利人提出了保密要求,商業秘密權利人的職工或與商業秘密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他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存在商業秘密,即為權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職工或他人就對權利人承擔保密義務。而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經營者通過不正當手段,違法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侵犯商業秘密所采取的不正當手段包括:第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第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此外,第三人明知或應知存在上述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侵犯商業秘密的表現形式有以不正當手段獲取他人商業秘密,惡意使用違法獲得的商業秘密,違反約定或權利人要求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和第三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這幾種形式。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知識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商業秘密。此外,各類經濟主體想在日趨激烈的國內和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商業秘密也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要想保護以及更好地運用商業秘密,就得對商業秘密有明確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才能將商業秘密對各個經濟主體的效用發揮至最大。
[1]徐孟洲.經濟法[M].法律出版社,2009.
[2]李昌麒.經濟法學[M].法律出版社,2016.

馬宇蕾(1993~),女,漢族,陜西咸陽市人,法學碩士,單位:甘肅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