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屋建筑工程好壞直接對社會及人們的生活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提高,既能使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上一個臺階,又能夠促進施工企業的健康發展,加強對房屋建筑技術的研究,可以促進我國的建筑行業健康順利的發展。本文對房建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以期改善房屋建筑的建設水平。
【關鍵詞】房屋;施工技術;注意問題
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建筑行業在處在不斷的更新與換代之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在建筑企業中占有的地位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在建筑行業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加強對于施工技術的研究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建筑施工企業應該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提升建筑施工技術的方法,以期推動我國建筑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一、房屋施工技術
(一)地基施工技術
1.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在對深基坑進行支護前,應注意考察施工現場環境及深度等是否與法律法規、工程設計要求相符,當確認施工現場條件均能滿足要求后才能開始支護施工。為保障支護安全,則應重點解決地下水的水位問題,確保水位與基坑底之間的距離>1m;如地基當中存在抗浮條件較差的構筑物,則應做到持續排水。開挖基坑時應保證不同挖土機間的距離>10m,同時將安全警示牌或安全欄桿設置于深基坑周圍,以避免發生意外。如采用人工法對土方進行調運,則在施工前應對起吊工具的牢固狀態進行認真檢查。
2.樁基施工技術。
目前在房建工程中常用的樁基技術為混凝土灌注樁工藝,灌注樁孔洞深度一般為100m左右,直徑為3m;當灌注樁成形后可利用注漿管在樁側及樁底壓入適量的水泥漿,以便能夠提高灌注樁的穩定性。
(二)鋼筋施工技術
1.梁柱節點的施工工藝。應采用現場焊接工藝對節點區當中的箍筋進行施工,整體骨架形成后,在柱縱筋中套入骨架并綁扎好穿梁鋼筋。為避免柱縱筋與縱向短筋之間發生碰撞,則應確保箍筋角與縱向短筋之間的距離>50mm;在下料的過程中可采用細鋼筋作為縱向短筋。
2.在安裝框架柱部位的縱筋時可以采用接焊、機械連接技術,如需采用搭接技術,則應注意對柱筋搭接末端進行彎折處理,以保證下部縱筋的中軸線與彎折部分的鋼筋對齊,從而避免出現搭接面積過小的問題。
3.在對保護層進行下料時,可將梁箍筋的高度減小20mm~30mm,以避免梁骨架出現受力不良等問題。如柱、梁當中的縱筋保護層的厚度在40mm以上,則應將鋼絲網安裝于梁端。
(三)模板施工技術
首先應在樓面將軸線及柱邊線彈出,隨后按照彈出的線固定壓腳板;立起柱模板后斜拉頂撐并對模板的對角線及垂直度進行校正。為保證順利施工,可在梁底標高處留一缺口,同時將木檔設置于缺口附近,保證木檔與缺口之間的距離>20m。在柱模上安裝柱箍,柱箍間的距離為500mm左右即可;如柱截面的面積較大,則采用直徑為10mm左右的對拉螺絲固定模板。
安裝梁模板時先將梁水平線及軸線彈出,隨后對支柱標高進行調整,梁底模板安裝好后及時拉線找平,以便能夠有效控制安裝質量。如梁底板的實際跨度在4m以上,則應按照設計要求對梁底處進行起拱處理,在對次梁與主梁的交接部位進行施工時,應先對主梁進行起拱處理,處理好主梁后才能處理次梁。采用鋼管搭設梁模板的支撐體系,鋼管的直徑應大于3.0mm。
(四)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的配制。
優先考慮采用低熱性水泥,并確保水泥的強度、安定性及凝結時間與施工要求相符。細骨料應選用中粗砂,而粗骨料應為連續級配的砂、石,外加劑可選用木鈣減水劑或粉煤灰。
2.澆筑施工。
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應注意遵循以下原則,即持續推移、斜向分段及水平分層,還應盡量確保一次到頂。如澆筑之前發現混凝土的質量與施工要求不符,則及時進行重新攪拌,注意澆筑施工時禁止將水加入施工材料當中。分層澆筑厚度以300mm左右為宜,如暫停澆筑的時間較長,則應設置施工縫。
3.振搗施工。
進行振搗施工時可采用三道振搗施工工藝,第一、二、三道分別為坡角、坡中間、坡頂。為了改善振搗效果,則應確保振搗點之間的距離為400mm左右;振搗施工完成后先采用刮杠將表面刮平,隨后將直徑為10mm,一20mm的碎石撒在砼表面,并利用木抹再次將表面搓平。完成以上工作后安排專人進行灑水養護。
二、房屋建筑施工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地基處理
基礎修建是任何建筑的關鍵,有調查顯示,很多房屋在建筑之前都沒有詳細的地質勘查報告,沒有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采取最合適的建筑方式,這樣給建筑施工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房屋基礎施工時,要保證地基與地基基礎的各種設計安全合理,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進行必要的地質勘測,根據勘測的數據做一個綜合的處理。另外,對于不同的區域也要因地制宜,區別處理,以免出現安全隱患。而且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各種垃圾廢料作為持力層,當然,不是所有垃圾都能作為持力層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采取何種方式進行房屋基礎施工,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周圍環境等,采取最合適的處理方案。
(二)墻體裂縫的問題處理
墻體出現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不合要求造成,墻體的裂縫有兩種,一類是因為混凝土的骨料在沉降的時候受阻礙,從而出現裂縫,這種裂縫產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坍落程度比較大、沉陷過高造成,也可能是因為模板綁扎、模板沉陷造成的。另外一種是溫度應力裂縫,出現這類裂縫的原因是在混凝土澆筑之后,內部的水泥熱量沒有及時散出去,因此導致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升高,但表面的散熱比較快,從而形成了一個比較明顯的溫度差,而正是這種溫度差,使得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降低,當表面的拉力比混凝土表面所能承受的抗拉強度大,就會出現裂縫。對于前一種裂縫,應該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在施工的時候保證混凝土均勻,而且要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出現過振的現象,此外,在施工過程中,不能隨意往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澆筑之后,要及時對其進行覆蓋,而且也可以適當地增加環境濕度,以降低坍落度。對于第二種裂縫,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溫度,要對其外部的熱量進行再吸收,盡量對其進行遮蔭,防止混凝土自然升溫。
(三)滲水問題
材料質量、施工技術等眾多原因都有可能影響到房屋的防水質量,而防水工程的質量好壞對于整個房屋的安全性都有重要影響。因此,針對房屋容易出現的滲水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在進行科學的設計之后,材料的選擇上需要多選用優質的材料,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比較薄弱的位置,也要進行專門加強,從而提高其防水的整體能力。
三、結束語
房建工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在對房建工程進行施工時所采用的工藝技術是決定建筑行業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合理運用房建施工技術,以便能夠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質量及促進建筑行業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工作經驗對房建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旨在改善房屋建筑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馬富裕. 淺談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舉措[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10) .
[2] 暮正軍. 探究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管理[J]. 現代裝飾(理論). 2013(03) .
[3] 王繼爭. 房屋建筑施工技術及管理探討[J]. 門窗. 2013(02) .
作者簡介:
豐月(1984年9月—)女,太原,山西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文員,助工,2011年7月,長安大學,工程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