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農
【摘 要】隨著我國游樂設施行業的迅速發展,典型游樂設施數量的迅速增加,由于設備設計制造質量、管理水平相對落后,近年來發生了多起傷亡事故,社會負面影響極大,由設計制造缺陷引起的重大故障或未遂事故更是時有發生,因此,典型游樂設施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迫切需要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典型游樂設施復雜工況中的風險管理,努力降低其故障率和事故率。
【關鍵詞】典型游樂設施;復雜工況;風險管理
1. 導言
當前我國各種類型的典型游樂設施故障發生率位居全球前列。典型游樂設施的安全性直接影響著游客在使用典型游樂設施中的人身安全,存在較大的社會安全隱患。基于此,建立高效、科學的典型游樂設施風險管理體系,運用合理的安全評價技術對于保證典型游樂設施的安全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針對典型游樂設施復雜工況中的風險管理展開探析。
2. 典型游樂設施的現狀
2.1 現有游樂設施優劣并存,質量參差不齊
2.1.1 設計、制造安裝質量先天不足。
2.1.2 很多在用設備使用維護不到位,部件磨損嚴重甚至損壞,造成設備后天失調。如過山車車輪磨損后不及時更換、傳感器老化失效等。
2.1.3 很多在用設備使用時間過長或者超期服役,造成設備部件損壞或金屬結構疲勞。在定期檢驗中,己經在多臺達到產品壽命的設備中發現疲勞裂紋,設備整體老化,進入事故的易發期或多發期,險些釀成嚴重事故。
2.1.4 分進口設備大量采用PLC組網技術進行分布式控制,技術越來越復雜,容易造成設備誤報警、緊急停車等故障。
2.2 制造單位研發與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
我國游樂設施行業起步較晚,通過多年模仿設計,制造單位目前可生產全部13種類的游樂設施,少數幾個廠家也逐步具備了自主研發能力。但由于我國多數制造企業為小型企業,在資金和技術上都較為薄弱,獨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較少,創新能力不足。各種先進的設計方法和軟件,如運動學仿真、有限元分析、安全評價等在游樂設施中運用不多。更為擔憂的是,部分廠家為追求經濟效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盲目模仿,追其型而忽略其安全本質,更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安全可靠性考驗,無法保證游樂設施安全。
3 .典型游樂設施復雜工況中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
3.1 政府監管現狀
政府相關部門負責統籌監管,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管理游樂設施,為了保證游樂設施安全可靠運營,國家質檢總局每年都會開展對典型游樂設施的安全檢查工作,并制定具體措施在全國范圍內排查典型游樂設施的安全隱患。從上世紀90年代起,政府相關部門開始陸續頒布游樂設施規章、部門規范性文件,目前已初步建立游樂設施法規體系,逐漸形成了法律、法規、規章、安全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五層次體系,基本形成從設計、制造、安裝、改造、檢維修保養、使用、檢驗、監督管理等八大環節的整套安全體系。現行法律中涉及游樂設施監察工作的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等綜合法律,但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游樂設施的法律,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立法工作。目前也沒有專門針對游樂設施的行政法規,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修訂實施,對游樂設施的八個環節作了規定,并根據典型游樂設施高空滯留人數和時間長短規定了事故類型。我國組建了“全國索道游藝機及游樂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管理全國游樂設施行業的標準化工作,近年來通過不斷修訂完善了包括《游樂設施安全規范》、《轉馬類-電池車類游藝機通用技術條件》、《游樂設施代號》等游樂設施標準。
3.2 運營單位安全管理現狀
運營單位依據國家或政府出臺的法律、法規、標準、文件等要求,對典型游樂設施的運營實施標準規范的安全管理。運營單位選擇使用達到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的典型游樂設施,設施應當附有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書、質量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安裝調試設備時應選擇有資質的單位;正式投入使用前向特種設備主管部門進行登記、建檔。目前我國典型游樂設施運營單位安全管理正在向標準化、體系化管理方向發展。
4 .典型游樂設施復雜工況中的風險管理
4.1 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
4.1.1 應該在設計、制造、安裝等主要環節上,進一步提升質量,提高系統可靠度,提高游樂設施的本質安全度,減少危險因素和隱患,保證游樂設施的質量和安全性達到標準要求。
4.1.2 加強對游樂設施的設計審核和制造許可制度。對關鍵零部件及構件的設計要嚴格把關,對制造安裝單位按相關規定實施許可。
4.1.3 對高速運動類和翻滾類典型游樂設施采取兩套獨立的安全保護裝置。
4.1.4 鼓勵制造商應用新技術,在設計計算中采用有限元、仿真等軟件,通過模擬設備的運行軌跡、方式,對其結構的受力情況、運行狀態進行科學的計算和安全分析,提高設備的可靠性,降低設備故障率。
4.1.5 建立設備制造單位產品質量檔案,加強產品質量信息采集和處理工作。
4.2 保證法規標準的一致性,協調性
4.2.1 法律法規與標準中術語應保證一致。
例如,對游樂設施安裝、維修改造等術語的定義,法規標準應完全一致,不至于引起混淆,削弱法規標準的權威性。
4.2.2 標準應從具體的技術要求方面支撐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對安全要求提出定性要求,而標準應從具體的技術手段、數據要求方面提出定量要求。最終,標準成為法律法規認可的協調性標準,即只要產品滿足該標準,意味著該產品也能夠滿足法律法規的各項要求。
4.2.3 從具體實施層面上看,要加強法規與標準的互相溝通。
例如,游樂設施法規與標準編寫專家必須有一定比例的重合,在制定某項法規或標準時,法規和標準同步制修訂,這樣可以取得較好的編寫效果,也可以保證法規標準的互相貫徹。
4.3 提高管理水平
4.3.1 對典型游樂設施設備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建立設備臺賬,對容易發生事故的設備進行重點監控,加強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和安全檢測。
4.3.2 應急預案中應對發生較多的事故傷害類型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措施。
4.3.3 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避免違章操作,保證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操作崗位上的操作人員應相對固定。
4.3.4 健全典型游樂設施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3.5 從事故預防的角度出發,對于未遂事故也要進行統計分析,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4 加強游客安全宣傳和教育
為避免游客在乘坐過程中因自身原因發生的事故,運營單位需設立宣傳牌,包括游客乘坐須知、危險因素警示等,工作人員應積極宣傳告知乘坐注意事項,并在設備運行前為每位乘客檢查安全裝置是否完好有效,并且觀察游客行為,如有不安全行為發生應及時制止。
5. 結論
總之,典型游樂設施在給人們提供精神和身體上享受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在其運行過程中幅度大、速度快、慣性大、涉及范圍廣,一旦設備失控或者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將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對于游樂設施安全,各級政府極為重視,媒體高度關注,百姓十分關心。游樂設施的安全涉及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必須保障游樂設施持久安全的運行,而完善健全的法規標準是保證游樂設施安全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偉明,肖原,葉建平.典型游樂設施的多級綜合安全評價方法研究[J].2016.
[2]戚月娣.特種設備安全法規標準體系現狀與發展[J].2016.
[3]傅繼東.游樂設施中存在的問題及防范措施[J].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