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體現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天下觀,體現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價值觀,體現了“天下為公”“和為大道”的文化觀。
“一帶一路”倡議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同。去年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決議,首次寫入“一帶一路”倡議。幾天前的9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于“聯合國與全球經濟治理”決議,把“一帶一路”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納入其中。
“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響應。目前,與我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已達69個。今年5月,中方成功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一帶一路”倡議4年來取得豐碩成果。截至去年底,中國企業已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東道國創造了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從最初創立時的57個擴大到80個;絲路基金成立兩年多來,目前承諾投資金額已達68億美元。
人民日報社從2014年起連續舉辦四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希望各國媒體朋友關心這個平臺,用好這個平臺,把論壇打造成更務實、更高效、更富啟迪的高水平論壇。
一是當好絲路精神的“擴音器”。
二是當好絲路友誼的“播種機”。
三是當好絲路合作的“推進器”。
(摘自9月19日在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