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誼
進入“十三五”以來,全球范圍內迎來新一輪創新周期,熊彼特“創新循環”正在從電力時代百年傳承的風平浪靜進入到人工智能時代新紀元開啟的驚濤駭浪。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大平臺、廣合作不斷推進。在確定性的環境中積累資源,憑借同質倍增,規模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以復雜多變為特征,在不確定性中協同資源,憑借差異化競爭,創新取勝的VUCA(烏卡)時代已經到來。科技創新正在成為當前時代每個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武器。
首先,從生產角度而言,科技創新與轉型發展相結合,推動傳統企業全面升級。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隨著技術進化的突變引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制造業賦予了全新的發展動能。一方面,不符合時代需求的落后產能在加速退出;另一方面,新興產能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得以迅速確立,并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精準度實現生產的指數級提高:醫療上,人工智能對惡性腫瘤的檢出率比普通醫生提升50%;產業上,工業機器人使生產效率提升3倍;城市建設上,物聯網在城市管理、節能減排、智能交通等領域廣泛應用,不僅提高生產效率,更是不斷為人們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科技創新正以“賦能者”的身份勾畫出產業供給的點睛之筆,在宏觀領域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內生動力,在微觀層面,則成為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
其次,從消費角度而言,科技創新與消費升級全面融合,推動新興企業持續進化。
從商業模式看,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改寫游戲規則,重組價值鏈條,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呼嘯而來,也催生了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的巨大變化。在經歷了電商、O2O、社交媒體等互聯網+消費的爆發式洗禮之后,今天的消費場景又一次出現了全新的進化。一方面,AR/VR技術快速推進,全新的增強現實技術,可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全部真實信息,屆時將引發消費市場的巨大顛覆;另一方面,大數據等技術的介入使消費呈現出精準化與個性化的特點,從服裝行業的大數據“打印”西裝到汽車后市場精準化的全周期服務,再到亞馬遜、阿里的無人超市,無不體現出科技創新的深厚生命力。
第三,就創新本身來說,多方合作,協同創新更是成為當前科技創新不同以往的新特點。
隨著技術、產業以及消費市場的迅速變化,新時代的創新不能單打獨斗,必須協同共贏。在銷售與服務環節,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日益突出,必須有深入而精準的數據分析;在生產環節,智能工廠與傳統工藝都在成為壁壘高筑的專業化技能;在渠道與流通環節,物流和銷售點正在成為大數據布控下的精準系統;在產品環節,隨著智能網聯的深入推進,傳統機械產品與全新智能產品的雙重屬性必須完美結合;在研發環節,基礎研究、前瞻研究、應用開發的關系日益緊密,官產學研各界必須緊密連接。變動在加劇、復雜性在加大,傳統上單兵作戰的系列環節,今天必須交給多個主體協同解決。
總體而言,在時代變革的推動下,企業整體正在變“硬”,以科技創新為發動機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正在成為未來企業能否在商海沉浮中贏得勝利的關鍵因素。企業發展不再只是資本與資源的競爭,更是科技力與創新力的競爭。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對于企業而言,加強技術創新是我們追趕時代技術潮流、增強競爭力的迫切需要,要成為汽車制造領域技術潮流與商業模式的領導者,技術創新是我們最堅強有力的武器和依靠。同時,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加強科技創新也是我們踐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責任和使命。
近年來,北汽集團按照“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的大思路,發揮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優勢,始終注重加強自我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北汽自主創新的新體系、新格局。在技術上,重點突破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等新方向;在體系上,圍繞產品研發這個核心,以北京市高精尖資源為基礎,形成科學規范、高效協同的研發平臺與創新機制;在人才隊伍上,適應能力建設的需要,建設了一支掌握核心技術、具備較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高水平專業科技人才隊伍,切實打造出北汽集團科技創新的“核心筒”,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在汽車企業發展中展現了顯著的示范效應。
一是科技創新和國家戰略相結合,大力推動轉型升級。
作為首都國有企業的代表,多年來北汽集團以國家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為方向,以北京市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定位為準繩,在前瞻性、高精尖領域不斷探索,以科技創新的動能,大力推動包括“中國制造2025”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在企業落地生根。在高精尖產業領域,北汽集團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車三電等核心技術研發,打造了領先全國的北汽新能源汽車品牌,并于今年開始在亦莊開發區進行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工作。在智能制造方面,北汽集團精心打造的北京奔馳的發動機工廠,實現了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完美結合,去年在德國慕尼黑摘得“全球最佳工廠”殊榮,這些都為我們的企業,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為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是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深切踐行以消費者為中心理念。
熊彼特經濟學指出,科技創新并不是閉門造車,能在市場上實現價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創新。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北汽特別重視用戶需求,下大力氣推動轉型,以科技創新之力打造消費者青睞的拳頭產品。在研發層面,北汽推出了VOC e+項目,以大數據手段,從全渠道途徑實現消費者畫像,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在制造層面,北汽新能源C2M智能工廠,以智能化的方式實現個性化訂單的批量化生產,高效率的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榮獲國家管理創新項目一等獎。這些科技創新項目的推進不僅使北汽的生產效率得以提升,更是使整個企業不斷煥發出新興企業般的活力。
三是官產學研相結合,深度推動協同創新。
北京市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創新資源、高科技資源不但豐富而且水平較高。多年以來,依托北京市科技創新資源,實現“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跨越式發展,一直是北汽科技創新的重要思路之一。近年來,隨著科技環境日趨復雜,創新頻率日益加快,北汽更是在協同創新方面開啟了深度合作的全新時代。在新能源方面,北汽集團與國家科技部、中科院、北理工等單位創辦電動汽車“官、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及“核心資源合作伙伴”聯合開發平臺,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研究;在智能網聯方面,北汽集團與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合作,推進包括“NOVA-PLS”智能汽車戰略在內的一系列智能化方案,為整個企業進入全新的科技創新時代打下深厚的基礎。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互聯網引領的科技革命之后,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技術落地正帶來全新的產業革命,配合我國當前的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這場革命必將燃起一場推動企業跨越式發展的燎原之火,而科技創新正是其中綿延傳承的火種,更是推動我們企業界奮起直追,實現數百年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動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襄盛舉,以科技創新的偉大動力,開啟中國企業大發展的時代之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