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李精勤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本文分析了如何努力做好“加減乘除”的大文章:加法即投資、需求、創新;減法即淘汰落后產能;乘法即創新驅動;除法即市場化程度。
關鍵詞:東北老工業基地;“加減乘除”
一、引言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加法即投資、需求、創新,減法即淘汰落后產能,乘法即創新驅動,除法即市場化程度。習總書記的這一新提法,既是對吉林省發展的殷切厚望,也是對吉林省作為老工業基地能夠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新要求。這一重要論述深入淺出、全面、辯證地分析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得與失,為新一輪東北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總書記的談話突出了在全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加減乘除”這篇大文章重要性,也是振興吉林等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關鍵。2014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明顯回落,在全國經濟增速中位次靠后。吉林省作為新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新時代下更要適應經濟新常態。
二、做好投資、需求、創新這篇“加法”的文章
第一、積極培育新型支柱產業。鞏固老產業培育新產業,雙管齊下,雙輪驅動。目前,吉林省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85%左右。轉方式調結構絕不是簡單的棄舊納新,而是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從何入手培育新的支柱產業是一個重要課題,創造具有吉林特色和高技術特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吉林省科學發展,加快東北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同時做好“有中升新”和“無中生有”兩篇文章。
第二、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全民創業。要突出發展民營產業,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形式發展新動力。要把該放的放到位,堅決消除束縛市場主體手腳的各種體制性障礙;把該給的給到位,深入推進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該管的管到位,保障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大力鼓勵草根創業創新模式,支持利用多種場所、平臺和融資渠道開展創業創新模式。
第三、有效利用外資。目前我省利用外資的總體規模較小。以國外貸款為例:主要是政府主權外債,主要用于城市垃圾、污水和城市二次供水等政府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設。政府要積極鼓勵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利用外資不斷壯大發展。
三、做好淘汰落后產能這篇“減法”文章
第一、淘汰落后的產能與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結合起來。把發揮地方資源優勢與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把淘汰與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淘汰落后產能、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等問題,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而實現和諧發展,科學發展。
第二、明確目標,落實責任。要確定淘汰落后產能企業、淘汰設備和淘汰時間。要采取誰的落后產能誰負責的辦法,既要編制好淘汰落后產能計劃,還要明確具體推進措施,確保計劃落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014年至2015年,吉林省淘汰落后產能以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水泥、玻璃、造紙、銅冶煉、鉛冶煉制革、印染、化纖、鉛酸蓄電池等行業為落實重點。
四、做好創新驅動這篇“乘法”文章
吉林省科技具有很大優勢,但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率還不高,科技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核心和關鍵技術仍靠引進并受制于人,處于市場分工和價值鏈條的低端。要立足創新發展,充分發揮科技、教育、人才等優勢,深化科技研發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市場化,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強化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真正使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要繼續落實吉林省委已經出臺的政策意見,實施年度“雙十工程”項目,有效打通制約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通道,建成8個、再建12個省級中試中心,用好吉林省科技大市場,加快集成創新綜合體、企業技術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抓好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推動科技體制改革,以市場導向為主、政府引導為輔,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試點。設立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促進技術與市場融合、創新與產業對接。支持科研院所深化內部機制改革,鼓勵科技工作者開展產、學、研合作。繼續搞好以“兩所五校”為重點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互聯網經濟先導引領作用,加快4G移動通信發展,提升行政村寬帶接入能力。規劃和推動云計算產業基地、數據災備和金融后臺中心建設。
五、做好提高市場化程度這篇“除法”文章
當前提高東北的市場化程度,主要應抓三件事:一是要改變國有經濟壟斷地位,實行多種經濟成分同時存在,特別是要發展非公經濟;二是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要建立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三是要認真落實政企分開,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六、結語
總之,做好“加減乘除”,是在經濟大棋局上重新落子,是工作著力點的再平衡,需要高超的統籌力和駕馭力,更需要依法依規地循序漸進開展各項工作。新常態下,“加法”仍是做好穩增長、調結構等各項基礎工作的為主。做好“減法”、“乘法”和“除法”,是向體制機制和結構等深層次矛盾開刀,唯有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敢啃硬骨頭,勇于破藩籬、涉深水、闖險灘,用改革激發出巨大的內生動力,才能實現老工業基地的涅槃。
參考文獻:
[1]康成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十年:績效與差距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
[2]王曉玲,方杏村.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振興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研究,201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