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亮
摘 要: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為圖書館服務創新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服務創新策略展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當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服務創新的狀況,并提出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創新策略。
關鍵詞: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服務;創新策略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社交媒體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也對圖書館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微信作為當下最熱門的社交軟件,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創新圖書館移動服務成為了當前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對此,筆者進行了相關介紹。
1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興起及其系統架構
2016年8月3日,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最新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報告數據,中國網民的數量現在達到了7.10億,國內互聯網的普及率為51.7%,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尤為突出的是,手機網民達到6.56億,移動互聯網成為國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也給圖書館移動服務帶來了巨大沖擊。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依托圖書館的接口服務器,通過網頁抓取、Web技術、自定義API技術等鏈接到后端服務支撐平臺,平臺中的圖書館數據庫、電子資源庫、互聯網資源庫構成館藏資源,通過門戶網站內容管理系統實現讀者活動預約、消息推送等功能,完成查詢功能、業務辦理、微圖寶典等前端服務功能。有些圖書館還對后端服務進行2次開發,加入機器人知識庫進行自動應答,通過參考咨詢系統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2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服務現狀調研
為了更好的了解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現狀,以近年來流行的微信公眾號為切入點,對圖書館服務現狀展開調研。微信是由騰訊公司2011年開發出的一款即時免費通信服務程序,因其具有使用便捷、支持跨運營商和操作系統、多元化的服務等優點而風靡一時,眾多圖書館也開通了公眾號,閱讀者們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搜索微信號、搖一搖等方式訂閱圖書館公眾號。截止2016年8月23日,以“圖書館”為搜算關鍵詞,在“微信”-“添加朋友”-“公眾號”中進行搜索,得到581條結果,對搜索結果進行調研和分析。
2.1整體數量較多、發展趨勢向好
在搜索到的581條結果中,包括公共圖書館256個(占比44.06%),高校圖書館共計121個(占比20.82%),公益圖書館58個(占比9.98%),興趣分類圖書館48個(占比8.26%),還有一些商業圖書館、信息登記不全而難以界定的圖書館98個(占比16.87%)。
根據搜索結果分析,目前圖書館相關微信公眾號數量較多,高校圖書館、大中型省市圖書館一般都開設了微信公眾號,還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圖書館也開設了微信公眾號。隨著智能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的不斷普及,以及圖書館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數量還在隨著微信用戶的數量而增加,整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2.2維護水平差異大、存在僵尸賬號
“開通賬號易,做好服務難”,雖然眾多圖書館已經建立了微信公眾號,但微信較低的認證條件和低廉的營銷成本也造成了圖書館微信號“多而不精”的問題,不同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群發頻次、可選功能、維護力度存在較大差異。
2.2.1群發頻率不穩定
在調研中發現,省級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在群發信息更新頻率上相對較高,且持續保持更新,公益圖書館的群發頻次根據公益活動多少有波動,地市級圖書館、興趣圖書館的群發頻率則極不穩定,有些微信賬號上線后由于缺乏維護而出現僵尸賬號的情況。
2.2.2群發內容不均衡
圖書館的群發內容大致可分為資源推送和服務推送兩類,其中,資源推送主要包括行業信息、講座通知、美文推薦等,服務推送則以圖書的借閱和引導服務為主。在調研中發現,大部分圖書館群發內容以相對容易的資源推送為主,以“講座通知+精彩美文+服務信息”形式出現,甚至出現信息過載,能夠為閱讀者提供更加深入的借閱和引導服務的內容數量還不夠多。
2.2.3服務水平差異大
目前,微信公眾號支持被添加自動回復、關鍵詞和消息自動回復,以及人工回復功能,還能夠為使用者在服務器上進行二次開發提供平臺。目前,很多圖書館都實現了被添加自動回復功能,但在關鍵詞回復和消息自動回復方面服務水平差異大,能夠提供個性化資源檢索等服務功能的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就更少。
3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移動服務創新策略研究
根據以上分析可見,目前很多圖書館都開通了以微信為代表的微服務功能,且具備了基本的信息推送和服務功能,但整體分析,基于微信平臺進行二次開發的創新能力還不高,高級檢索功能和個性化服務相對缺乏。隨著微信平臺技術日益成熟,開放的API接口不斷增多,基于微信平臺可以嘗試更多的高級開發功能,創新圖書館服務。筆者從嵌入移動圖書館、智能讀者薦讀系統、個性化圖書信息檢索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創新微信公眾平臺移動服務的策略。
3.1嵌入移動圖書館
嵌入移動圖書館是指將微信公眾號的一站式登錄關聯到圖書館館藏目錄OPAC系統認證,二者共享相同的賬號和密碼,這種公眾賬號平臺綁定OPAC賬號的方式,能夠將熱門推薦、圖書信息、業務辦理、興趣訂閱等個性化服務集成于一體,圖書館能夠通過微信公眾號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精準的個性化移動服務,將館藏資源與移動閱讀融為一體,如圖2所示。用戶點擊微信服務器產生Click事件,通過微信平臺高級功能綁定賬號的Cookie登錄OPAC系統,能夠鏈接到移動服務平臺,并通過該平臺辦理借閱、續借、研討室預約、座位預約等功能,再以POST數據包的方式回送微信服務器。如果未實現綁定登錄,則可以通過中間頁面二次保存Cookies的方式來訪問移動服務平臺,并以WAP頁面返回給用戶。微信服務器能夠將移動服務平臺的POST數據包反饋給用戶,與用戶之間形成雙向的信息交互。
3.2智能讀者薦讀系統
書籍的借閱和推薦是圖書館的基礎服務之一,通過智能讀者薦讀系統來做好閱讀推廣,能夠幫助用戶在有限的碎片時間里提升閱讀效率。目前大部分的微信公眾平臺都能夠主動向用戶推薦好書,例如深圳圖書館“深圖微書架”根據當月圖書的借閱量來微信推書。首都圖書館“微語好書”,有業界專家的推薦專欄。廈門大學圖書館“慕課堂”,根據學生們的微信投票來推送圖書。這些推薦方法與用戶有一定互動,能夠反映圖書的閱讀熱度,但尚不能完全滿足所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據此,筆者提出一種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智能讀者薦讀系統,將專家推薦、用戶查詢、閱讀熱度三者合一,更好的滿足用戶個性化閱讀需求。
是微信薦購系統的第三方服務器能鏈接到圖書館OPAC系統,系統中存儲了大量的圖書資源,包括館藏資源、讀者推薦圖書信息、專家推薦圖書信息,讀者通過移動終端訪問微信,通過讀者薦購平臺在第三方服務器中查詢所需要的圖書。如果有讀者需要的圖書信息,則實時返還查詢結果;如果沒有讀者所需要的圖書信息,則程序判斷為查詢失敗,服務器自動記錄查詢失敗記錄并進行分析。
系統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①將專家薦讀與讀者個性化需求相融合,實現了基于薦讀平臺的“讀者—專家—圖書館”三方高效互動與智能分析,體現了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②讀者在微信平臺查詢所需要圖書后,系統能夠自動鏈接到薦購系統服務器進行資源比對,如果用戶沒有查詢到所需要資源,會自動跳轉到讀者薦購列表,用戶可以填寫該表格并提交,圖書館員對讀者個性化需求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用戶個性化需求。
3.3個性化圖書信息檢索
個性化信息檢索的關鍵在于微信公眾平臺與圖書館之間的鏈接,以及信息檢索條件的設定與圖書館微信平臺的數據庫技術水平有密切關系。目前,多數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少,但在讀者的個性化圖書信息檢索方面還存在困難。
普通用戶向微信公眾平臺發送檢索指令后,微信公眾平臺自動鏈接圖書館服務器,并轉發相關指令,根據設定的檢索條件來進行搜尋。個性化信息檢索涉及Web技術、數據整理與混搭、開放鏈接、可視化等技術,屬于微信公眾平臺高級功能中較為復雜的技術領域。
目前,清華大學的“水木搜索”在個性化檢索領域已經具有較為成功的經驗?;邶嫶蟮酿^藏資源(學位論文、電子書、多媒體學術資源、視頻等),通過水木搜索能夠直接下載或在線觀看。以電子期刊的查詢為例,輸入指令“qk#期刊名稱”,即可獲取到該期刊的全文鏈接,該檢索結果還與維基詞條、網絡摘要、網絡書評等自動連接,并可以在線閱讀和添加書簽與評論,實現了一站式資源和信息服務,也為其它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提供了成功經驗。
4結語
綜上所述,移動信息時代下,各種社交軟件的發展,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并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其中,微信作為當下最熱門的社交軟件,已成為圖書館創新服務的重要平臺。圖書館要創新服務理念,加強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開展,以讀者為主體,提供用戶需要的個性化服務,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洪齊.微信公眾平臺下高校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J].圖書館學刊.2016(02)
[2]張磊,秦廣宏.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移動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