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珺++李德杰
摘 要:作為我國排污權交易試點省份之一,湖南省排污權交易平臺在交易體系設計、政策制定、交易實踐等方面已初具雛形。本文從排污權交易平臺運行模式、政策制定、交易實踐三方面對湖南省排污權交易的發展現狀展開分析,梳理總結湖南省排污權交易中心市場主體意識、交易平臺配套政策、監測設施覆蓋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排污權交易的建設和推廣提供對策建議。
關鍵詞:湖南?。慌盼蹤?;交易平臺
中圖分類號:X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8-0006-02
1 排污權交易平臺運行模式
合理的排污權交易平臺運行模式是排污權交易發揮良好作用的前提。根據是否設立排污權交易平臺,國內排污權交易模式可分為兩類:一是“嘉興模式”,即設立排污權交易機構,排污權富余方與排污權需求方以交易機構為中介進行排污權買賣;二是“紹興模式”,即不設立專一的排污權交易機構,供需雙方直接通過環保部門的參與完成交易。湖南省排污權交易流程更接近“嘉興模式”,排污權交易主要涉及三方:平臺方、政府方、交易方。
湖南省排污權交易平臺分為省、市兩級,分別由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和各市級環境保護局組建和監督。湖南省排污權交易中心主要負責省級和省級以上環保部門審批的排污權申請項目、火電企業、跨市排污權項目以及同時存在省市審批項目的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活動。其他項目在各市級交易平臺完成,由各市級環境保護局匯總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檔案并上報省環保部門。
省級交易中心排污權交易具體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轉讓方向縣區、市州環保局提交《排污權轉讓申請表》和相關資料文件,由縣區、市州環保局初審;(2)縣區、市州環保局核定排污權轉讓量并擬定去向;(3)省環保廳總量部門審核;(4)省排污權交易中心依據環保部門最終審核意見,發布轉讓信息,征集受讓方;(5)受讓方填寫申請表,提交申請表及相關文件,由所在縣區、市環保局初審;(6)省環保廳審核;(7)省排污權交易中心擬定交易方案;(8)交易雙方對交易方案進行確認;(9)省排污權交易中心組織交易雙方簽訂《交易合同》;(10)交易雙方進行款項結算;(11)省排污權交易中心向雙方出具《交易確認書》;(12)省交易中心發放《湖南省排污權證》。
與不設立排污權交易中心的“紹興模式”相比,湖南省采用上述將政府部門與交易平臺分離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排污權交易的規范運行,提高了排污權交易的社會公信力。但是與“紹興模式”排污權需求方既可以向政府部門購買排污權指標,也可以直接向排污權出售方購買的規定相比,湖南省排污權二級市場交易雙方必須經過排污權交易平臺完成,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排污權交易市場的流通性。
2 排污權交易平臺配套政策
從2010年6月被正式批準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開始,湖南省排污權交易實踐經歷了人工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兩個階段。在人工化管理階段排污權市場缺乏信息系統支撐,對人工的依賴程度較大;在智能化階段排污權交易實踐中加入了排污權交易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發布系統和排污權電子競價系統,明顯提升了排污權交易管理水平和效率。湖南省政府、湖南省環境保護廳等相關部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在人工化管理階段,相關文件的出臺對排污權交易相關概念、應用范圍、交易主體進行界定并對排污權交易流程、各政府部門的職責分工,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收入等作出初步規定。其中,《湖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規程(試行)》規定,申請排污權交易的單位與交易機構商定交易方式后,可以選擇直接與交易機構簽訂合同實施交易,也可以選擇以掛牌或者公開拍賣的方式匹配到合適的交易方后,在交易機構的組織下與交易方簽訂合同。截止到2012年6月,湖南省排污權交易一級市場有1139家企業完成排污權申購,繳納有償使用費1798萬,二級市場完成了14次排污權交易,實現交易額2370萬元。
湖南省排污權智能化管理階段始于2012年9月27日株洲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平臺的正式啟動。2014年7月23日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印發了《湖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實施細則》,該細則規定排污權交易方式由交易機構根據相關規定確定,并由排污權交易機構組織交易雙方簽訂交易合同。同年,湖南省環境保護廳頒發了《湖南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資金使用規定(試行)》,該文件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將排污權有償使用收支預算的編制工作由縣級以上環保部門交由交易機構來完成,并針對排污權交易指標回購和投放工作,以及企業減排信息搜集工作對交易平臺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湖南省根據實踐需要,逐漸增加參與排污權交易的污染物種類。在污染物交易價格制定方面,《關于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交易政府指導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平臺交易中的7類污染物的政府交易指導價格做出了全面具體的要求。
3 排污權交易平臺交易實踐
湖南省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近7年,已經形成了覆蓋全省14個市州的排污權交易平臺體系。截止到2017年4月各市州平臺共實現交易4595次。其中,長沙市交易次數最多,為1719次;張家界市交易次數最少,為26次。株洲市雖然最早開展排污權交易但其交易次數為394次,不及長沙的1/4。從整體來看,全省14個市州平臺中有10個平臺累計開展排污權交易不到300次,排污權交易整體活躍度不高。在污染物種類方面,湖南省14個市州平臺全部實現了4類常規污染物,即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的排污權交易。除株洲市、永州市、常德市和張家界市四平臺外,其他10個平臺都已陸續開展鉛、鎘、砷等其他污染物的排污權交易。其中,鉛排污權交易范圍最廣,10個平臺都有涉及;鎘排污權交易范圍最小,主要集中在益陽市、邵陽市、岳陽市、郴州市和湘西州五個平臺。從鉛、鎘、砷排污權交易次數來看,三類污染物累計交易次數不超過10次的平臺數量占70%。在有償使用費征收方面,14個市州平臺未交和欠繳有償使用費企業數量占申購排污權企業總數量比例均超過30%。其中,張家界市該比例已經達到59.8%。endprint
4 排污權交易平臺發展的問題及建議
4.1 強化交易中心市場主體意識
為增強排污權交易中心的市場主體意識,首先要對排污權交易機構的性質進行明確的定位,提高排污權交易中心的獨立性,使交易中心以“企業”的形式運營,充分發揮交易中心在排污權交易中的市場載體作用。其次,要保證交易中心有獨立的運營資金來源。對此,可以考慮由政府制定一定比率,交易機構以此比率從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和排污權交易金額中扣除,或者以收取手續費的形式取得收入,以提高交易機構收入來源的獨立性。
4.2 完善交易平臺獎懲政策
為加強交易平臺獎懲力度,首先,相關部門在保證企業對轉讓收益有合理預期的同時可考慮制定權威規范的獎勵標準,從物質和名譽兩個方面對企業予以獎勵。具體來說,湖南省可以從每年的排污權使用費收入中支出一部分作為對減排業績較好企業的獎勵由交易機構做好預算,并經環保部門審批批準;由政府部門頒發獎勵證書,并對獎勵信息和證書的頒發結果及時公示。其次,要在企業治污成本的基礎上制定企業違規排放的責罰成本以及排污權的購買價格,使違規成本最大,購買價格次之,治污成本最小。只有加大對排污單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才能使企業在理性決策中主動選擇參與排污權交易。另外,在制定具體懲罰措施的過程中,要對各種違法行為以明確的定性,區別行政處罰、民事處罰和刑事處罰,使企業自身重視遵守排污權的相關規定,避免無證、超證排污或者非法轉讓等行為的發生。
4.3 提升污染物在線監測覆蓋率
為擴大在線監測的范圍,實現排污總量的電子化管理迫在眉睫。在具體操作路徑上,可以首先開展單一的廢水刷卡排污,待條件成熟后將這一舉措擴展到廢氣排放領域。在排污權交易信息系統的構建上可通過數據接口將污染物總量管理與排污權交易管理整合至同一系統,將總量在線檢測與排污權證的核發、排污權證管理分析以及排污權交易的在線競價和監管等連為一體,實現排污權交易全面即時的動態信息化管理。
參考文獻
[1]張猛,徐科峰.青島市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構建[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4,35(5):103-109.
[2]章翼,陳桂春,王奇,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定價研究——以溫州為例[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6):1-4.
[3]秦琴,劉怡石.對湖南省排污權交易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1,21(6):13-17.
[4]潘曉峰,許化,李煥承,等.深圳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政策制度評估[J].生態經濟(中文版),2013,(7):63-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