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劉迪++周翔
摘 要:電網建設后期建設項目后評價工作是電網建設的重要保障,電網建設項目的后評價工作的具體評價方式必須要本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要根據電網建設的項目特點及后期評價目的作為基礎,本文首先分析了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同時闡述了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式,最后總結了全文。
關鍵詞:電網建設;后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指標權重;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8-0181-02
1 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的效果好壞、結果的實用性,均是取決于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因此,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工作想要評價結果的質量好,就必須要結合實際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科學的電網建設項目的后評價指標體系,電網建設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該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1 全面原則
在電網建設后評價指標體系中應該要從整個電網涉及的范圍,以及該范圍造成的影響出發,同時還要考慮涉及到的細節方面的問題,要全面去評價整個指標。
1.2 目的原則
指標評價考察需要有目的性的去選擇拿下比較有意義的指標作為考察重點促使后評價體系更加具有針對性,還應該選取實用性較好、操作性較強的指標。
1.3 可比原則
為了后期更好的對比分析指標,電網建設后評價指標的內容應該和項目前評價的指標體系一致,使得相同指標的數據在前后期評價中能夠有較清晰的對比。
1.4 定量原則
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分析的基礎上,要重點強調定量指標的主導地位。根據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的評價體系,在指標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將各個因素之間的量化關系體現出來,最大程度的為電網建設提供準確的數量結論。
1.5 綜合單項結合原則
電網建設的子項目要通過單項指標的方式進行評價,但是單項指標評價方式卻無法適用于整個建設項目的總體評價。為了使得電網建設項目的整體評價更加的科學、合理,并彌補單項指標中的不足之處,應該采取綜合與單項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1.6 動態靜態結合原則
電網系統本身的數據就比較多,其自身的各個參數和外界聯系之間的參數都會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屬于動態變化,因此在構建指標體系的時候要重點考慮這些方面的動態性,針對那些比較難獲取的動態數據可以采取靜態指標來代替,使用動靜態結合的方式能夠使得數據更加的準確。
2 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式
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體系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建設過程評價、經濟效益評價、后期影響評價、持續性評價幾個方面,下面筆者將對評價方式做進一步分析解釋。
2.1 建設過程評價
建設過程的評價要從投資階段、建設準備階段、建設階段、要全面的對實際情況原計劃目標做對比,找出其中的差別,并對差別進行分析和評價。
2.1.1 投資階段
在投資階段主要是檢查電網建設相關項目的依據,檢查資料是否合理、可靠,且要符合國家的相關要求,還要對建設項目的決策水平、決策效果的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進行分析。
2.1.2 建設準備階段
建設準備階段主要是包括建設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從施工、監理、設計、采購等方面入手,采購的商家要通過招投標來選定,要注意對施工組織的準備、合同的執行力度、資金的應用情況、設備技術等方面的檢查,其中還包括變電站的用地,塔基搭建用地的賠償情況。
2.1.3 建設階段
建設階段要重點檢查投資的控制管理,質量控制階段,還有工期控制,最重要的還有安全管理,工程竣工之后的驗收管理,其中工程資金結算,是電網建設工程竣工階段的重點檢查項目。
2.2 經濟效益評價
經濟效益后評價是針對投資后的電網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包括財務評價、經濟評價、技術水平的評價。
2.2.1 財務評價
財務的評價主要是從電網建設單位出發,根據后評價的數據對實際發生的現金流量,重新檢測出周期內電網建設單位的財務費用、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水平。還要將項目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對于產生的變化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從原因中總結經驗和教訓。財務評價方面的指標包括:財務內部收益、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等。
2.2.2 經濟評價
要以國家的經濟為基礎,對電網建設所需資金和經濟效益進行分析,計算出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數值,以數據為依據對項目經濟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將建設前后的評估數據進行對比,針對一些有誤的地方,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結合實際提出有用的建議。經濟評價的指標主要包括:內部的經濟效益、經濟的貢獻程度、經濟效益等。
2.2.3 技術評價
要對電網建設項目的施工技術,施工裝備的先進性、可靠性、經濟性等進行再次分析,要結合實踐中的一些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將項目前后期的評價進行對比,經濟評價的指標包括:設計簡化、技術采用、工藝采用、預算指標等。
2.3 后期影響評價
后期影響主要是從環境影響和社會影響兩方面做出評價。
2.3.1 環境影響
評價電網建設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性,對未來的情況進行預測。其中施工過程中的輸電線路,變電站用地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其影響主要是植被破壞、自然生態破壞等。電網建設施工產生的噪音對周圍居民產生的影響,結合建設項目的特點,后期影響的評價指標包括:噪聲影響、無線電干擾、生態環境等。
2.3.2 社會影響
電網建設項目所涉及的區域,區域內的發展影響及貢獻情況,社會影響的指標包括:經濟發展、使用情況等。
2.4 持續性評價
即是對電網建設項目可持續發展中的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和分析,評價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分析電網建設項目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否長遠的發展;第二,建設項目對電力公司的發展影響,能否為電力公司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第三,建設項目對社會經濟發展,國家可持續發展得影響。
電網建設項目的持續性因素包括自身和外部兩方面的因素,自身因素和建設項目本身有很大的關聯,和項目的實際發展情況也有很大的聯系,主要包括:規模、技術、環境、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外部因素能夠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制約著電網建設項目的發展,主要包括:政治、市場、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因素。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電網建設后評價指標體系還處于初期階段,在評價體系、指標體系等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所涉及評價方式比較多,構建指標體系還包含的內容也比較多。需要注意的是,后評價指標具有目的性、代表性的特點。本文總結出來的后評價指標體系,其理論基礎能夠滿足相關的要求,并成功作用于500KV輸變電工程項目的后評價工作。
參考文獻
[1]馬鵬超.集寧西220kv變電站項目后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2]李祎.沈陽智能電網調度支持系統后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張存建.塔山煤礦礦井建設項目后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6.
[4]李鵬.高海拔地區大型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體系及實證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
[5]廖造壯,陳悅華,蒙環寧.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2,01:29-33.
[6]王春艷.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廣西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