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課堂導入活動加以合理安排,能夠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在本文中,筆者首先闡述了導入對于教學的意義和學習動機對于英語學習的意義,然后對有助于提升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幾種導入方式作了簡要介紹,最后提出了幾點教師在導入活動中應當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 導入藝術 內部學習動機
課堂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優秀的導入能夠為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讓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更加順利。筆者在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中有相當大的比例對英語學習缺乏內部動機。在高中英語學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并非不思上進,他們很希望能夠提高學習成績,改變英語學習落后的現狀,但是由于內部動機不足,英語水平始終停滯不前。對課堂導入加以巧妙設計,能夠提升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在本文中,筆者將從課堂導入的角度,探討課堂導入與學生內部學習動機培養的關系,以及如何有針對性地優化高中英語課堂導入。
一、導入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意義
導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起著先導性、總領性的作用。經驗豐富的教師在課堂導入方面都有獨到的心得。導入不僅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興趣,還要同課堂主旨密切結合,有助于學生吸收課堂知識。優秀的課堂導入要以教師吃透教材為前提,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及其知識點的結構了然于心,明確教學目標。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對課堂導入活動加以精心設計,讓學生在導入當中體會到趣味,激發熱情,產生要充分利用課堂學好知識的內部學習動機。
高中生已經由感性思維模式轉向了理性思維模式,但是人的本能決定了人會被富有趣味的事物吸引。具有趣味性的導入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內部動機。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學生自覺地產生了內部動機后,就會把課堂學習視為一種快樂,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對于教師而言,這意味著能夠顯著地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
二、內部動機對于高中生英語學習的意義
動機能夠激發行動,是行動的開端。動機還能夠維持行動,一個行為要維持足夠長的時間,必須要有足夠強的動機。
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外部動機來自學習以外的刺激源。學生期待外部獎勵,例如獲獎、名次、升學等,就是有了外部動機。內部動機則源于個人對于事情本身的興趣。當一個人有了內部動機,他所做的事就不再是為了獲得外部的獎勵,而是為了滿足自已的能力感和自主感。內部動機對于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給人帶來外部獎勵方面,并不是立竿見影的。如果學生能夠對學習產生內部動機,就會享受學習的過程,以學習為樂。
一部分高中生會感到英語學科有一種文化上的隔膜性,因此興趣不高,缺乏學習自覺性。大多數高中生都生活在漢語環境中,會感到英語學科的實用性不強,因此對英語學科產生疏離感。缺乏內部動機,會影響學習效果,而不良的學習效果又會反過來造成內部動機進一步弱化,長期以往,惡性循環,形成厭學情緒。
然而英語學科本身也具有吸引學生興趣的潛在屬性,教師要多方面加以發掘。英語學科涉及的是一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形態,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會對異質文化產生好奇心,從而產生學習的內部動機。
三、如何通過導入藝術提升內部學習動機
教師要通過導入提升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可以借助以下幾種方式:
1.討論式導入。教師在導入活動中就課題與學生進行自由討論,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掌握大致的學習方向,進入學習新課的狀態。討論式導入的方式直接有效,尤其適用于有關英語國家文化現象的課文,它不僅能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初步印象,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用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環節中去。例如,人教版新課標高二年級英語教材中有一個單元的話題是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本單元的課文內容都是介紹中外節日文化。學習這個單元正逢新學期開學、寒假剛結束的時候,這時春節剛過。教師就可以因時利導,這樣提問:“Hi,class!You have a special festival in your winter holiday.Do you know what it is? ”這樣的討論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使學生在討論中自然產生了解差異性文化形態的興趣,萌發了要學好本單元內容的動機。
2.音樂式導入。多數高中生都喜歡聽音樂。音樂導入的方式,有助于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后面的教學活動能夠更順利地展開。在音樂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選擇英語歌曲,這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
音樂導入的關鍵是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例如,人教版高二年級英語課本Unit21有一篇課文《Music》。在講授這篇課文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首英文歌曲作為導入。在聽完音樂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音樂的類型和聽音樂的感受。通過問答方式,引導學生談論不同的音樂種類和不同的樂器類型,將話題逐漸轉移到課文標題上來。這樣的導入設計看似隨意,其實有著明確的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將對于音樂的興趣自然而然地轉移到課文上來。在師生問答中,教師可以適時地使用folk music、pop music等本課將會出現的短語,讓學生對于如何用英語表達音樂詞匯產生興趣,產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強烈動機。
3.故事式導入。一些高中生對英語課程不感興趣,然而他們并非是對英語本身覺得無趣,而是課堂教學里的英語內容較為枯燥,對他們不具有吸引力。例如,對英語課程缺乏興趣的學生,卻很有興趣觀看美劇,而且在觀看過程中,會自發地模仿劇中人物的英文對白。一些男生在玩游戲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地學會許多與游戲有關的英語表達。我們不倡導學生沉迷美劇和游戲,但是這也可以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借鑒。通過創造富有趣味的情境,可以有效增加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興趣。
故事導入的方式可以為英語課堂增加趣味、鮮活的色彩。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在導入環節講一個小故事,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三年級英語教材Unit2《The United Kingdom》時,教師可以先講一個與英國文化有關的小故事,讓學生體會英式幽默,產生了解英國這個國家的內部動機。
4.圖片式導入。生動的圖像可以為學生提供感性認知材料,讓學生建立起對英語課文內容的初步認識。教師可以使用掛圖、幻燈片等教學媒體,讓學生觀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圖像,引導學生描述圖片,表達自己對圖片的感受,逐步將話題轉到新課的學習上來。
四、通過導入藝術提升內部學習動機的注意事項
1.趣味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優秀的導入藝術不僅要具備趣味性,還要具備教育性。導入要密切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不可為樂而樂,偏離正常的教學軌道。導入如果偏離了教學目標,就不再是真正的教學導入,不僅不能發揮正面作用,還會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2.注意控制時間長短。音樂式導入、故事式導入等導入方式對于提升學習內部動機具有顯著的助益。但是教師在使用這些導入手段的時候,要注意對時間加以控制。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時間過長的導入活動會擠壓其他教學活動的時間。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留意學生在導入活動中產生的情緒。在聽過一段音樂和一篇故事之后,學生可能觸動很大,一時無法將注意力轉移到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上。如果導入活動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善加引導,幫助學生轉換注意力。
3.適當使用多媒體手段。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如果使用得好,能夠有效地輔助教學活動。音樂、故事、圖片等導入手段都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這要求教師平時鍛煉自己使用多媒體設備、制作PPT等能力,從而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提升導入效果。
五、結論
動機分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學生的內部動機可以顯著地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具有重大的價值。許多高中生對英語課程有一種文化隔膜感,因而在英語學習方面內部動機不足。高中英語教師對導入活動善加利用,能夠增強高中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可以運用的導入方式有討論式導入、音樂式導入、故事式導入、圖片式導入等。這幾種方式彼此又有一些交叉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熟悉教材,精心備課,從而在導入環節發揮自如。在對這些導入手法加以運用時,要注意將趣味性與教育性相結合,控制導入環節的時間長短,并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
參考文獻:
[1]曾美靈.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探究[J].英語教師,2015(19): 30.
[2]楊福軍.對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的幾點思考[J].英語教師, 2015(10):94.
[3]姚靜.高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動機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十三五2016年度一般資助課題《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研究》課題編號:XJK016BZXX027。
作者簡介:張少林(1984-),中學一級,碩士研究生,湖南省婁底市第一中學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