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香葉
【摘要】利用好課前的Warming up,能為英語教學起到很積極的作用,同時Warming up又能為同學們實踐英語、體驗英語、交流英語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長期以來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青昧。但問題和一些不足之處同樣存在,迫切需要更新和改進,注入新的活力,使之為英語教學提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英語 課堂教學 Warming up
英語單元教學的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導入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導入得法可以使學生在心理和知識上做好學習的準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集中精神學習新的內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巧妙的導入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我認為以下方法值得一試。
一、巧設問題,激發興趣
這是Warming-up教學中比較傳統和直接的一種方法,它要求教師提出與單元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為導入新課做好準備。“巧設問題”最重要的在于一個“巧”字:首先,問題要切題,要圍繞單元主題有目的地提出,層層深入;其次,問題要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生活,這樣才能調動起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最后,提問的方式要靈活、多樣,用多種手段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文科不同于其它學科,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很重要。例如我在上課的時候就這樣:
T:Present some pictures of students about tourist attractions.
T:Do you like traveling?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se picturesque places?
S:Yes.
T:Why do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travel, even some of them traveling abroad?
S:People travel for different purposes:to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to relax ourselves ...
T:OK, now lets enjoy more pictures in the world.
二、師生互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的交際性要求教學雙方在教學中進行互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體現英語的上述功能,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在彼此交流中加深對文本語言的認識,積累語言知識運用的技能。這種活動過程,能夠讓學生在更加和諧、民主、自由的學習環境氛圍下提高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利于他們的語言發展和運用。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自由學習。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平等對話,真實地表達出他們對語言學習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學中,我首先要求學生完成“Reading A”中的三個題目,幫助他們認識和了解文章的主題;其次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解決彼此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學習問題;再者,根據學生的合作探究運用問題互答的形式予以互動:①Is satellite TV delivered with greater clarity than digital TV? ②What is TV in the modern age? ③What do you think of MP3 technology? 這樣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三、圖文并茂,聲像俱全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產生與應用為英語教學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利用聲、像、圖片和文字的形式為學生創造一種逼真的英語學習氣氛,把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充分調動和有效結合起來,使學生進行多感官記憶,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同時,多媒體教學力求方法新穎、多變,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呆板、單調,因此,更容易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多媒體的聲像、圖文信息大大豐富英語教學的表現力,有利于信息加工和語言學習,豐富的視聽環境,可大大提高視覺和聽覺的傳統信息比率。現代的英語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習習慣,而且要發展交流能力、語言能力、應對能力、創新能力和個性差異。在這些方面的培養,多媒體可以提供逼真的、生動的學習和交流環境。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教學程序組織教學,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動態的組織與修改,還可以因人而異地調節進度,促進學生踴躍參與訓練,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和潛能。
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的問題情景,在教師的引導、啟發和激勵下,讓學生主動、自主的探究,給學生合理“留白”,注重給學生思考的內容、機會和方法,實施聽與思考相結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不唯書、不唯上,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大膽地展開想象。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設計,要運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好奇心理,并根據新的語言材料的特點來進行。對不同題材的語言材料,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采用與之相適應的導入方法。在教學中,如果能恰當使用隨意交談、自我介紹、溫故知新、看圖提示、創設問題和電教媒體等導入法,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拓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玉茹.SEFC教材中warming-up的教學缺陷及教材處理[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8).
[2]游亞玲.新教材、新教法——從“Warming-up”部分的教學談教師角色的轉變[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