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
藝術品市場通常分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消費兩個市場。從投資的角度看,藝術品收藏市場是重點,而在藝術品收藏過程中,拍賣行不僅是藝術品交易的場所,同時也是藝術品鑒定和價格發見的核心角色。近十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中國的拍賣市場也風生水起。
首先,從交易規模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已經坐上全球第一把交椅,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行情與宏觀經濟環境存在較強的相關性。
其次,寡頭壟斷成為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要特征。由于藝術品的鑒定專業技術門檻很高,品牌公信力成為拍賣行的核心競爭力。藝術品拍賣往往是寡頭市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也不例外。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行業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其主要原因不僅是大型拍賣行具有權威地位和品牌效應,更受高端藏家的信賴,拍品價格高昂。同時也因為其拍賣會場次多、涉及藝術品的品類廣,交易規模相應上升較快。
第三,書畫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占了半壁江山。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主要由以下三大門類構成:中國書畫(包含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和當代書畫)、瓷玉雜項、油畫及當代藝術,這三大板塊共占市場份額達90%以上。其中中國書畫作為當之無愧的中國藝術品拍賣第一大類,占60%以上。瓷玉雜項是中國藝術品拍賣的第二大門類,所占份額也大約為20%左右。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由于受到價格泡沫的影響,近年來處在調整期,市場下行趨勢明顯。
第四,藝術品拍賣價格呈現兩極分化趨勢。可見隨著居民財富的增長,藝術品開始逐漸走入普通市民階層的生活。與此同時,“天價拍品”也頻頻出現。從各大拍賣行的競拍結果來看,掐尖的高端拍品幾乎被企業所包攬。萬達集團、寶龍集團、蘇寧集團、華誼兄弟等大量企業攜巨額資本涌入藝術品市場,推動中國藝術品拍賣進入億元時代。
第五,從中國藝術品拍賣中心角度來分析,作為中國大陸的藝術品拍賣中心,京津地區的拍品價格偏高,其交易額比成交拍品的數量高出10個百分點,屬于國內拍賣行業的高端市場。資源長期積累,也因此形成了京津地區優質的藝術資源和成熟的藝術產業鏈。從行業規律來看,高端拍品大多出自具有品牌效應的知名大拍行。京津地區尤其是北京能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中心,其主要原因是知名拍賣行的集聚,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匡時三大巨頭皆位于北京,北京瀚海、北京榮寶、北京東正等知名拍賣行在國內拍賣行業也是聲名赫赫。加上北京也是藏家云集的地區,而藏家資源豐富恰恰是當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生力軍。此外,京津地區的拍賣行在綜合性和國際化方面也頗具優勢。
第六,藝術品消費市場方興未艾。和京津地區相比,上海、浙江、江蘇等長三角地區的藝術品拍賣交易則呈現出平民化的趨勢,大量低值的藝術品正在通過拍賣走入樓堂館所及富裕家庭,藝術品消費市場已在逐漸興起。此外,在線拍賣市場也正為促進藝術品走進千家萬戶,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