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松
北京衛仁中藥飲片廠
中醫藥學起源于中國,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通過望聞問切調和人的內在整體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中藥多為植物藥,也有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藥物。
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的中醫藥,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內涵極為豐富,對于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是古老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社會主義文化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在診病治療中講究的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標本兼治,其鮮明特征是精準醫療和個體化醫療。如果說辨證論證是中醫之魂,辨證論治是中醫的準則,那么飲片炮制就是中醫精準醫療和個體化醫療的物質基礎。
中藥炮制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據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材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的不同,所采取的一系列制藥技術。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對藥材炮制方法的記載,但由于可能在當時炮制還不是本草中的必要內容,所以關于炮制的文字記述比較簡單,而第一部以炮炙命名的專著是《雷公炮炙論》。之后在中醫藥的發展歷程中,隨著對中藥藥性認識的不斷深入,對中藥加工炮制方法也不斷深入。在中華民族數千年與疾病進行斗爭的過程中,中藥炮制的經驗也不斷積累和發展,炮制技術由簡及繁,由少到多,從而形成了獨特的中藥炮制理論和豐富的中藥炮制技術。如此便形成了一味藥多種炮制規格,而不同炮制品的效用又不同的局面,既適應了不同辨證論治的需求,又為中醫臨床辨證靈活用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這是任何其他傳統醫學都難以企及的。

▲北京衛仁中藥飲片廠廠長李松先生在浙貝母種植基地體驗傳統的中藥材切制方法
與此同時,很多中草藥的療效不但經受住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而且也已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正如總書記在致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 周年的賀信中指明:“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北京衛仁中藥飲片廠將傳承中醫藥炮制技術精華,不斷汲取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真正做到“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以實際行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中醫藥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共同開啟行業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