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邊一幢寬敞明亮的三層樓房里,陳列著李聲均用于開展文化活動的“寶貝”,既有氣勢威武的大鼓,又有苗家的紡車。既有閱覽的圖書,又有健身器材。
在兩碗鎮,群眾都親切地稱李聲均為“李文化”。
在他的辦公室里,1982年就訂閱的各類雜志,被他按年份裝成合訂本,以牛皮紙作保護,雜志名稱全是他的手書。
圖書館里不一定有的歷史資料,在他那里說不定有意外之喜。
以前,兩碗鎮總工會一直沒有職工活動場所,李聲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常說:“拼命也要在退休前建成職工文化活動中心”。
他深知,必須兢兢業業干好文體工作,以驕人的業績才能求得支持。當省市領導看到一排排獎牌、裝禎保存完整的文體活動圖片資料、擺放整齊的書籍書架時,無不稱贊兩碗鎮的文體工作抓得好,抓得實。
至此,職工文體活動中心的構想,得到領導首肯和資金支持。施工期間,李聲均每天都抽時間到工地查看工程質量,房建的每個環節他都認真把關。
活動中心建成后,每周三,職工們總要到這里來唱一曲舞一曲,看到職工們快樂的唱歌跳舞,李聲均樂開了花。
作為鎮總工會文體委員,李聲均關心困難職工,積極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凡是職工家中的紅白喜事、職工生病,他都堅持上門探望、慰問。
在各類節日期間,他積極協助工會主席開展慰問走訪活動,竭盡所能幫助職工排憂解難。職工熊剛銀患了白血病以后,李聲均組織機關干部職工捐款捐物,向他送去了溫暖;兩碗鎮遭遇雪災時,他又協助鎮黨委政府資助受災群眾。
2002年元旦,李聲均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優勢,由文體站牽頭與中鐵二局成功舉辦了路地聯歡文藝晚會,融洽了路地關系,促成了中鐵二局捐資修建了成風希望小學。
由于兩碗鎮偏僻,職工群眾文化生活枯燥,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李聲均堅持在每年三八、五一、五四、國慶、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都組織活動。李聲均很喜歡唱歌跳舞,平時,他就組織職工跳跳唱唱,職工們的舞蹈越來越有水準。
2002年,他協助黨委政府成功舉辦了村級“三個代表”送戲下鄉巡回演出,2004年組織并帶隊參加國慶文藝匯演,獲得昭通市二等獎,并且受邀參加了當年昆明國際旅游節昭通(水富)分會場大型文藝晚會演出和昭通作家協會會議助興演出,展示了兩碗人民的精神風貌和良好形象。
他把文化站和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和團委一起舉辦了“學習十七大,建功新農村”演講比賽,教育每位職工從自身做起,爭做群眾滿意公仆,為各族群眾排憂解難,進一步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
李聲均多才多藝,很有組織水平。去年五月,由他參與主辦的水富縣第十八屆苗族“五五”花山節,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稱贊;由他協辦的兩碗鎮鄉村農民運動會和中小學學生運動會,在全鄉掀起了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熱潮。
李聲均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作風得到領導贊譽和群眾認可,兩碗鎮文化站在1991年被評為全省先進后,2002年被評為全省二級文化站,200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體育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被昭通市委市政府授予全省第八屆運動會承辦先進集體。
他本人也于2005年被昭通市總工會授予“云嶺優秀職工”、2006年被昭通市委市政府授予“全省第八屆運動會承辦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008年,李聲均被表彰會“全國優秀工會積極分子”,2009年被表彰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