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佩綿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是人體皮膚表面的正常菌群,同時也是血培養中可以分離到的常見細菌類型,主要是由引起血流感染的真正病原菌污染所致。在臨床上,對血培養中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為病原菌還是污染菌進行準確區分和鑒別尤為重要,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類藥物[1]。陽性報警時間主要是指血培養瓶放到培養儀中產生陽性報警信號所用時間,與細菌的初始濃度、細菌的生長特性均存在較大相關性。鑒于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陽性報警時間預測成人血培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臨床意義,并做出準確評價,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成年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血培養量為15918,報陽為723,凝陰葡為112。根據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和相關判定標準為依據,將其分為污染菌組(n=60)和感染菌組(n=40)。污染菌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區間為32~78歲,平均年齡為(52.26±2.36)歲。感染菌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區間為32~78歲,平均年齡為(52.26±2.36)歲。將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納入到統計學軟件中,發現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線資料上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病例排除標準[2]:排除混合感染的情況,指一份血培養樣本中同時分離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和另外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細菌(真菌)。
1.2 研究方法 使用美國某公司生產提供的全自動血培養儀及其配套成人需氧血培養瓶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實驗設備,將血培養儀的孵育溫度設定在35℃,預計孵育時間為5d。血培養儀可對陽性報警時間進行自動記錄,并從連接的數據庫內讀取到不同菌株的陽性報警時間。采集患者8-10ml的外周靜脈血,將血液樣本注入到血培養瓶中,并立即送到微生物室進行上機培養,嚴格按照血培養的相關操作規范執行上述操作。當血培養標本顯示陽性報警后,則進行涂片送檢和轉種培養,時間在18到24小時之間,并使用全自動鑒定儀對選擇的單個菌落進行鑒定和藥敏實驗。
1.3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臨床意義的判斷標準
感染菌的判斷標準[3]:以2001年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為成人血流感染的判斷依據,以體溫大于38℃或體溫低于36℃,可伴有寒戰,且合并下列癥狀之一:(1)有入侵門戶或遷徙病灶;(2)有全身中毒癥狀但無明顯的感染病灶;(3)有出血點或皮疹癥狀,患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多且伴有核左移、肝脾腫大;(3)收縮壓在90mmHg以下,或相對于原收縮壓降低在40mmHg。
污染菌的判斷標準[4]:至少需符合以下一項內容:(1)無明顯發熱癥狀或免疫抑制狀態、侵襲性操作等危險因素;(2)由已知病原體引起的血流感染;(3)由于免疫性疾病、用藥或腫瘤等因素引起的發熱,患者無明顯的感染癥狀;(4)經萬古霉素治療后效果不顯著。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軟件對此次研究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陽性報警時間是否呈現正態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進行檢驗,對于檢驗后呈現正態分布的數據用獨立樣本t進行檢驗,對于檢驗后呈現非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秩和檢驗進行統計分析,以統計值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使用ROC曲線分析陽性報警時間對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預測臨床意義的準確性,并確定最佳的診斷切點,計算曲線下面積、特異度及靈敏度,從而判斷陽性報警時間在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菌與污染菌鑒別診斷上的準確性。
2 結果
2.1 感染菌組與污染菌組患者的陽性報警時間對比分析
感染菌組患者的陽性報警時間為(19.21±7.58)h,污染菌組患者的陽性報警時間為(30.78±13.65)h,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數據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陽性報警時間預測成人血培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臨床意義
ROC曲線表明,當陽性報警時間≤20.87h時,可對感染菌和污染菌進行區分,曲線下面積為0.845,特異度為84.56%,敏感度為72.47%。
3 討論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是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產生于侵入性操作和血管內置器械有較大相關性。陽性報警時間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使用簡單、檢測快速、成本低等方面,無需借助其余的實驗即可對血培養結果進行初步預測,在血培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預測方面有臨床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感染菌組的陽性報警時間短于污染菌組;ROC曲線表明,當陽性報警時間≤20.87h時,可對感染菌和污染菌進行區分,曲線下面積為0.845,特異度為84.56%,敏感度為72.47%。本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存在相似性[5],提示陽性報警時間在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預測上準確度仍有待提高,但其預測時間短、成本低,目前仍然應用廣泛。
綜上所述,在成人血培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上,陽性報警時間的準確度為中等,其預測的特異度和敏感度具備可接受性,可作為臨床上一種輔助的檢驗和診斷指標,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戴敏惠,潘頻華,李千,等.陽性報警時間對成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顱內感染鑒別診斷研究[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6,9(6):518-521.
答嶸,吳友偉,王偉,等.血培養實驗室污染菌群分布與陽性報警時間的判斷[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4(18):2647-2649.
李艷,楊崇勤.改進皮膚與瓶蓋消毒方法對血培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檢出率的影響[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5):324-326.
幸運,魯衛平,黎敏.某三甲醫院血培養的分布特點及陽性污染情況[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7(1):110-111.
王敏,許順姬,金春梅,等.血培養陽性報警時間對臨床病原菌鑒別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3):528-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