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萍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肺心病屬于慢性進行性加重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特征為氣流受限,患者由于低氧血癥、心力衰竭等原因,易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1],從而誘發靜脈血栓。肺心病是因栓子脫落引起的,為慢阻肺常見合并癥,具有病情嚴重的特點,患者治療期間若未接受有效的護理措施,將會對其生命安全及預后帶來嚴重影響?,F就肺心病穩定期患者采取縮唇-腹式呼吸訓練的效果展開探析,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的72例樣本均經臨床診斷明確為肺心病,入選研究的時間為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按研究要求平分兩組,常規組患者中有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齡在44歲-72歲之間,均值(62.58±4.18)歲;其中18例高血壓,15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試驗組患者中則有16例女性,24例男性;年齡為45歲-78歲,均值(62.71±4.56)歲;其中19例高血壓,13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兩組病患性別、年齡與基礎疾病等臨床常規性資料比較區別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滿足研究要求。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行常規護理:觀察患者病情;監測其生命體征指標;遵醫囑對患者實施溶栓、氧療以及抗凝等護理措施。
試驗組:行縮唇-腹式呼吸訓練:第一,指導患者進行縮緩慢呼氣。首先用鼻子吸氣,其次在呼氣時撅起嘴唇,就如吹口哨那樣緩慢將呼出氣息。縮唇呼氣是有利于肺內部剩余氣量能夠排除,相應提高通氣量、降低肺氣腫??s唇程度以不費力較為適合,一般情況下吸氣時間為4s,呼氣較短時間逐漸延伸到6s或者會更長。每次進行訓練的時間是8到12min,每天要鍛煉4次。第二,腹式呼吸方法,讓患者把左手放到胸前,右手放到助下上腹部,當吸氣時保持好腹部隆起,并且將右手隨時抬起,呼氣腹部顯示塌陷,右手隨時向下方提供一定壓力,幫助腹肌恢復恢復正常,整個呼吸過程成中左手幾乎不動搖,呼氣和吸氣的時間對比為:3:6。第三,有氧耐力訓練[2]。患者在氧耐力訓練時更多是以肢體功能訓練為主,并且隨同給予患者吸氧并進行檢測心率和血壓飽和度,訓練力度以患者新率不能超過100次/min,血壓飽和度控制在80%以上更有效。第四,呼吸操?;颊呖s唇呼吸時可以結合肢體操,主要是包括:四肢上鍛煉以及胸廓運動。運動強度時心率不能夠超過100次min為宜。每次20min,每周是2至4次。第五,震顫排痰法。讓患者能夠保持側臥姿姿勢,并且將叩擊部位使用衣物遮著,按照患者痰液聚集部位幫助患者取出合適的體位,引流的同時還要叩背排痰。護士在進行操作過程中五指并攏,且掌心組成杯裝,使用快速的腕部伸張或者彎曲,雙手輪流或者單手輕叩患者胸壁,每個部位2至4min,作為護士要正確的指導患者咳嗽,鼓勵患者盡量將痰液咳出來,排痰后再次診斷。
1.3 效果評價(觀察) 觀察指標:①并發癥:肺心病發生率;②住院時間;③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包括慢阻肺并發肺心病的患病原因、正確用藥方式、危險性因素、病情自我監護、運動鍛煉以及健康飲食。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收集及整理,并將整理好的數據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22.0數據包中展開處理,數據對比計數資料通過n%(率)表示,x?表達組間差檢驗;±s(均數±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t值檢驗表示組間差異,各組數據對比后P值小于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兩組護理的效果相比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計學有意義(見表1)。
3 討論
在肺心病高發人群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誘發肺心病的機率在33%,若患者病發后未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嚴重影響到預后的效果。
臨床路徑的實施可使護理人員的職業水平得到提高,在設計科學有序的護理路徑表方案后,依照護理計劃中的內容逐漸開展護理措施,可使護理服務的開展具有指導性與規范性??s唇-腹式呼吸訓練還能夠使護理的效率得到提高,通過個性化護理措施的制定,提高了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與自我護理能力,增加對疾病知識的認知,學會自我監測,進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盡快恢復健康。
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接受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后,并發肺心病的機率為5.55%,顯著低于常規組的27.78%,P<0.05,與李偉健[3]研究結果顯示的4%基本上一致,提示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可降低慢阻肺患者并發肺心病的機率;再通過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的情況亦不難發現,試驗組對健康知識掌握的機率高達94.44%,而常規組為72.22%,P<0.05,進一步表明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具有較高的優勢,可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并掌握疾病預防、治療及護理的知識;最后通過比較兩組住院時間可發現,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常規組,進一步表明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屬于有效科學的護理模式,可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減少住院時間及經濟壓力。
總之,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屬于一種有效全面的護理模式,運用在肺心病穩定期患者中的效果確切,可大力推薦。
參考文獻
曾祥富,曾祥毅,劉朝暉,付會恒,田亞莉,黃貴娥,黃薇.探討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在肺心病穩定期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1):192-193.
許民.呼吸康復訓練治療肺心病穩定期患者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3):3032-3033.
李偉健.呼吸康復訓練應用于肺心病康復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4):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