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國內焦慮癥發病率約3.76%[1],老年人因軀體并發疾病多、機體耐受性差、代謝功能衰退、認知功能損害嚴重等因素給治療帶來困難[2-3]。為探討老年焦慮癥患者較好的臨床治療方法,本研究采用兩種不同治療方式對64例老年焦慮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對比觀察,闡述結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來自2015年3 月—2016年10 月入住本院心身障礙科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之焦慮癥診斷標準[4];(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值>14分[5];(3)年齡在60周歲以上,(4)病程5~8個月。以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①觀察組:予艾司西酞普蘭,初始劑量5mg/d,后基于患者病情變化行藥物劑量調整,常規劑量為10~20mg/d。②研究組給予文拉法辛,初始劑量75mg/d,后基于患者病情變化行劑量調整,常規劑量為150~225mg/d。兩種藥物均于早餐后口服。兩組療程觀察均為6周。
1.3 觀察指標:①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價療效[2],采用藥物副反應量表(TESS)測評藥物安全性[6],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6周末進行測評。②HAMA 評分減分率≥80%為痊愈;減分率60%~79%視為顯著進步;減分率30%~59%視為有效;減分率<30%視為無效。③治療前、治療后每隔2周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各項指標值。
1.4 統計方法:數據分析采用SPSS19.5統計軟件。計數資料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有效率比較采用Ridi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至6周末,觀察臨床療效為81.25%,對照組臨床療效為84.3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分值比較
治療6周末,HAMA總分下降,同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安全性比較:治療中不良反應,觀察組發生8例,發生率25%;其中,惡心1例,困倦3例,頭暈頭痛2例,便秘1例,口干1 例。對照組發生21例,發生率65.63%,其中,惡心4例,困倦4例,頭暈頭痛9例,便秘3例,口干1例。兩組間比較,惡心,困倦、便秘、口干各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別為0.95、0.16、0.07、0.00。P均>0.05)頭痛頭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38,P<0.05)。
3 討論
焦慮癥患者存在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神經遞質失調[3],中樞性5-羥色胺具有重要的保持警覺和控制焦慮的作用。提示5-羥色胺的再攝取抑制劑可以治療焦慮癥。臨床多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作為治療焦慮障礙的一線藥物。艾司西酞普蘭作為對5-HT轉運體選擇性最強的抗抑郁藥,被FDA批準為治療焦慮障礙的一線用藥[7],同時對5-羥色胺受體1~7,多巴胺受體D1~5,腎上腺素能受體α1、α1和β,組胺受體H1~3,毒蕈堿受體M1~5和苯二氮卓受體無或僅有極低的親和力,對Na+、K+、Cl-和Ca2+通道也無親和力,因而不良反應少[3]。文拉法辛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5-羥色胺再攝取的抑制劑,能實現較好的抗焦慮功效。長時間服用會加重不良反應[1]。在臨床應用中會伴發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老年群體使用該藥耐受力較低[2],因此,文法拉辛在老年焦慮癥治療中價值有限。
本研究結果認為顯示艾司西酞普蘭不良反應輕,依從性和耐受性好,作為治療老年焦慮癥的一線藥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韓幫海. 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治療老年焦慮癥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2016,32(14):61,63.
劉紅英.艾司西酞普蘭和文拉法辛治療老年焦慮癥的臨床療效觀察,2014,25(5):1021-1022.
包熘華.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治療老年焦慮癥的療效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7(3):37-39,44.
世界衛生組織.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6月:113-116.
王純,楚艷民,張亞林,等.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的因素結構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2,21(5):299-301.
姜凱. 老年無癥狀性腦梗死患者抑郁發生率及其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6,56(10):68-69.
唐穎,王麗萍,田悅,等.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難治性焦慮癥狀的自身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6):806-8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