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1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1]。提高肺結核患者從醫行為,對其臨床治療具有促進性的作用。本文研究分析護理干預對提高肺結核患者從醫行為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我院接收的200例肺結核患者,入選時間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根據接診時間的先后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100例,男54例,女46例,患者年齡為18-68歲,平均年齡為(35.7±3.6)歲。頸部淋巴結結核45例,胸壁結核25例,腰椎結核18例,胸椎結核12例。觀察組100例,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齡為19-68歲,平均年齡為(35.9±3.7)歲。頸部淋巴結結核46例,胸壁結核24例,腰椎結核17例,胸椎結核13例。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性護理方法,依照常規性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與健康指導。觀察組患者則應用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系統化健康教育。利用集體講座與個體化指導的方式為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教育活動需每周展開2次,每次時間從半小時至一小時不等,依據患者病情,在規定時間與靈活掌握的方式實施,以患者無疲勞感為宜。首先,肺結核知識。為提高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首先就需要讓患者與家屬對肺結核的產生、進展、治療與轉歸等相關性措施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促使患者對肺結核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2]。其次,規范用藥。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堅持早起、規律、適量、聯合、全程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自身服藥存在一定難度的患者,如兒童與老年人,護理人員可指導其家屬提醒和監督患者服用藥物,以便患者能夠順利完成各項治療。再次,普及檢查治療知識。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留取痰標本的方法。確保取樣新鮮。同時取樣容器需清潔、干燥,并及時送檢。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告知檢查的必要性與注意事項,以便各項檢查均能夠規范進行。最后,日常生活指導。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由于肺結核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部分的肺結核患者都存在免疫力低下的現象,需加強營養的攝入。告知患者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與高熱量容易消化的食物。鼓勵患者多食用雞蛋、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魚蝦等,確保每天蛋白質攝入的量達到100g。對于并不存在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鼓勵其多喝水。鼓勵患者多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如患者處于肺結核急性期,或伴隨咯血現象,護理人員應告知絕對臥床休息。而恢復期的患者,可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如太極拳和散步等。另外,出院指導。告知患者按時復查,每隔半個月或一個月復查一次[3]。將肺結核科的聯系方式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在有任何問題時可及時聯系,同時科室還應記錄患者電話,以便可最終回訪。(2)心理護理。肺結核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措施,應注意與其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勸解、疏導、暗示等不同心理支持方式,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親切、關心、熱情的態度對待患者。傾聽患者的訴求,并認真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類疑問。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典型。同時也可邀請已經治愈的患者進行經驗交流。通過此類方法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各項臨床治療。(3)社會支持護理。在肺結核患者接受治療的時候,護理人員可對患者家屬展開相關的肺結核知識教育。指導患者家屬在日常生活中給予患者支持[4]。如飲食、消毒隔離、提醒患者服用藥物、按時檢查與良好生活方式等。強調家屬、單位、社會對患者康復產生的重要性,并讓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以此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繼續各項臨床治療,遵循醫囑。
1.3 評定標準
患者遵醫行為通過按時檢查、按時用藥、合理飲食、休息與適量運動、心理狀態等進行判斷。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專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此次研究活動產生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利用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判斷兩組數據差異性,如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遵醫行為,觀察組患者遵醫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結核病在臨床中比較多見,具有局部性臨床癥狀。臨床中很容易出現漏診。結核病患者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至患者化療不規律,或者過早停藥[5]。為徹底治愈結核病,臨床醫師在確診患者病情的基礎上予以合理化療方案,同時還需要肺結核患者自己提高遵醫行為,以便能夠規律用藥,完成規定的療程。遵醫行為多指患者就診后的行為與臨床遵醫的符合度[6]。通過此次研究活動,發現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提高遵醫行為。由此也說明,為結核病患者提供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應用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肺結核患者從醫行為,對改善患者就臨床癥狀,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李志靜,孫捷,夏廣惠,等.電話回訪式護理干預對青年空洞型肺結核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臨床研究,2016,24(6):6-8.
胡麗萍,邱巧玲.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5(8):265-266.
付康,盧和平,張天鈺,等.循環護理干預措施對流動性肺結核干預效果及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5,13(22):157-160.
劉君財,林奕,趙秀芝,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719-2721.
彭東娟.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對女性耐藥性肺結核患者身心狀態的影響[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6,25(4):800-802.
李璐璐.全程護理干預對中青年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5,7(3):238-240.endprint